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县市党报现状与出路之孔见
2003年7月,中国报业实行了一次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革命。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等)除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民族自治县的报纸,以及35家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能够“自食其力”的县市报――当地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其它262家有正式刊号的县级党报(不包括一部分内部刊号)全部停办。剩余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主管单位不再是同级党委和政府,而是改为省或地市党报,这就意味着这些报纸从县市党报变成区域性报纸。当时有人提出作为中国报业“金字塔”基础的县报层次宣布正式消亡。以前形式的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党报结构变成了三级结构。
时至今日,县市党报“关门谢幕”已整整过去5年,反观这些原来被并被撤的报纸情况究竟如何?笔者在县级基层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经过初步调研和耳闻目睹,对目前的县(市)区域报及被撤以后至今仍然存在的县市报纸媒体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县市(区)党报整顿后的现状
自2003年7月中央下达整顿停办县市、旗、区党报的文件后,各省、自治区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大部分省、市,尤其是经济欠发省、市及西部地区所属的县(市)党报经过半年的资产处理、人员分流等准备工作后,于
一是“头”变脸不变,形变质不变,定位不改变,“今日报”依然以“党报”形式坚守阵地。
2004年1月,全国县(市)报在经历第二高潮后,再次被全面停刊。全国部分县(市)报的资产得以处理,人员全部分流,结束了当地县(市)一段党报历史。然而,作为沿海发达省份被撤的县(市)报,在经历短暂停办后,在班子不动、人员不动、金费不减的情况下,坚持换个报头,去掉刊号,以免费赠送的形式在出报。这些“地下”报刊,大多只把原来的××报、××日报改成《今日××》,少数在县(市)名前面加一个新字,变成了《新××》。如浙江《新三门》、《新平阳》、《新遂昌》、《新松阳》,还有一个叫《天天天台》,长兴县则一字未动,打着《长兴日报》的头衔出版。其它50家被撤县(市)报纸全叫《今日××》系列,有人称它为有爹没娘的“今日报”,因为这些“今日报”直接受当地党委、政府主管,却被清除出新闻出版序列,无人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单位名称有《××报社》改成为《××新闻中心》、《××传媒中心》、《××信息中心》等。
5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今日报”依靠以往的办报经验,在自我加压、自我探索中前行。从形式上看,“今日报”系列属当地党委正科级事业单位,办报宗旨坚持“党报”定位、坚持围绕中心、坚持三贴近,尤其坚持以农村为本,把目光投向离自己最近的农民群体,做到扬长避短。从性质上看,这种既没有刊号、又没批文,“置死地而后生”的刊物,从身份上看无法定位。说它是非法出版物,它却是各县(市)党委下文认可的采编班子,对“刊物”的采编有明确要求,直接受当地县(市)党委主管。上级宣传、新闻出版部门除当初整顿检查、监督过后,5年来明知有这张改头换面的类似党报的媒体存在,但从来没人过问过,像是默默承认它的存在。有些省份的记协还成立了县(市)区域分会,把“今日报”系列纳入其中,当作与有刊号的县市区域报一样看待。加上它属于免费赠送,因此说它是非法出版物实属冤枉。说它是县(市)委的一张“中心简报”,“今日报”系列虽然失去公开发行刊号的“大印”,但其“脸蛋”又全然不像,它用的是新闻纸,写的是新闻字,说的是新闻话,自称是新闻人,一切都沿袭和继承着党报的风格。当地干部群众现在已习惯成自然,把它当作党报来看待。
二是“供应”没停止,广告不停步,队伍在扩大,“今日报”系列仍在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主管改变,任命文件改变,其它都未变,被保留(兼并)的区域报实际上还是县(市)党报。
从2004年1月开始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虽然主管单位由当地党委改地市级党报集团或省级党报集团,但这些所谓的区域报,大多不但都保留着原来的报头,党报的办报形式未变,而且无形中都受当地党委指挥、服务群体当然是本县(市)、新闻都以本地为主,只不过是单位的领导班子考核归属地市党报和省报党报,奖金可以不按公务员序列的限制而已。其他则完全靠市场,靠广告壮大发展,名为兼并,实际上还处在相对独立的境地,诚然,它还是一张实实在在的县(市)党报。
综上所述,当时有人认为中国县(市)报正式消亡,官方宣布全国262家有正式刊号的县级党报“集体死亡”,现在看起来,停办的只是县级党报,并不意味着县报概念的消失。被撤与不被撤的县市报除了一个免费一个不免费之外,其他几乎没什么区别,它们的人员还在、阵地还在、影响力还在。因此,可以坦言县市报的“帽子”虽然飞了,但身子还在,她还根植在基层的读者群众之中。
二、辩证看待县域报刊的存在
