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解决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较慢的局面,里商乡根据本乡特点,力争通过四个转变,进一步做优做强茶叶产业。
发展思路从就生产抓生产向产加销一条龙的方向转变。该乡根据本地实际特点和传统,确立了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兼顾其他的发展方针,重点抓茶叶等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致力于返销队伍的培养,从而实现生产、流通两手同时抓,兴龙头、跑码头、抓“拳头”; 品种开发从一味的规模效益向既注重规模,更注重名特优产品开发转变。为了实现该乡特色产品、产业能持久地发展壮大,该乡走“优化品种、创立品牌”之路。对茶叶品种、茶树等进行优良化改进,积极为茶叶、山茶油等农产品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现茶叶产品已成功打出“商辂坊”“辂公”两个品牌;发展手段从单纯依靠资源开发、资金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引进新技术转变。茶为了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该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来强化人员素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一方面征订相关科技报刊、请省市县科技人员来开讲座,积极争取与科技院校等科研单位结对;另一方面,送发展大户、能手出去学习、参观,扩大视野和知识面。从而促使他们自己主动进行茶园改造、引进优良品种; 政府职能从行政手段为主向重在强化服务的方向转变。一是领导服务。由分管负责人重点做好“产前抓种苗、产中抓节本、产后抓市场”。二是技术服务。利用和上级有关部门密切的工作关系,争取专家、技术人员等来乡蹲点、结对子,并配备干部配合工作,同时把工作落实到村、到户,并确立培育一个示范户,主攻一个新品种,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的“三个一”科技指导制度。三是信息服务。利用因特网等信息来源渠道,并通过“村村响”“村村通”平台,向茶农提供国家的有关农业政策、产业布局、市场行情和流通状况等信息,把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千家万户;四是深加工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对该乡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使茶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来提高产品档次,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五是基层设施建设服务。通过修建防洪堤、机耕路、变压器增容和建变电所等工程,来解决茶农在摘茶交通、炒茶用电等方面的困难。(通讯员:王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