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县环境保护局 > 通知公告
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和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发布时间:2009-10-12

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和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12

OO九年九月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和扩建工程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单位:淳安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原场址,距离千岛湖镇西南2.1km

项目投资:工程总投资约8529万元

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评价区域所属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见表1-1所示。

1-1  项目所属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

功能区

执行标准

水环境

项目所在地水体千岛湖化肥厂湖湾为新安江水库淳安渔业用水区、渔业用水水环境功能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声环境

2类声环境功能区,靠近淳杨线一侧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靠近淳杨线一侧执行4a类标准

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地属优化准入区,为千岛湖城镇及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Ⅱ3-20127D01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

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垃圾渗滤液和少量生活污水以及洗车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洗车废水收集后与渗滤液一起进入填埋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需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中的规定浓度限值。由于本项目所处地表水体为千岛湖,环境较为敏感,本环评要求废水处理后纳入附近的千岛湖镇城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放。该城西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2)废气

本项目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改扩建工程。填埋气体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和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除恶臭污染物以外,项目填埋废气还包括大量甲烷,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甲烷排放控制要求: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不大于0.1%;当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体积百分比不大于5%

本项目不设食堂,无油烟废气。

3)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靠近淳杨线一侧执行4类标准。

建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4)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主要保护目标:本项目周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表1-2

1-2   项目周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旅游(客运)码头

900

/

GB3095-1996二级标准

桃园别墅

西北

1500

76

千岛湖凤凰休闲度假村

西南

2700

/

千岛湖镇

东北

3600

5.11万人

水环境

千岛湖化肥厂湖湾

西

350m

水环境功能区为渔业用水功能区

GB3838-2002III类标准

2 现有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强分析

2.1 现有项目概况

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位于千岛湖镇西南2.1km,于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期间边使用边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00余万元。用于解决千岛湖镇全部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目前日均处理垃圾量为110t整个场区占地面积11.5m2,库区面积4.3m2,库容量为20m3。项目定员4人,年工作天数365天。

2.2 主要工程内容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1

2-1 现有项目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

参数

主体工程

垃圾坝

坝长46m,最高高度14m

排渗导气系统

盲沟3条,长度126m,截面为梯形,上宽1.20m,下宽2.40m,高0.6m;石笼直径1.5m

配套工程

污水处理工程

生物塘总长度约98m,平均宽度35m,分三级

截洪沟

2条,北截洪沟长度800m,南截洪沟长度450m

排水工程

排水管为F600钢筋混凝土管,总长度160m

监测井工程

监测井3只,井口直径0.12m

服务设施

道路工程

路基为泥石分层压实,15cm块石密铺,5cm碎石、5cm碎石夹泥压实

管理用房工程

面积198m2

2.3 污染源强汇总

现有工程污染物源强汇总见表2-2

2-2  现有工程污染物源强汇总

污染物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排放量

削减量

 

废气

填埋场

NH3(t/a)

9.8

9.8

0

设置气体导排系统

H2S(t/a)

5.88

5.88

0

生物塘

NH3(t/a)

0.076

0.076

0

/

H2S(t/a)

0.021

0.021

0

合计

NH3(t/a)

9.876

9.876

0

/

H2S(t/a)

5.901

5.901

0

废水

水量(t/a)

36624.1

36624.1

/

渗滤液由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CODcr(t/a)

109.54

10.26

99.28

固废

生活垃圾(t/a)

1.46

0

1.46

填埋

噪声

机械设备

70~90dB

厂界达标

2.4 主要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

淳安县双柏岭垃圾填埋场由于建设、投入使用较早,缺乏规范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存在一些环保问题(主要见表2-3)。针对项目主要环保问题,在本次改扩建工程中需进行完善、改进,具体整改措施见表2-3

2-3 现有工程主要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

序号

主要环保问题

整改措施

1

库区防渗系统不够规范,填埋场存在渗滤液渗漏现象

对现有工程场区(老场)进行封场,在封场的基础上建设新场,并实施对新场的库底防渗,同时,新场建设时保留原有老场区的渗滤液导排管

2

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达不到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中的规定浓度限值

