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地化的探索
  发布时间:2009-05-08 16:13:29   
时评本地化的探索

 当今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信息上,同样也体现在观点上。能否直面改革开放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提出新颖独到、令人信服的观点,能否在用正确的舆论影响受众的同时,为人民群众代言,说出群众的心里话,无疑是媒体能否被受众接受的一个前提。
    在纸质媒体纷纷开辟时评版的潮流下,2005年,嘉兴南湖晚报开辟了“南湖时评”版。与其他报纸的时评版不同,“南湖时评”走的是一条本地化的路子,即时评话题针对的是本地发生的事,主要是南湖晚报所报道的本地新闻,这使“南湖时评”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时评本地化是一条非常难走的道路,四年来,“南湖时评”其实一直是在困境中进行着艰难的探索,并渐渐摸索出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时评本地化的困境
    时评的尖锐性和针对性很难保证
    时评是以尖锐并有针对性的批评为特色的,但如果针对的是本地的事情,则稿子往往不容易发表。除了本地一些职能部门不好批评,不少行业和企业也因为是广告或发行大户而不好批评。例如,嘉兴市某镇一城管队员酒后开着执法车,撞坏路边店家的物品后,不仅不认错,还态度恶劣牛气冲天,驾车想开溜,竟拖着店主行驶了10来米。此事被晚报报道后,引起公愤,读者纷纷写来时评稿《谁给你胡作非为的权力?》、《这样的城管员还留着干嘛?》、《执法人员酒后驾车谁来管?》……编辑本来想把这些稿子中有特色的观点组合在一起,但请示审稿之后,结果一篇也没能发出来。
    “不能批评”的困境,使时评的力度有时还不及新闻,因为新闻能以最快的速度见报,而时评却常常在新闻见报后由于某些方面前来“打招呼”而胎死腹中。例如,晚报报道一名司机在车子抢道碰了人以后,不但不认错反而下车打人,引起过路群众愤怒。当天夜里就有读者写来杂文化的时评《给某司机的一封信》,但这车是某县级市市委书记的车,本来批评一下司机,也可以提醒领导干部管好手下人,但终究投鼠忌器,稿子发不出去。这类事情,是笔者在编辑“南湖时评”时经常碰到的。

    时评作者队伍不易巩固
    “南湖时评”的作者都是南湖晚报的读者,他们不会像记者那样有计划地发稿,有时某篇报道引起大家兴趣,稿子会接二连三发来很多,有时则连续几天稿子很少。如果连续几次寄来文章不能发表,作者很可能会失去写时评的兴趣。其他报纸的时评作者针对有全国影响的事情来写,一篇稿子往往发给天南地北许多家报社,只要“同城不二投”即可。但“南湖时评”作者评的是本地事情,切入点小,如果南湖晚报不采用,那就几乎等于白写。这样无疑会影响作者的积极性,造成作者的流失。
    时评的可读性、生动性、幽默性不足
    杂文化的时评是最好看的,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但“南湖时评”很少有这样的文章,这与作者队伍有关。“南湖时评”的作者,从机关干部到农民工,老中青都有,但却很少有文字功底一流者加盟,因此缺少了杂文化、个性化的时评,也减弱了时评版的吸引力,这是一大遗憾。
    时评本地化的几点经验
    时评只是针对现象和做法,不针对具体单位
    在股市牛气冲天时,有些机关单位的职工上班时间心思都在股票上,《别人上班炒股,公务员能炒吗》一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质疑。《空调“26度”谁来监督执行?》则针对有些部门不把国务院通知当一回事的现象提出批评。这样的批评虽然不针对具体部门,但可以提醒一些单位的领导重视此类现象。
    在晚报报道城管部门将取缔路边擦鞋摊后,时评及时推出《路边擦鞋不宜硬性取缔》一文,文章并不直接批评城管,而是从市民需要和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讲述“不宜硬性取缔”的道理。在城管部门接受建议设置临时擦鞋摊后,时评马上刊登《设临时摊位是管理思路的转变》和《人性化管理得人心》两文予以肯定。接着又刊登《对设点管理擦鞋的几点建议》一文,提出建设性意见。等城管部门将擦鞋摊点管理制度化以后,“南湖时评”又分别发表《给擦鞋者“地盘”是好办法》和《欣闻“对马路摊点不再封杀”》等文章,推动事情朝着人性化、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增强新闻的后续效应,“再添一把柴”
    去年春节前,不少企业为了留住民工,采用扣压部分工资让民工春节后回来再发放等办法,结果往往闹得劳资双方剑拔弩张。晚报以《今春平湖民工“回头率”高》为题,报道了发生在平湖的可喜现象。“南湖时评”用一个整版,在《平湖农民工为啥“回头率”高》的大标题下,组织了《人性化的管理,工资福利优厚》、《企业善待员工,员工用脚投票》、《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加大执法力度,公开用工信息》等四篇文章,并加上编者按,及时总结和推广了平湖企业的成功经验。
    为了解决市区公共厕所不足的问题,市政府将部分单位厕所对外开放,“南湖时评”在晚报报道之后,立即组织时评跟进,在《单位开放厕所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大标题下,用《事情虽小,意义很大》、《政府带头,大家跟上》等多篇文章对这一措施予以肯定。
    聚焦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争鸣或热议
    一般报纸的时评作者多数是时评家、专栏作家或学者专家,而“南湖时评”的作者都是普通读者,这虽然有文采不足、深度不够等不利因素,但却能充分体现想百姓所想、说百姓所说的特点,使“南湖时评”的触角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市民所关心的方方面面。一些重大话题,比如水污染问题,“南湖时评”结合新闻不断展开议论,如《治理水污染要下重药用重典》、《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农村污染》、《无锡水污染给我们敲响警钟》、《惊闻污水处理厂严重违规排污》等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一些小的话题,如对有关部门取消晚托班的不同看法,对城市管理如何解决乞丐问题的建议,对公交车上歹徒作恶该不该管的争论等等,则反映了市民的所思所想,体现了话题平民化的特色。有时,一个问题如果有多种观点,“南湖时评”就用“观点聚焦”或“观点争鸣”这样的栏目把来稿组合在一起,前者可以造势,后者则可以避免观点的片面性,两者都能起到吸引读者参与、形成读者与媒体互动的作用。
    善待作者,善待来稿,培养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
    “南湖时评”版面开设至今,始终坚持“开门办报”,依靠社外读者力量。时评不容易写,因此“南湖时评”的编辑一直注意善待作者,善待来稿,及时做好通联工作。不仅常发那些水平较高者的来稿,也注意发掘新人,注意在文字功底一般的来稿中发现是否有较好的观点可采用,并精心编辑这样的来稿。由于长期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个作者,认真对待每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因而“南湖时评”始终保持了一定的质量,并培养了一支相对固定的作者队伍。
  (作者单位:嘉兴日报社)
  责任编辑:章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