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小化”运作
小主题。主题重大,就不太容易一次表述清楚,读者一般也不太容易理解。而且,任何重大主题,都包含着若干小主题,这就好比我们看到的是一棵大树,其实,这棵树有主干、有枝节、有树叶、有果实,还有埋在地下我们看不见的根须。树是有许多细枝末节构成的,重大主题也是由许多小主题聚合而成的。宣传重大主题,传统的做法是,集中大版面、大篇幅,将所有东西一次性集中表现,由于“块头”过大,让读者敬而远之。以重大主题为“纲”,新闻报道从“目”上做文章,将它“小”化,化为许多小主题,一个一个来解析,还原新闻的生活性,就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这就像宁波日报搞的重大主题报道,像杭州湾跨海大桥自主创新的报道、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的报道,实际上都是重大主题确定后,再将它逐条分解,一个个加以细化、深化的报道方式。这样的报道,既容易展示事物的多样性、立体感,突破以往报道的单一性、平面化,也容易把重大主题做深做透,形成声势,吸引读者持续关注。
小角度。我们的有些重大主题报道,一上来不是理论决议,就是资料数字,说古讲今,面面俱到,大得让人摸不着边际。事实上,许多重大主题报道,都是有极强的新闻性的,读者也是想看的,就是因为报道时角度过大,过于宏观,使新闻湮没在其中,失去了决定其价值和重大意义的“惟一性”和“戏剧性”,产生了像是成心不想让人看懂的反面效果。苏州日报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反映的主题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如果像传统写法,先写现状,再讲政策;先说成绩,再说不足;接着再说做了什么,那再好的新闻,也就在“大”的形式中难以显现了。而这篇报道,却是从昆山农民刷卡看病这个小角度切入,看似对所谓的重大主题“不着一字”,但“秤砣虽小压千斤”,读完之后,又不能不让人为它表现重大主题的高超技巧而赞叹。
小叙事。过去的许多重大主题报道,都喜欢讲究所谓的“宏大叙事”,有的甚至为了大而大。有些报道的叙事方式,“大话连篇”,充斥一些大而空的溢美之词,像“硕果累累”、“突飞猛进”、“成就巨大”、“日新月异”等,大得压人,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而小叙事,首先是把普通人、平凡事,尽量本色化表现,让叙事方式返朴归真,一是一,二是二,避免太多的修饰,尽量不用华丽的辞藻。再就是,越是主题重大,越要“放下架子”,采用人性化、故事化、生活化的写作手法,从读者的视角去寻找关注点,用一种轻松的口吻、活泼的语调来表现它,叙事要具体、形象、直观、生动,让人容易接受和感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件大事,钱江晚报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专题报道《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就是对这一大得不能再大、重得不能再重的主题的生动表现。在叙事上,《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采用“零度比较”、“白描”等技巧,用冷静的态度处理热烈的人事,如,“方志敏《清贫》与当代贪官自白书对照”、“先进者与群众分别对先进性特质下定义”等,其中既蕴含重大的主题诉求,又蕴含着澎湃的激情,但在处理上显得相当客观,使人物和语言显出了真实和朴实的力量,让读者在理性的氛围中有思考的余地。
小篇幅。有人说,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是有一定道理的。许多重大主题报道,实际就是一种解读,就是记者、编辑引领读者顺着自己的认知思路和方向看问题。也就是说,要做好引导,首先必须做好解读。而用小篇幅,把最主要的东西一条一条拎出来,文章短小活泼,不仅主题更容易显现,也符合读者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阅读习惯。像文汇报在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大主题时,每次涉及的主题都不小,但采用的篇幅却很小,名为“一事一画一议”。
小主角。越是重大的主题,牵涉的面就越广,关注的人也就越多,与普通人的生活也就越密切相关。以往,我们的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总是“眼睛向上”,总是某某领导怎么说,某份文件怎么讲,即使是普通群众有什么反映,也多是由领导代言或者记者发言。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明明说的是与普通人的关系,却很难看见普通人的身影,满眼尽是“大人物”,就是不见“小主角”。这就使得有些主题报道流于“高大”,也割断了普通人与重大主题的天然联系。2001年前后,宁波日报推出专栏“百人百业百路”,讲的是下岗失业职工自谋生路、自己创业的动人故事,涉及的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重大主题,报道的“主角”都是普通人,首先在心理上就与读者有了共通性,使得重大主题入心入脑。
当然,重大主题“小化”操作,不是为了小而小,小是为了大,是化大为小,以小衬大,是从小处入手,折射大主题。这就要求,小中首先要蕴含大,小要服务和服从于大,小是形式之小,是为更好地表现内容之大服务的。小是与全局和大局紧密联系的小,是有典型特征和意义的小,是最能表现大的那一个小。也就是说,只有先做到心中有“重大”,并将它吃透、悟透,才可能将它“小化”,才能把重大的主题讲清楚、讲明白、讲活泼。否则,就可能流于琐碎、肤浅、单薄。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