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09-02-02 15:20:26   
白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摘要]新闻写作要求“真、短、快、活、强”,即要求事实真实,文章逻辑清晰,内容精练,文字简洁,写作迅速及时,文章活泼生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白描手法是文学描写手法之一,指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寥寥几笔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是一种比较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方法。它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特点是单纯用线条勾勒物象,不加任何渲染和色彩。后用在文章描写上,则是指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的一种写作风格。这种手法,有如摄影镜头的再现,自然、形象、逼真。而白描手法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的特点恰巧契合新闻写作要求――文章精练、文字简洁等,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很好地把握借鉴文学的白描手法,多加运用到新闻作品中来,让新闻作品于平实中见形象、于简练处透神韵。如何运用好白描手法?须注意语言文字的储备、培养深刻的观察力,同时在具体运用中需坚定事实原则,注意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收集民间丰富的语言,在采访中尽量捕捉感性认识。

[关键词]白描手法,新闻写作,运用

 

  
引言

1白描手法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11新闻写作基本要求
12白描手法的特点
13白描手法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2白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21 语言文字的储备
22 深刻的观察力
221体察事实一目了然
222描述事实细致入微
223埋设预见性设想
23白描手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231事实原则需坚定
232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
233建议活用民间语言
234尽量捕捉感性认识
结论

 

 

引言
白描是文学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文学的基本功,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是它的特点。作为新闻写作,是一门派生学科,源自于文学写作但又不同于文学写作,文学写作中有许多手法可以运用到新闻写作中来,但是,根据新闻报道讲究事实,写作要求精练、简洁、迅速等,其中文学常用表现手法――白描非常契合新闻写作要求及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很好地掌握这种文学写作手法。 

 

1白描手法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要写好新闻作品,首先必须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了解新闻写作的要求,才能找出适合新闻写作的方法来。

11新闻写作基本要求
194391,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新闻要真实”,“新闻五要求缺一不可”。195312月,吴冷西在新华社第三次全国社务会上提出新闻写作八条要求:()用事实说话,用充分的事实来体现一定的政策思想,而不是用记者的口吻去大发议论。()事实要精练。(三)事实安排要有一定的规格,即将最重要、最时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四)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是杂乱无章、漏洞百出。(五)交代背景,说明意义。(六)生动活泼,饶有风趣。(七)文字简洁、确切、优美。反对陈词滥调、废词废句、僻词僻字。(八)迅速及时。要写得快,写得及时。1981年,习仲勋在新华社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对新闻写作提出了五点要求,这就是到目前为止仍为国内新闻界所奉行的“五字方针”――真、短、快、活、强。
12白描手法的特点
“白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从解释中可以看出,白描无论是在国画技法中,还是在写作手法上,都有共通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练,不加渲染。而简练,不加渲染就是追求一种如同诗仙李白所写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中国传统的绘画、作文都追求自然美,讲究画面(文章)的清新、质朴、传神,同时追求自然美也成为了我国的一个鲜明的审美特点。
白描是文学描写手法之一,是从描写的疏密程度和风格上来加以划分,指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寥寥几笔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来,是一种比较接近于叙述的描写方法。它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特点是单纯用线条勾勒物象,不加任何渲染和色彩。后用在文章描写上,则是指简练精约、不尚修饰、不加烘托,重在传神的一种写作风格。这种手法,有如摄影镜头的再现,自然、形象、逼真。擅用白描手法的古今中外大家比比皆是,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寥寥几句,就把充满田园气息的风光展现无疑。还有现代作家鲁迅先生,他也是一位擅用白描高手,他在《药》中描写刽子手康大叔,通过“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的肖像白描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语言白描,以及“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人血馒头,“塞”与老栓,“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等一系列急促、粗暴的动作白描,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凶残、贪婪的刽子手性格特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13白描手法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通读吴冷西先生的新闻写作八条要求,其中有12678条均不同程度的与白描手法的运用有密切关系。第一条中,用事实说话,不是用记者的口吻去大发议论,这实际上要求将自己本人置身于事外、从客观的角度来采写新闻稿件,而白描手法的不加渲染不正是契合了客观这一要求;第二条是要求事实精练,事实精练意味着要求事实清楚、精干,而要做到这一点,文章用语的准确、简练就必不可少,还有六、七、八条的生动活泼和文字简洁、确切、优美,迅速及时,无一不说明白描之与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有意义性。对于这一点,中外新闻工作者都深知并身体力行。例如:美国《迈阿密论坛报》记者威廉・蒙塔尔班诺在他的《最后一位皇嗣》中所写:“他本来可以成为中国皇帝,但现在却默默无闻。他情愿这样。这位步履矫健的老人,常常独自一人在庭院里散步。有时他一边逗着他的五只猫,一边潇洒自如地和客人们一道品着苦味浓茶。…………有时,溥杰穿过熙熙攘攘的游人,逛逛他的旧居故宫。他说,同过去相比,现在的秩序好多了。从前,王公贵族们常常为争夺地盘和势力范围而互相倾轧。”文中,“步履矫健”、“独自一人”、“逗”、“潇洒自如”、“穿过熙熙攘攘的游人”、“逛逛他的旧居故宫”等几处白描,就把溥杰转变为平民后的平常心,刻画得自然、亲切。毛泽东同志也是把白描运用于新闻的高手,他在《爷台山战事扩大》一稿中这样写道:“新华社延安二十五日电  爷台山战事扩大,蒋军正面攻击部队,除了三十六军之暂五十九师外,增加了一个师。据我侦察员报告:增加上来的是从河南前线调来之三十六军部队。据三十六军逃来我方之士兵说:他们有许多新式武器,是美国送来的,其中有一种叫火箭炮,你们要注意。爷台山为一重要据点,蒋军志在必得,然后深入关中分区,据为向北进攻之有力阵地。但我军士气高涨,决不让任何反动派轻易窜入,屠杀边区人民。关中全区民众已迅速动员起来,协助守军作战,送茶水、抬伤兵,热烈异常,对于战胜这些反动派,具有充分的信心。”通篇全部用白描,语言简练,文章精干,却又把战事写得清清楚楚。
众多中外新闻写作名家,都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白描手法对于新闻写作的作用,并以出色的作品、实证说明了白描手法之与新闻写作巧妙结合所产生的效果。综上所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员,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好白描写作手法,并加以实用、巧用,使自己的新闻稿件既简练而又生动、“鲜活”。
 