3

渗滤液导排系统不够完善,使得垃圾存在部分浸泡问题

对现有工程进行封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渗滤液产生量

4

填埋气体导排后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利用,存在填埋气体爆炸的潜在威胁

对导排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利用,以减少、避免填埋气体爆炸的潜在威胁

5

库区防渗系统不够规范,存在地下水入侵填埋场现象

已进行垂直帷幕灌浆工程

3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1 建设项目概况

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和扩建工程征地面积10.34m2(折合155亩),填埋库区5.4m2(折合81亩)。

工程以现状填埋场老坝为分界线将填埋场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老坝北侧为一期即新库区,南侧为二期即老场,将实施封场,待北侧一期新库区填埋完毕后继续使用。整个库区总库容为96.9m3,老填埋场已填库容约19.8m3,扩建后可填总库容为77.1m3,其中一期按填埋至160m高程计算,库容为21.4m3,二期按填埋至215m高程计算,库容为55.7m3

淳安县城区未来年份生活垃圾产量预测如表3-1垃圾填埋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需填埋大量覆土,参考同类已建填埋场的相关资料,覆土容积取填埋场总容积的6%。垃圾经压实机压实后,压实密度为1.0t/m3

3-1 淳安县城区未来年份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产量(t/d)

119

124

129

134

139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产量(t/d)

145

151

157

163

170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产量(t/d)

176

183

190

198

206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产量(t/d)

214

222

230

238

245

通过确定生活垃圾产生量、覆土比例、垃圾容重可预测出填埋场使用年限。

本工程一期库容21.4m3,可满足千岛湖镇2010~2013年共4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容积需求,期间起用年2010年,填埋日处理规模为119t/d,结束年2013年填埋日处理规模为134t/d,期间平均处理规模为126t/d。二期库容55.7m3,可满足千岛湖镇2014~2022年共9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容积需求,期间起用年2014年,填埋日处理规模为139t/d,结束年2022年填埋日处理规模为190t/d,期间平均处理规模约为160t/d。本工程使用年限共计13年,垃圾平均日处理规模为152t/d(以160吨计)。

本工程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2

3-2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单位

数量

 

1

工程日平均处理规模

t/d

160

 

1.1

起用年日平均处理规模

t/d

119

2010

1.2

结束年日平均处理规模

t/d

190

2022

2

征地面积

104m2

10.34

 

2.1

垃圾填埋库区

104m2

5.4

 

2.2

生产生活管理区

104m2

0.04

 

2.3

调节池及渗沥液处理区

104m2

3.72

 

2.4

道路及其他

104m2

7.0

 

3

一期总库容

104m3

21.4

使用年限约4

4

二期总库容

104m3

55.7

使用年限约9

5

平均垃圾填埋厚度

m

10.3

 

6

调蓄池有效容积

104m3

0.57

 

7

渗沥液处理规模

t/d

180

 

8

渗沥液出水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9

水平防渗面积

104m2

5.66

采用单层复合防渗系统

10

人员编制

8~15

 

11

总投资

万元

8529

 

3.2 主要工程内容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见表3-3

3-3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列表

工程建设内容

参数

主体工程

垃圾坝

坝顶高程140m,坝轴线长约90m,坝顶宽4.5m

水平防渗工程

人工水平防渗、单层复合防渗系统,防渗材料:HDPE土工膜、GCL膨润土复合防水垫层

渗滤液及

填埋气体导排系统

水平导排系统:主盲沟下底宽600mm,上宽1500mm,深600mm,支盲沟下底宽500mm,上宽1250mm,深500mm;垂直导排系统:沿支盲沟方向每隔约50m设置φ1200竖向石笼一座

