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邓拓是新闻评论作者的杰出典范,他们的作品更是新闻评论生命力的有力诠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会是速朽的,而应该是言之凿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 前面两篇文章,笔者分别谈了新闻评论的“言之有物”与“言之成理”。若有这两个要求,一篇新闻评论可说基本上就立起来了,大致的模子基本具备了。但优秀的新闻评论还要加上一个品质:言之凿凿。 何谓言之凿凿?凿,有开通、明确、真实之意。这里我们将之引申,就是要求新闻评论一定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引人振奋、影响久远。 言之凿凿,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加以理解与把握。
言之凿凿:新闻评论的感染力 迄今为止,我们对新闻评论的情感价值取向一直有所规避。这并不是因为新闻评论坚决拒绝情感,而是因为把握情感张力非常难。新闻评论究竟要不要情感?这一直存在争议。多数人认为新闻评论应该更加客观、冷静,尽量少地掺杂情感因素,从而防止观点的情绪化。但是,在现实的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情感仍然是一种较为主要的驱动力。有感而发,情动于中,一发而不可收,可能出现在每个评论作者的写作状态中。 我们注意到,在汶川大地震震后一个多月内,几乎所有媒体言论,都饱含“热泪”,都变成一篇篇激情与深情并重,悲痛与伤感交织的祭文。甚至许多报纸版面刊登整版整版的诗歌以表达哀思。事实上,祭文也好,诗歌也好,重要的已经不在于它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它们是否具备足够的情感 “传染”力。 汶川大地震后的这些媒体现象,充分说明了情感在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和角色,充分表明了新闻评论在感染力方面的功夫和潜力。但是也要注意到,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某些特殊的时期,感染力确实可以发挥威力,但在使用新闻评论的感染力时,要特别注意分寸,否则不仅达不到言之凿凿的目的,而且还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几年前,杀害同学后外逃的马加爵,被公安机关全国通辑。结果全民追逐马加爵的大戏,在媒体的鼓动下愈演愈烈。那么,许多新闻评论的观点是什么呢?人渣,社会败类等等。在媒体的情绪化表述中,马加爵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俎上之鱼。 马加爵即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利对其人格进行侮辱和嘲弄。在这些情绪化观点的背后,说明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马加爵是注定要死的人,对他的人格践踏可以不负任何责任,骂人的成本为零,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典型的人文精神缺失,这就不是言之凿凿了。 要用好新闻评论的感染力,达到言之凿凿的效果。不要让情绪感染观点,而是让观点感染人。这个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言之凿凿:新闻评论的说服力 新闻评论要言之凿凿,就必须有说服力。说服力来源于理性的力量,来源于逻辑的力量,来源于分析的力量。优秀的新闻评论,往往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以理服人。差一点的评论就让人感觉在说理上欠缺一点火候,事理的因果关系讲得不是很清楚,观点不能让人信服。 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要属白衣天使了。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曾经感动无数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新闻评论,认为非典一战,凭着白衣天使们的动人表现,就可以使长期以来一起存在尖锐对立的医患关系,重新得到良性互动。然而生活的逻辑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非典过后,医患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日益加深。几个“典型”表现,就可以让盘根错节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这未免把问题想像得太简单了吧。 2008年的南方雪灾期间,有的媒体新闻评论说此次南方大雪,能够推动煤电网市场化改革。如果一场雪就可以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就可以把多年形成的利益结构一举击破,那我们真的要祈祷多下几场这样的雪了? 以上例子,都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以个别代替整体,以特殊涵盖一般,观点自然立不住。此外,有一种“以小见大”的认知陷阱,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比如有一则新闻说,上海手表厂限量发行了一款新式手表,市场售价高达10万元。据说这款表技术含量较高,于是配发的评论得出这样的观点:高价背后体现的是自主知识产权结出的硕果。于是把一块小小手表的历史变迁、价格变化,上升到时下的经济大主题――自主知识产权,再联想到日薄西山的老企业些许生机……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但是这则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新闻及评论犯了一个推理上的谬误,那就是并没有搞清,10万元单价的背后究竟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果,还是“限量”的结果,或者是二者结合的结果?实际上,从手表的“小”,看不出知识产权的“大”,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十分薄弱,从“小”到“大”的推理,显得十分牵强。 还有一种“以小见小不见大”的“逻辑”。去年,全国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日用消费品价格呈上涨趋势。有一媒体针对方便面价格上涨发了一通评论,分析过程还算说得过去,不过在结论上却认为,方便面很小,却不足以说明物价变动的整体趋势。这是“以小见小不见大”,但逻辑上很难说得通。因为谁都知道,方便面价格的上涨,折射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正是整个经济持续通胀的显性前兆。该“以小见大”的时候,偏偏“以小见小”,这背后已经不是逻辑因素所能支配得了的。 概念的严密,也是以理服人的关键。比如,高房价的受害者是谁?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种说法太不科学了。准确地说,是原来能够买得起房,现在却买不起房的那一群体。低收入群体不是商品房市场的有效需求,他们并不存在受害的问题。把他们也拉进受害者的队伍,要么是壮大声势,要么是别有用心。高房价的受益者是谁?未必都是开发商。那些已经买了房子,尤其是买了房子后房价不断攀升的人(不只是投资客),也是高房价的受益者。现在我们很多言论都把棍子打在开发商上,这无助于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深入认识。 论据的合理性,也制约着说理的圆满性。比如前些年媒体大谈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当然指涉着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在不少新闻评论中都引用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那是在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向工人支付8小时5美元的工资,当时美国的日平均工资是2美元。福特公司此举在当时引起轰动,被认为是重新界定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从此这个案例被后人在论述企业及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时反复引用的一个注本。90多年过后,我们也面临企业社会责任这个问题,也同样拿出这个案例作论据。但新闻评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引用的同时,根本就没有慎密运用逻辑思维。事实上,福特公司当时的此举,社会责任并非是主要动力,不过是附带效应而已。5美元的工资,最主要的动机是留下极具竞争力的熟练技术工人,稳定企业的劳动力资源,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竞争力。资本家、企业家只是简单地运用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逻辑,就为自己披上社会责任的外衣。如果我们认不清楚这一点,还拿着这些所谓的案例,不加分析地影射今天社会的某些收入分配现象,那我们评论的观点还有什么说服力?