2白描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在运用白描手法前,一些必要的前提或者说基础应该首先要掌握起来,比如说对语言文字的储备、具有深刻的观察力等。在基础夯实后,在具体运用中还要注意坚定事实原则,注意借鉴前人经验,注意收集民间丰富的语言,尽量捕捉感性认识。
21 语言文字的储备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则是思维的直接体现,也即是表达思想,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的。一切文章,其内容和形式,都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离开语言,就不会有文章写作。语言文字的储备是任何文字工作者开展创作的首要前提,而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掌握运用白描手法,对语言文字的准备与储备是必不可少,在这一点上,从古自今的文人墨客无不有这方面的深厚积累。关于语言文字如何来加以储备这一方面众多古今学者都有阐述,本人也没有新的、好的见解,在这里只表达运用白描手法需要语言文字的储备这一观点。而根据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所遇到的一点小麻烦,来特别着重强调一点:一定要对文字(词)的意义有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包括单个的字、词语、成语、典故等等。有这点想法,主要出自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总会有想要表达某种状态或者情况时,找不到合适的字或词来表达心中所想或者所要表达的那种程度。当然,如要娴熟地运用白描手法,对文字本意的了解或者如本论点所叙对语言文字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22 深刻的观察力
假如把语言文字的储备比成是娴熟地运用白描手法的基石,那么具有深刻的观察力便是砌起大厦的砖石,基石坚固, 再加上优质、可靠砖石,便能砌起高楼大厦。白描手法重在传神,如果在运用白描手法时,你没有对人(事)物有深刻的观察,便不可能通过白描把人(事)物的最大特征、最传神的东西表现出来。如何来观察或者说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呢?下面通过日常实践得出几点看法。
221体察事实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的意思,就是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形容事物显明,容易辨认[5]。就如一目了然之本意,就是一眼就能看得清楚的,意思就是说,把你所需要的描写对象一眼就能看清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来。根据人(事)物都有共性及个性的特点,你所需要的描写对象总有一些共性和一些彰显个性的特点,打个比方说,描写一个人,人有大脑、四肢、躯干,大脑外部还有可见的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这些都是古今中外人的所有的一些共性的特征,当然,你在写人时,总不能简单地说,他有一个大脑,他有两只手,两只脚,或者说他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等,除了共性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属于个人的不同特征,当然,作为你的描写对象,主要还是写共性之外的个性特征。还是说这个人,择取一项――头发来作个阐述,头发有颜色之分,长短之分,发型之分等,你看这个人的头发,金色的、黑色的、褐色的、白色的……,一目了然,黑色的,可能是东方人,金色的,可能是西方人,白色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光头、平头短发、齐耳短发、大波浪卷发、飘逸长发等等,这些都是能够一目了然地,能够显示不同人的一些个性特征。当然在运用白描手法时,就可以把这些一目了然观察到的、具有个性的特征写出来。摘取如前几种头发状态描写,他挠了挠他的光头,她�了�齐耳短发,一头金色的卷发在肩上舒展开来,乌黑的长发顺直及腰,乌黑的长发被一方手帕收拢在脑后,他的双鬓已经染霜……几种头发的状态描写,就初步呈现出了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状态的人。
222描述事实细致入微