县市报自产生以来就经历了“创办――停刊――复刊――再停刊――再复刊――再停刊”这样一个反复曲折的历程,每次都有各种具体原因。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时,管理部门是出于三个理由。一是党政部门报刊散滥;二是在发行上利用职权摊派;三是加重了基层和农民的负担。对此,应该很坚定地说,就全国当时的2200多家报纸(其中县市报560多家)的情况看,确实基层意见很大,中央作出对报刊的整治,包括对县(市)报的整治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应该举双手拥护。但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大量所谓的免费县(市)在“斩”去“摊派”发行权力,并与其市场断“奶”后,还能继续生存呢?并受到基层群众欢迎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优势。众所周知,县(市)报处在最基层,它的区位职能明显,服务对象集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知识、提供服务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县(市)需要宣传、贯彻自己的工作意图,必须有自己的舆论阵地,中央、省级党报接近上层,“天线”易通;县市报接近基层,“地线”较灵,各占其便,各优一头。随着县级党报的退出,在满足区域政治经济单元居民的信息需求上,就留出了一个市场空白。有了市场空白,有信息需求,所以就有“今日报”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是文化认同。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和人文,是支撑县市报永恒发展的两大支撑。经济催生了区域对报纸的市场需要并支撑着报纸的广告需要,人文推动了读者对区域报纸的文化认同并形成了区域报纸的读者。对一个县市的读者来说,每天面对一大堆报纸,大多首先看的是自己的县(市)报,这原因除了新闻的接近性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对这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地方风情的一种强烈文化认同。
三是辖区支持。县市报被撤后,许多县市党委、政府在上情下达,宣传工作意图上失去了一个重要平台。为了办好“今日报”,地方党委和政府不仅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而且精神上加以鼓励,使“今日报”有了最重要的生存“靠山”。
三、对“今日报”系列是否让其存在的几点建议。
5年过去,被撤销县(市)党报虽然变作“脸面”在成长,但是在发行这一点上却让大家不敢越雷池半步。不管经营状况如何,大家都严守着免费赠送的“规矩”。这就说明当时中央决策是正确的,因为从全国角度上讲,他确实砍掉了一道发行摊派关,为基层和农民减轻了负担。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时一些靠摊派而生存的“小兄弟”如今或许已经能够“独闯”市场,面向群众、办好报纸,搞好服务了。于是,笔者认为,面对这种县级报业鱼龙混杂的局面应该区别对待,分别引导。
一是中央原定县(市)报撤销的四个条件,除人口50万以上,这个被区域限制的条件以外,沿海发达省份大部分县(市)和目前的“今日报”系列都已达到或超过,这些“今日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逐步掌握按市场规律发展的主动权,可以在辖区财政“断奶”的情况,自谋发展,中央主管部门是否再作调研,让够上门槛的重新获得公开发行权。当然,不管怎样发行“保护伞”千万不能给,要加大监督。
二是对暂不够条件恢复公开发行权的要加大引导和监管。目前大多“今日报”都直接受当地党委、政府指挥,而行业管理则是一个空白,上无人过问,下无人问津。行业管理靠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如广告经营主要靠当地工商部门的“绿灯”,按规定都不允许。为此,笔者认为,如果让其“今日报”存在,各省、市宣传部门应该有监管归口或成立一个协会,经常加以监管和引导,使“今日报”在满足读者的需要的同时,归口到一个序列,不让这些“野孩子”真的没人管。假如不让存在,就要重新作出调研,对政府财政极其困难、自己经营收入极低的,虽然免费,该取缔的还是要取缔,让省下的办报钱去支助困难群众。
三是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而且信息传播公众化日趋明显,这种信息需求越来越要求具有个性化,独特化。发达国家信息更畅通,但大量报刊依然存在,特点就是越来越区域、个性化。本文第二部分曾提到,我国在满足县域政治经济单元居民信息需求上,还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市场空白,“今日报”的存在也证明了这一点。于是,笔者认为,在取消县(市)党报后,新闻出版部门可考虑让一些有实力、有基础、有市场的县(市),在严禁摊派的基础上,按各地特色,办一张具有地方性、知识性、乡土味,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区域性报刊,以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这些报纸可统一归口省、市报业集团管理,报业集团还可以将驻县市记者站及当地报道组并入报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与属地党委、政府脱钩。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