言之凿凿:新闻评论的影响力 言之凿凿,要求新闻评论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这是对新闻评论的一个很高的要求。不是每篇评论作品,每位评论员都能实现这个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以此为目标,不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和生命力。 新闻评论的影响力首先来自思想的创造力。前瞻性的思想,深邃的思考,超越时代的眼光,都无疑会提升新闻评论的影响力。此时我们想到鲁迅先生。从1918年到1930年,鲁迅在上海的报刊上发表了数量众多的短评、杂评和杂感。这些作品并非某些教科书所说的属于杂文范畴,而是针对当时报章上的新闻现象有感而发,针砭时弊,严格地说与今天的新闻评论并无二致。如今回过头看这些作品,其灼然的思想穿透力,依旧荡气回肠,令人震憾。现在,鲁迅先生的这些“时评”,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经典范本,也成为新闻评论“塑造”思想史的典型写照。 还有一个典型是邓拓先生和他的《燕山夜话》。从1961年起,担任党的领导职务的邓拓以“马南�”的笔名,在北京晚报上连续发表评论文章,对当时社会的陈习陋风、落后观念进行有力揭露和批判,语言清新自然,体现深厚的思想功力,在当时就引起很大反响,广受读者欢迎。毋庸讳言,邓拓和他的《燕山夜话》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评论,而是中国当代思想史无法绕过的参照物之一。 鲁迅和邓拓是新闻评论作者的杰出典范,他们的作品更是新闻评论生命力的有力诠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会是速朽的,而应该是言之凿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 新闻评论的影响力还来自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形形色色的利益群体,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各种是非争议不断。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多元与多样,并不意味着标准的淹没和公理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无论价值怎样多元,在我们这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应该是主流价值体系。 主流价值体系就是那些全社会普遍承认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评价标准。这些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折射,也是人民群众普遍信赖的价值尺度,应该得到新闻评论的大力弘扬与积极宣传。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些新闻评论似乎有点羞羞答答,应该主动抨击不良价值观的时候,却退避三舍,宁愿甘拜下风,这无异于让出了舆论引导的阵地。一个范跑跑,把许多媒体搅得一锅粥。是非很清楚的一件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媒体居然站在范跑跑一边,为他鸣不平。这还到底有没有价值判断的标准。一个小有名气的80后作家,明明是抄袭别人的作品,连法院都判定抄袭行为成立,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新闻评论对这位年少作家捧着吹着,而且打出的理由是“抄袭有理”、“天下文章就是一大抄”。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连是非标准都没了,连最起码的对错都分辨不清,莫衷一是,那实在是太可笑了。 在社会价值观的立场上,新闻评论绝对不能缺位。正是在不断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新闻评论逐步获得了自身的影响力。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中,都清楚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 新闻评论的影响力,还来源于对社会公平的高度关注。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公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评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良知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涉及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新闻评论究竟替谁说话,为谁代言。有些新闻评论以社会精英自居,似乎自己的观点、自己说的话就是真理,就是不可辩驳。如今确有一些评论撰稿人是所谓的精英学者,大多打造的是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从社会现实状况出发,讲着玄而又玄而又漫无边际的话。还有一部分新闻评论则是“有奶就是娘”,谁给钱,谁给的钱多就为谁说话,制造有利于他们服务对象的舆论氛围,有时甚至不惜颠倒黑白。这样的评论,没有一点自己的“人格”。 2006年4月,国家对部分奢侈品增收消费税。实际上,这种税收政策的一个结果,是部分奢侈品的价格将逐步下降。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常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媒体评论却认为,这种税收政策的结果不仅不会抑制奢侈品消费市场,反而会提高奢侈品的价格。于是,有评论放出话来,说大型SUV汽车的价格将在税收新政后继续上扬,观望的消费者应早下订单,否则会吃涨价的亏。这样制造出的舆论效果,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造成较大心理压力。所以在4月1日新政出台前,许多地方的SUV汽车的预订数急升。然而,4月1日后,各地反馈出来的数字却是,SUV的价格直线滑落。许多消费者叫苦连连,直呼上当。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新闻评论与汽车销售商们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值得我们回味。 新闻评论更多地应该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呼唤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精神,承担社会良知的角色。如果新闻评论不再为底层的群众说话,不再为社会正义呐喊,和谐社会的建设又从何谈起呢?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 责任编辑:胡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