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我县全面启动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以品牌理念为指导,系统规划、科学开展;以阶段性任务部署为思路,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以工业、农业和生活源为重点,扎实开展,全面推进。经过县乡两级污染源普查机构及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2008年全面普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召开全县污染物普查清查培训会议
一、全面启动污染源普查前期工作
一是组建机构。2007年6月,我县成立了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淳政办发[2007]121号),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环保局、统计局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局、公安局、财政局、建设局、农业局、工商局、供电局为成员单位。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淳政发[2007]43号),根据县政府通知精神,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副组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环保、统计分管领导任副主任。随后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分别组建了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23个乡镇均成立了普查机构。县环保局普查工作办公室自组建以来,几次调整扩大人员规模,目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1人,办公场所50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普查工作的需要。二是召开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小松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领导小组副组长、县环保局局长作了“明确目标,相互协调,全面开展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报告,就全县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分管领导40余人参加了会议,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三是制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淳安县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该《实施方案》细化了我县工业源、生活源的普查范围,适当调整了农业源范围,明确了污染源普查的技术保障、人员保障、质量保障、法律保障和经费保障以及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分阶段实施的任务,是一个指导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四是完善普查工作机制。为加快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县污普办将普查工作的阶段性任务通过网络下发至各乡镇普查机构,加强与乡镇的交流和协作,建立了全县普查信息联系网络,编制了联系通讯录,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汇报。目前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得到推进。
二、加强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
一是制定普查宣传方案。县环保局和县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计划的通知》,成立了以县环保局局长童友军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洪善富为副组长的普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工作计划,明确了三个阶段的宣传工作任务和目标。二是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开展普查工作以来,淳安电视台、淳安人民广播电台和《今日千岛湖》积极开展宣传报道。据初步统计,在报纸上发表新闻稿件10篇,专版2期,电台、电视台各播出5次,编发工作简报4期。三是多方宣传造势。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前后张贴海报1200份,发放宣传手册20000余份,组织环保志愿者在千岛湖广场举办污染源普查现场咨询活动1次,展出版面20块,500多人接受现场咨询。通过主体宣传,多方造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普查人员入户走访清查登记
三、加强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
根据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的通知》,县环保局及时进行了部署,确定了县控以上污染源,落实任务,并严格按普查技术规定开展监测。目前3家省控、2家市控、10家县控重点污染源已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了监测任务。
四、全面开展污染源清查工作
一是建立清查基础底册。在工商、统计、环保、质监、经贸、国土、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县污普办获取了全县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经汇总、筛选、梳理,形成了污染源清查基础名单数据库,作为开展清查工作的基础底册资料。二是做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根据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推荐,经县普查办审定,正式聘请了136名普查员,10名普查指导员和3名录入员。三是制定方案、强化培训。县污普办根据上级普查和清查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全县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方案。并召开全县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业务培训会,全体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乡镇普查机构负责人160余人接受培训。四是开展地毯式的入户走访清查登记。各乡镇普查机构按照划定的清查小区,进行地毯式的入户走访清查登记,2007年12月,完成了清查数据的录入、处理和汇总。全县入户清查登记了工业源1100余家,生活源1800余家。五是严把清查质量关。县污普办召开了污染源清查阶段性总结暨下阶段工作部署会议,会议通报了前阶段清查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清查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下阶段的清查补查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会议要求各乡镇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对上阶段的清查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不重不漏”,认真开展农村生活源清查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清查任务。2007年12月,全县污染源清查工作查漏补缺和农村生活污染源补充清查工作的登记、录入等工作全部完成。为确保污染源清查工作质量,根据市污普办[2007]15号文要求,县污普办成立了污染源普查质量审核组,对各乡镇进行质量抽查,其结果令人满意。六是确定普查对象。2007年12月以来,县普查办组织人员对污染源清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筛选,初步确定了800家工业源、700家生活源作为下一步的普查对象。
2008年我县将在市污普办的统一指导下,加大普查宣传力度,强化普查培训,完善普查考核,以阶段性部署为抓手,以现场调查和普查表填报为重点,全面开展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相关知识问答
1.什么是污染源和污染源普查?
污染源是指因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他污染发生源。污染源普查即是对污染源数据的全面清查和统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
2.开展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
3.开展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搞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污染源普查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一项环保基础工作或者重大工程,更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普查对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为什么说摸清环境污染底数是当务之急?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国务院确定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而且变动频繁,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新的工业污染源不断增多,农业面源和生活源污染日益凸现,现有的环境统计调查已难以满足形势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一次全面的污染源普查,弥补多年来环境统计的缺陷,把全国污染源的最新情况摸清楚,这将为提高环境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污染源综合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优化经济结构,科学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同时,通过开展污染源普查,还可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及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5.污染源普查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一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要认真查清全国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和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
二是完善环境统计体系。要根据普查结果,建立国家与地方各类污染源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以此为平台,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建立更加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统计数据质量。
三是搞好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要对普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深入研究,着眼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四是推动环境监管能力提高。以全国普查为契机,找出环境监管的薄弱环节,改进监管措施,调整监管重点,健全各级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各级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五是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6.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对象是什么?
污染源普查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7.工业污染源普查的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 个行业)外39 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重点污染源范围是(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 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 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 鞋/ 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规模以上的企业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8.农业污染源普查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农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棉麻等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及近海滩涂养殖场。
9.生活污染源普查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生活污染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淳安县环境保护局
联办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爱梅 方耀
部门概况
通知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