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女散花”法
不少人写消息常把背景放在第二段或第三段,黑压压地一片,读来让人头疼。总结获奖消息的成功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把背景材料打散了用,或分为几个自然段,穿插于其他材料之中,即所谓的“天女散花”法。
以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一稿为例,全文共17个自然段,新闻主体事实用了10个自然段,其余7个自然段都是背景,背景材料很好地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这7个方面的背景分别是:
第6自然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去年“世界艾滋病日”与三位北京艾滋病患握手。
第9、10、11自然段:艾滋病曾经是中国官员们的一个“禁忌”话题。但在温总理去年12月与艾滋病人握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以及艾滋病患者的福利问题。
中央财政对艾滋病防治的拨款已由2001年的15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去年的3.9亿元。新增的资金为一系列新出台的措施提供了实施保障,这些措施包括为公民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毒检测,为贫困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医疗,为吸毒人员提供清洁针具和毒品替代品等等。
在河南这个90年代由于非法卖血导致大批村民感染艾滋病的中原省份,从去年起一批省政府官员开始进驻所谓的“艾滋村”,帮助染病村民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救助。
第13自然段:28岁的北京艾滋病感染者李想亲身感受到,过去一年来“公众对艾滋病的歧视减少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有了改善。”
第15自然段: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中国目前大约有84万名已知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
如此丰富的背景材料,作者将7个自然段,穿插写入主体新闻的10个自然段中,近景与远景辉映,观点与材料统一,逶迤蛇行,引人入胜,使受众感受到胡锦涛主席作为最高国家领导人与艾滋病人握手,表明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这一过去高度“敏感”的问题上有了历史性的态度转变。报道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直面解决艾滋病的严肃态度和决心,并形象地表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思想境界和务实、亲民、忘我的工作作风,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
第二、“开门见山”法
这种办法就是在新闻的导语中介绍背景。例如第1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鄱阳湖回复到原面积》一稿,在消息的开头写道:
历时四年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工作,使我省鄱阳湖湖区面积已由原先的3900平方公里扩大到510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到1954年的水平。
这几句简练的背景叙述之后,才写“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2003年联合国人居论坛’上,我省将就鄱阳湖的移民建镇工作做经验交流。”这样的写作,一下子将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展现在读者面前,很能引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第三、“画龙点睛”法
这种方法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背景材料作画龙点睛的交待,从而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表明作者的态度。以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一稿为例,消息在开头写道:
“洞庭湖变大了!”接着写道: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五分之一。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
用一句赞叹起首,画龙点睛地来写背景,真让人不可不读,读后必有收获。当然,在运用这种写作办法时,务要准确,千万不可危言耸听,以免坏了消息的可信度。
第四、“问答”法
在背景材料中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索,吸引读者去仔细阅读内容,寻求答案。第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一稿的背景,就是采用“问答”法写的。如文中写道:
果树结果不多怎么办?猪养不肥怎么办?这些在外行人看来很难办的问题到了浚县少年手里就不算什么了――少年技校的课堂上早就讲过其中奥秘。在河南省浚县,有80%以上的中小学校同时也是少年技校,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劳动技能,大部分学生在走上社会时都拿到了技校合格证和学历毕业证。
上述背景材料的交待,由于采用了“问答”法,读来就不觉得干巴、枯燥,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第五、“描述”法
在对现场场景的描述中交待消息的背景,既可增强现场感,又可让人明白道理,往往会产生一箭双雕的作用。以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为例,文中的背景材料是这样交待的: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家庭。”“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上述背景用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六、“对比”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今与古、美与丑、善于恶、优与劣、下与下、左与右、纵与横的对比,可将背景材料巧妙地融合在新闻事实中,形成强烈反差,更鲜明地显现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以第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一稿为例,文中用对比法交待背景写道:
“据历史记录,60年前的1931年,江汉关水位在26.94米时,汉口溃堤。眼下,武汉三镇308公里的沿江大堤牢牢护卫着面临长江大汛的这座城市。”
“汉口滨江公园雄伟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巍然矗立。暴雨将碑上镌刻的毛泽东同志题词冲刷得更加铮亮: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经过42年的投资建设,目前武汉长江大堤的总长度比1949年增长近两倍,标高较1954年29.73米的最高水位高出2.72米。‘七五’期间开始,国家又投资将武汉市区的部分土堤改建成钢筋混凝土防水墙。”
“汉口龙王庙水位观测点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墙上,分别镶嵌着显示这里1931年、1954年、1983年的最高水位标志牌。一位家住大夹街姓费的‘老武汉’在黑色大理石标志牌前,向人们讲述民国20年(1931年)‘逃水荒’的情景。他说只有共产党建造的长江大堤,才能使武汉人在大汛面前安居乐业。”
上述背景材料,通过前与后、今与昔的对比,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糅为一体,鲜明地揭示出:“只有共产党建造的长江大堤,才能使武汉人民在大汛面前安居乐业”的深刻主题,收到了出神入化、高屋建瓴的传播效果。
第七、“戛然刹止”法
就是把消息的背景材料浓缩成一两句话,搁在这则消息的最后,成为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写毕背景,消息也就到此刹住。以第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一稿为例,这是一篇反映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进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鼓舞的成果,消息在结尾处用背景材料写到:
为了完成夜间行进间着舰训练,部队多次在陌生海域进行了舰机协同训练、夜间超低空飞行和夜间静止间着舰训练。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他们周密制定方案,从而确保此次飞行训练取得成功。
背景一结束,消息戛然而止,干净利索,简短有力,主题突出,富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戛然刹止”法的魅力所在。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信息发布:王建才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