一目了然的观察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描写对象的传神表现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描写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达到语出惊人,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效果。就如英国作家菲尔丁所说:“我们说某画家画的人物‘真像是在呼吸似的’,大家都认为这对他是无上的推崇,殊不知若说画的人物‘真像是有思想似的’,这却是更大、更崇高的赞许呢。”描写不仅仅要求描写对象的形似,更注重把描写延伸到描写对象的内部深层,揭示其内在的底蕴和神采,也即更注重神似。比如描写月色,在贾平凹的《月迹》中,“(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而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色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种捉摸不到、没有外形的东西,但在两位作家的笔下,月色从无形到有形,从无生机到充满生气,到心生爱怜,把月色的神韵和风采展露无疑。作家传神的描写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对事物的细致观察、细心体会才能够得到,我们在采用白描手法前,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
223埋设预见性设想
有这一点想法主要缘自于在新闻采访中给领导拍摄新闻图片。
每一次新闻采访,特别是跟着领导,过程都是一次性的,采访中或者采访过后,你不可能让领导根据你的需要把过程,或者动作再来一遍,采访中如果你没有抓拍住瞬间,便成为遗憾,并且是无可反悔的遗憾。而白描手法重在传神,这传神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观察到的细节或者关键点来体现的。但是,你在采访过程中因为没有提前性的预想,那么,当这个细节展现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会没有发觉,或者事后发觉,但那个状态已经过去了,你已经回顾不到当时的状态了。根据这一情况,作为跟随记者,你在采访过程中,必须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对下一个环节或者行为、神态等等都要有个预见性的设想。实际上这一点可以放在第一点,可以称之为观察前的准备。根据这一点,你在采写人(事)物的时候,很多过程也都是一次性,没有抓住就瞬息而过了。就比如说,写一个当街叫卖的摊贩,作为摊贩,你可设想,他可能会叫卖,如果叫卖,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叫卖词呢?(摊贩所销售的产品需先了解)那么,摊贩衣着上有没有特殊的打扮?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脑中过一遍,作一些设想,然后,你到现场,就会对这些问题的更加关注、更加印象深刻,这就如同学生课前预习一个道理。只有多预想一些,才不至于漏掉关键性的,也就如前所说的描写对象具有传神性的特点。
23白描手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231事实原则需坚定
新闻写作源于文学写作,但又与文学写作不同,新闻写作要求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失去事实,新闻便失去生命力,便无存在的理由。而作为运用文学白描写作手法,首先也应遵循这一点,不能没有事实根据的描写。就如你为了表现一个劳模工作操劳过度,过早地苍老,实际上这位劳模头发只是有点发白,你却用了一头银霜,这有违事实,即便你的神来之笔把这位劳模如何如何地为了革命工作刻划地再好,也是枉然,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在运用白描手法时,根据新闻事实这一点要求决不能违背。
232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
千百年来,前人在白描手法的运用上多有建树及精炼的词句,有很多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拿来(或整理加工)就能用的,这一点上,古人的一些诗句、成语等都是可以用的。在这里,还想补充一点,就是除了可以直接把这些拿来用之外,还可以学习他们描写的一些理念,就如贾平凹在描写月色时,所采用的那种拟人化手法,你可以在写无形之物时,也用这种方法。其实,这种理念性成功经验才是后来写作者或者说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能够运用好白描手法的法宝。
