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才是好新闻
  发布时间:2009-06-10 15:12:28   
“片面”才是好新闻

    新闻作品是对新闻事实在把握全局真实前提下突出重点的“片面”深刻。本文力图从生产型文本的角度理解“片面”的深刻含义,并努力从文艺美学的视野探究“片面”报道的新闻实践意义。

  什么是成功的新闻作品?入职之初,报社有位老师就曾教导我说:“‘片面’就是好新闻。”当时不解其意。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反复操练,越来越能体会到此中所蕴含的道理。

    “片面”的含义
    这里所指的“片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以偏概全。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事实的相符程度。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播者发布的物化产物。这种认识的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认识客体)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般意义上的片面是指在所反映事实或观点中,放大局部,而违背于事实或观点整体意义,产生误解或歪曲。就此而言,新闻的真实性与片面水火不容。但笔者所言指的“片面”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基础上,在周密考虑整体意义前提下,报道中择取其中最有闪光点且最能体现事实本来面目的报道方式。
    新闻理论普遍认为,新闻的真实性来源于对客观事实全面而整体的客观描述与记载。然而,新闻实践却往往不是如此。现代社会信息膨胀、受众接受信息的行为习惯,决定着全面而详实的报道无法在短暂的阅读时间内抓住受众。因此,通过对客观事实整体“提纯”,突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某个片断,反而能够达到传播效果。
    实现“片面”的前提,是基于对新闻真实性的准确把握。童兵认为,把握真实性,首先必须做到事实真实,即每一个具体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都要做到完全合乎客观,准确无误,持之有据。其次,必须做到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在客观规律上完全一致。再次,争取能够通过实施的报道而揭示该实施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笔者所体会到的“片面”不是机械地截取事实中的客观片断,而是在做到上述新闻真实性把握基础上的“提纯”,抓住最能够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突出特点,加以放大,从而以点及面,由表及里。在新闻实践中,最讲求突出重点。这就是典型的“片面”报道。
    试举一反例。日前,在某金融论坛上,某专家表示,如果我国IPO制度不作有效改革,其融资功能将丧失。该专家谈话的旨要在于阐述我国证券市场IPO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融资功能的丧失”是一种有条件的假设。而某媒体在处理时,有意突出假设的结果,标题为“中国股市IPO融资功能将丧失”。文章断章取义,将专家让步假设的前景,作为了必将发生的事实。虽然达到了吸引眼球的传播效果,但扭曲了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

    从“生产型文本”理解“片面”
    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必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新闻的特点决定了一篇作品只能反映事物的重要特征,而非全貌。所谓“管中窥豹”就是这个道理。从战术的角度来说,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果从“生产性文本”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新闻写作是非常有理论依据的。
    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是一种“生产性文本”。生产性文本的概念是美国传播学者费斯克从意大利学者艾柯和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特的有关文本理论中引申出来的。艾柯把文本分为开放和封闭两种,开放的文本蕴涵多种含义,是允许丰富而复杂地阅读的文本,要求阅听人参与;而封闭式文本则相反。巴特则把文本做了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的区别,前者吸引的是一个本质上消极的、接受式的、被规训了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倾向于将文本的意义作为既成的意义来接受,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本,易于读者阅读,对读者的要求甚微;相反,后者则不断地要求读者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出意义。费斯克认为,可写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constructedness),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建构”(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费斯克认为,电视文本既有可写文本的开放特点,又有可读文本的易懂的特点,是种生产性的文本。这种文本“为了满足多种多样的观众,它必须允许阅读中存在大量的文化差别,因而必须在符号中留出相当大的空白,以便亚文化可以用来协和,来形成他们的意义,而不是发行人想提供的意义”(约翰・费斯克,吴士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这也是电视文本能够流行的一个原因。虽然费斯克的生产性文本概念指代的是电视,但对于传统新闻来说,也有理论上的契合性。
    新闻文本同样要面对文化层次不一的受众,受众的差异性决定了新闻文本必须允许阅读中的文化差别和选择差异。所以,在新闻文本的建构过程中,必须留有相当大的空白,以便读者能够参与其间,利用自身意义体系,进行“填空”,完成意义的生产和解读。如果新闻文本本身的意义的完满的,势必排除了读者在传播和解读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新闻变成了纯粹说教,而非信息和意义传达的综合体。

    “片面”报道的实践意义
    从受众的角度而言,新闻文本的生产性特点,正契合了文艺美学中受众“阅读视野”和“期待视野”的相互交织。
    所谓阅读视野,是指受众阅读到的文本及作者建构文本的意义本身。“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文艺美学理论认为,完整的作品是读者期待视野与阅读视野的重合。伊塞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指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并需要读者在阅读中来加以填补的未定结构,文本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使之不断更新。接受美学根据读者阅读的条件与经验提出了“第一文本”、“第二文本”说。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没有示人、没有读者之前只能是作品本身,是“第一文本”,一旦通过读者阅读、理解、感悟才是“第二文本”。阅读的意义即在于“第二文本”的发生与发展。
    阅读视野与期待视野的重合使文本成为作品,是意义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读者阅读快感产生的过程,这是对于文艺作品而言。就新闻文本来说,阅读视野和期待视野的完全重合反而是新闻作品的末路。新闻作品与文艺作品不同,新闻是“易碎品”,具有意义的片断性,单一新闻作品无法达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单一新闻文本意义的不完整性,取决于新闻自身时时更新的特点。从另一角度而言,文艺作品强调意义的完整性,而新闻作品贵在相同作品之间的意义的连续性。读者阅读新闻作品的快感不在于单一作品,而是连续阅读。这也为新闻的不断跟进,提供了条件。
    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上海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稿子。见报后第二天,有读者来电询问了一些没有在报章上披露的问题。仔细想来,每一新闻文本都是受众的一个“阅读视野”,这一“阅读视野”由记者、编辑生产,意义具有不完整性。换言之,是具有生产性的,需要受众的参与和意义构建。而读者在阅读之前,都有一种期待从中发现符合自身意义体系的意愿,即“期待视野”。如果两种“视野”能够重合,即小额贷款公司一文如果能够解决所有读者的疑惑,使之得到满足,则其作为新闻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新闻贵在这种“生产性文本”所造成的“阅读视野”和“期待视野”的不完全重合,使受众产生了再次或继续阅读,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主动意愿。正是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一文,没有能够解决读者“如何贷款”、“什么人可以贷款”等问题,才形成了读者主动来电的局面。因为其两种视野没有能够重合,阅读的快感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形成了对“生产性文本”意义进一步探究的渴求。
    作为生产性文本的新闻作品,只有“片面”,即受众在意义生产过程中,自身意义的期待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主动意愿,因此它才能是一篇成功的作品。如果在一篇新闻作品中,读者能够完全得到意义的满足,那这篇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相反是打折扣的,读者对该文的继续阅读是兴味索然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意义若是得到完全满足,文本必定是面面俱到,缺乏特点的。
    所以,“片面”才是好新闻,之所以是好新闻,是因为“片面”而深刻。
  (作者单位:解放日报经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