封场工程

从下至上主要由导气层、隔水层、排水层、保护层、自然土层等构成

配套工程

渗滤液调节池

调蓄池南北向跨度40m,东西向跨度30m,池顶设计高程122m,最大水深为6.5m

渗滤液处理系统

处理工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二级反渗透+纳滤的主体工艺

地表水导排系统

环库截洪沟:总长度约为1800m;临时表面截洪沟尺寸为0.6×0.8m

环境监测系统

在填埋场周边20~30m分别设置地下水污染本底井1座、污染扩散井2座和污染监测井2座,每眼井深20~40m

库区道路系统

路面宽6.0m,土路肩0.5m,路基宽7.0m,设计时速:20km/h

服务设施

计量设施

计量房利用现状,在使用一期库容时在渗滤液调节池边的路上设一处临时计量台

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机修车间及管理房占地面积178.4 m2,高11.8m;综合操作间占地面积297.8 m2,高5.1m;配电及加压泵房占地面积133.3 m2,高4.5m

3.3 污染源强汇总

本项目建成营运后的三废产生与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4

3-4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

污染物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排放量(纳管)

削减量

 

废气

填埋场

NH3(t/a)

18.69

7.48

11.21

设置气体导排系统,集中燃烧处理

H2S(t/a)

11.21

4.48

6.73

调节池

NH3(t/a)

0.102

0.102

0

/

H2S(t/a)

0.028

0.028

0

生物池

NH3(t/a)

0.0037

0.0037

0

/

H2S(t/a)

0.001

0.001

0

合计

NH3(t/a)

18.7957

7.5857

11.21

/

H2S(t/a)

11.239

4.509

6.73

废水

水量(t/a)

38790.4

38790.4

/

渗滤液、洗车废水由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CODcr(t/a)

439.1

3.99

435.08

NH3-N(t/a)

54.85

0.97

53.88

固废

生活垃圾(t/a)

5.475

0

5.475

填埋

噪声

机械设备

70~90dB

厂界达标

3.4 改扩建前后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增减情况对比分析

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扩建以后,库区面积由原有4.3m2扩大为5.4m2,库容量由原有20m3扩大为96.9m3,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淳安县日益增长的垃圾填埋问题,改扩建以后垃圾填埋场更加符合卫生填埋的要求,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

项目改扩建以后,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增减情况对比见表3-5

3-5 改扩建前后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增减情况汇总表

污染物

类别

来源

污染物名称

改扩建前

排放量(t/a)

改扩建后

排放量(t/a)

改扩建前后

排放增减量(t/a)

废气

填埋库区

(终场时)

NH3

9.8

7.48

-2.32

H2S

5.88

4.48

-1.4

污水处理站(含调节池)

NH3

0.076

0.1057

+0.0297

H2S

0.021

0.029

+0.008

总计

NH3

9.876

7.5857

-2.2903

H2S

5.901

4.509

-1.392

废水

 

渗滤液

(含洗车废水)

水量(t/a)

3.65

3.83

+0.18

CODCr

10.22

3.83

-6.39

生活污水

水量(t/a)

0.0124

0.0465

+0.0341

CODCr

0.043

0.16

+0.117

总计

水量(t/a)

3.66

3.88

+0.22

CODCr

10.26

3.99

-6.27

固废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0

0

0

4 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委托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4.1 水环境

项目附近水体千岛湖化肥厂湖湾3个监测断面(距离化肥厂排污口20m200m500m三处),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项目周边水体能满足类水域使用功能要求。

项目填埋区旁水井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限值要求。

4.2 环境空气

项目周边环境SO2NO2PM10常规监测因子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各测点H2SNH3特征污染物可以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总体上,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4.3 声环境

项目拟建地厂界四周各测点昼夜间噪声级均可以达到1类区标准(昼间55 dB、夜间45 dB)要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4.4 土壤环境

垃圾场坝址下游各项监测指标均可以满足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限值。

5 环境影响分析

5.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H4CO2,约占填埋气体的95%~99%,另外还有少量H2SNH3等有毒的恶臭物质;项目污水调节池和污水处理厂由于收集贮存、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产生少量还原性恶臭气体,其组份以NH3H2S为主,其产生部位主要为调节池,生物反应池等处。本评价对NH3H2S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

预测结果表明填埋场终场前(2022年)评价范围内H2SNH3最大小时(叠加)浓度和敏感点处最大小时(叠加)浓度均未出现超标。

本项目改扩建以后无组织卫生防护距离为800m,本项目最近敏感点距离项目900m,故本项目可满足无组织防护距离要求。要求在项目800m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民房等敏感点。