233建议活用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巧用白描手法的富矿,任何一个对民间语言无动于衷的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家、新闻工作者。民间语言的丰富性,在我这几年的新闻工作中也是身有体会。记得去年在行政村调整到威坪镇唐村村采访时,我看到经过村里的小溪里有很多被倒掉的死蚕,觉得很奇怪,便一直留意村民的言谈。而在村民代表会议开始前,村级办公共场所前的几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就是一个妇女具有极强穿透力的话语,“是哪个发明养5季蚕的,是哪个人发明的,这个人就好进火葬场了,可以拿去烧好几次了。”虽说这个妇女说话毒辣,却深切地道出了当年该村村民养第5季蚕损失较大、村民对养第5季蚕的强烈反对。还有,老年人形容生男生女时,语言更加丰富形象。曾记得,一个年长的妇人,别人问她媳妇生了个什么时,她回答,“生了个黑火炉。(生了个女儿)”火炉为何物,火炉就是冬天农村用于取暖的器物,何为黑火炉?意思就是如果生了个儿子,将来儿子是留在家里能够传宗接代的,家里的火炉当然是不会灭的,始终都会是红的,而女儿将来长大了是要出嫁的,出嫁后,家里的火炉当然是要黑掉的了。虽说,这位老妇人的话有些贬义,但它的形象性却决不逊色。在一些写人或者写人对事件的反应时,可以充分留意人物语言表述和群众的语言反应,如果说,表述切实自己的主题,便可运用语言白描写法。
在运用语言方面白描手法时,民间语言的恰当运用,可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吸引人的注意力。
在活用民间语言时,有一点必须注意,新闻是面对广众的,在新闻语言上要求通俗易懂,所以在活用民间语言时,要能够把握分寸。
234尽量捕捉感性认识
根据白描手法寥寥数笔重在传神这一特点,笔者在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写作时,自己对于描写对象的感性认识与理解是需要的。就如贾平凹的月色,这些描写无一不透露作者对于月色的感性认识,对月色的理解。而鲁迅先生《药》中刽子手康大叔,“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也透露着作家对于笔下的刽子手康大叔形象的感性认识与理解。
虽说新闻写作需要追求事实,但是,在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写作时,笔者对于描写对象的感性认识与理解是需要的。就如新闻工作者方延明在《实践之树常青》中写道,“初夏时节,我来到了江苏省政协,采访了当年的哲学教员、今天的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同志。20年前他刚过‘不惑’,而今已是满头银霜。一进门,第一个感觉是写字台上堆满了书、文件。一股浓烈的香烟味告诉我,老师还是那么嗜好香烟。他说:改不掉了。没有几句寒暄,就进入了正题。” 文中,“一进门,第一个感觉是写字台上堆满了书、文件。”“一股浓烈的香烟味”有着作者对于描写对象的感性认识。423,淳安县委副书记凌志峰到姜家镇浮林村开展蹲点调研时,由本人跟随采写。4月的农村,处处生机盎然,但是,如何来突出写好浮林村的生机盎然呢?这就靠自己对于浮林村生机盎然景象的认识了。在到该村一下车后,我就感觉到满眼的绿色,有油菜、有茶叶、有桑叶,还有其它的一些作物,但是如何来介入写,最后我在写稿时,既根据浮林村的那片绿色对我的冲击,又选取了浮林村的两项经济作物开笔,“四月的盛春,姜家镇浮林村尽染生机:远野茶园层层绿,村廓桑田片片新……” 开语中,“层层绿”“片片新”就是我对浮林村生机盎然的感性认识与理解。
 
结论
新闻写作中,如何才能把属于文学写作的白描手法巧妙地运用过来,并使新闻作品在平实中熠熠生辉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以上是本人对于白描手法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的一些浅显的看法,虽说是浅显了一点,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白描手法在新闻作品中加以巧妙运用能使作品提质、读者喜爱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出版馆1996年第二版.第24

[2] 《写作》.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2――113

[3]威廉・蒙塔尔班诺.《最后一位皇嗣》.《西方记者报道中国作品评介》.19856月版.新华出版社出版.22――26

[4]毛泽东.《爷台山战事扩大》.《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080

[5]《实用成语词典》.最新修订本双色版.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