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晚报副刊有个“指名道姓”栏目,自诞生起至今,笔者担任栏目编辑,也为这个栏目采写了不少文章。经过两年多的经营,“指名道姓”叫响了牌子,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获得了业内的认同,去年有两件作品获得了温州新闻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寓意。茫茫人海中,有些名字让人会心一笑,有些让人拍案叫绝。”这是我为“指名道姓”加的按语。同时,这也是这个栏目刚开办时的选稿标准:不求“深意”,只求好玩,不求脱俗,只求鲜活――以求让每位读过栏目的读者都能产生将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名字趣事讲给我们听、讲给大家听的愿望。在栏目有了一定影响,来稿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笔者“挑剔”起来,开始“横向联系”、“优化组合”,让名字的故事更具时令性、专题性。
费尽心机,收罗天下好名
作为新闻资源,人的名字看似取之不竭,来源无穷无尽,但要找到值得登的“好”名字,却并不那么容易。为此我几乎是费尽了心机,用尽了手段。除了收集线索、主动寻访外,还挖空心思通过户籍部门在不涉及对方隐私的前提下,为栏目提供线索。
线索的来源是五花八门的,《五兄妹名系一条黑鱼》一文的采访线索,就是从讣告中发掘到的。在筹备“指名道姓”栏目之前,我在温州日报上看到一则讣告。讣告中落款的五兄妹名字非常奇特:老大叫“夏黑鱼”,老二叫“夏鱼黑”,老三叫“夏黑黑”,老四叫“夏鱼鱼”,小妹叫“夏小鱼”。最初看到这些名字只是觉得新奇,“指名道姓”栏目推出后,我自然想起这茬事儿来。于是,托广告部经办人员几番寻找,好不容易了解到过世的老人家住温州市藤桥镇。目标锁定,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喽!经过采访,得知老人生前有一段和黑鱼的不解之缘。
《瞧,这一家“补”》的线索则是饭局中来的。吃饭时与朋友闲聊,听说有一家人名字都带“补”的:潘大补、潘小补、潘又补、潘猛补、潘补补。更巧的是,这家人从事的都是文教工作,潘补补的职业居然是市图书馆的古籍修补员!于是在教师节前,一篇饶有趣味的《瞧,这一家“补”》上了版面。
刚开始操作这个栏目时,我曾担心这个栏目会变成单纯的文字游戏,运作起来后,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即使是普通人,也都是很有故事的,绝不会为了写名字而写名字。有些名字本身就对“拥有者”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有的名字更是印证了那句话――名如其人。有的读者看到栏目登的内容,受到启发,纷纷来电告之他们所知道的有趣的名字。
2006年9月,“指名道姓”接到读者林鹿城来电,称自己的名字很独特,并告之其表姐也有一个好名字――“仙女”。“仙女!”――当我听到这么有意思的名字,按捺不住兴奋,但并没马上行动。我想我要学会等待,等待一个好时机,去做一个与“女”字有关的话题。于是,此后我就开始留心身边名字中带“女”字的人,慢慢地“攒”。到了翌年的三八节,我把这个选题在策划会上作了汇报,部主任很重视,要求我把这内容放在《家周刊》的封面版做。但我想只以封面一个版去体现太单薄了,更何况我手头上已有好几个鲜活的故事,建议做一个更大的策划。最后,定下以视觉冲击力强的封面为主打、其后两个版面跟进的编辑思路。接着,我经过整整一个工作日网上“挑珍珠”般的挑挑拣拣,选出了几位中意的名字。然后,部室几位同事进行分工,分头采访,“龙女”、“女杰”、“天女”、“女孩”等等奇名被我们请到了版面上,并获得2007年度温州市专副刊好新闻二等奖。
组织稿件,有点有线有面
在操作这个栏目时,我不是一篇篇稿件机械地使用,而是以点带线、以点带面,有轻有重。
2007年6月3日《漫漫“耳”姓寻根路》及后续报道,就很好地实现了“以点带线”。本文缘起是读者耳震云来电,提到他家姓的来源一直是个谜,希望通过报纸帮助他们寻到自己的“根”。我就以当事人的描述为基础,查阅图书馆档案、家谱,询问热心读者,甚至联系到身在北京的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教授,终于整理出“耳”姓来源的大致脉络,呈现给读者。
这篇报道由耳家的祖坟墓碑上的篆刻文字切入,描写当事人寻根多次失败的尝试,将耳家人寻找姓氏来源的焦虑完整地呈现给读者。随后在后续报道中,分别通过“互联网上守株待兔”、“海外侨胞远洋来鸿”、“古书堆中寻寻觅觅”、“姓氏专家现身说法”等多方位的视角,引领读者跟随记者寻找的全过程,抽丝剥茧,让一个最真实的寻根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影响面之广超乎记者之所料,从第一篇刊登后,便得到来自有关专家和海外侨胞的热心支持,还有远在湖北、天津的热心读者来信联系。
可以说,这次“以点带线”的报道,不仅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还为媒体的民俗报道提供了新的方式。
“以点带线”是以时间的延伸深化报道,“以点带面”则是截取一个时间段进行“时令性”的操作。在温州科技节举办前夕,我们推出名叫“光盘”、“电脑”、“信息”、“传真”的大集合;在炎炎夏日,则推出了“水果组合”――《我们共同的名字叫“水果”》,有“陈香蕉”、“焦青柑”、“毛香桃”、“邓雪梨”等,这些“可口”的名字跃然纸上,让人耳目一新。“以点带面”不仅使编辑的操作思路更宽了,读者也真正喜欢上了这个栏目。
举办活动,增添栏目人气
不定期地组织活动是提升栏目人气的比较好的做法。通过活动,能使读者对“指名道姓”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如国庆节前夕,我们推出《我们与共和国同一个生日》的报道,记录不同年代出生的名叫“国庆”的人的故事。五一前夕,推出《我们共有一个名字叫“五一”》的报道,找到各行各业不同战线上的“五一”们,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呈现给读者,“五一”们甚至建议搞个大型的生日大宴。
现在做副刊栏目不仅要挖掘线索,更需要事先策划,整合新闻资源。栏目有了恰当的操作思路,路就会越走越宽。可以说,“指名道姓”栏目为开拓专副刊的编辑思路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在当前提倡新闻创新的背景下,它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千方百计把报道做得有趣,让读者喜闻乐见,但又不停留在为有趣而有趣上,而是从名字中挖掘出珍贵的回忆、浓浓的亲情,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生动面貌。
(作者单位:温州晚报)
责任编辑:章宏法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