本项目目前日均处理垃圾量110吨,按每辆垃圾车载重约5吨计算,垃圾运输车往返次数达22车次/天。为减少垃圾运输过程扬尘、恶臭和噪声的影响,建议垃圾运输采用密闭的箱式垃圾车,可有效减少垃圾沿途洒漏、垃圾飞扬、恶臭扑鼻等不利影响的发生。

5.2 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废水有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少量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洗车废水收集后与渗滤液一起进入填埋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

1)城西污水处理厂位于千岛湖镇西南侧,本项目西侧。根据淳安县千岛湖镇城西污水处理工程规划,该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总规模为2t/d,近期建设污水处理规模1t/d,远期扩建1t/d,服务范围为老城西区块(火炉尖以西区块、里杉柏区块、绿园新村经济适用房、冬瓜坞区块、垃圾填埋场)。

城西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990.9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处理工艺采用A2/O-SBR的生化工艺,废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排放水体为化肥厂湖湾。

2)本项目位于城西污水处理厂东侧约200m,属于城西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渗滤液经场内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中的规定浓度限值,即COD100mg/L,符合城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即COD350mg/L。目前城西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污水处理工程包括相关管网的建设,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待城西污水处理厂管网铺设完毕,正式投入使用后,本项目废水即可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

3)本工程渗滤液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二级反渗透+纳滤的处理工艺,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工艺要求,根据国内已有示范工程可知,经本工艺处理后的尾水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具有可达性。

4)本项目经过改扩建对原有老场顶部进行封场,并做防渗处理,工程建成后垃圾渗滤液产量主要为大气降水,根据预测渗滤液产生量为100t/d。根据《淳安县千岛湖镇城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城西污水处理厂对本垃圾填埋场的可接纳污水量为100 t/d,城西污水处理厂近期污水处理规模为1t/d,进水水质COD350mg/L因此,垃圾渗滤液占城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负荷的1%,渗滤液COD占城西污水处理厂COD处理负荷的0.29%,因此,渗滤液废水量及污染物量均不会对城西污水处理厂造成大的冲击,本项目废水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

5)本工程设置排洪沟系统,地表水导排通过环库截洪沟和临时导流盲沟来实现。填埋场各段服务期满后,填埋库区实施封场,并在表面设截洪沟,快速排走水流,尽可能减少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渗入填埋体中,减少渗沥液的产生量。

本项目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及洗车废水经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入千岛湖;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因此项目对附近地表水体影响不大。

6)工程设计选用2.0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糙面土工膜为防渗材料。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填埋场地设置地下水监控等(见污染防治篇章),采取措施以减小库区及边坡防渗层破裂的概率,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减轻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场址周围已实现自来水供给,无自备水井。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5.3 声环境影响评价

垃圾填埋场固定设备噪声经墙体、距离、场界四周围墙和绿化树木的衰减,对场界的噪声影响不大。

填埋场内的推土机、压实机、自卸车等移动噪声源离场界较近作业时,场界噪声值将有可能超过评价标准。工作完毕,操作机械离开场界后,场界噪声值将维持原有状况。由于居民点离垃圾填埋场较远,故此超标现像既是暂时的又对周围无害。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建设地三面环山,居民点离拟建场址较远,声环境不敏感。尽管如此,建设单位必须立足于声源治理,努力做到场界噪声达标。

5.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从区域总体来讲,本项目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此生态结构的变化仅是局部点的变化,不会给淳安县区域带来大的变化。

6 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汇总情况见表6-1

6-1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序号

 

防治措施

处理效果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

大气污染防治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只存放回填士方、弃土,建筑垃圾等应及时清运出现场,干燥季节应及时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量。据资料介绍,每天洒水1-2次,扬尘产生量可减少50-70%

降低施工扬尘污染

混凝土搅拌机

应设置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设备。

施工现场道路

经常清扫,及时洒水。

细颗粒散料

入库存放,搬运时要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运输车辆

运输白灰、水泥、土方、施工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严密遮盖,避免沿途弥散。

出工地车辆

要对轮胎进行清洁和清扫,避免水、泥带入城市道路。

施工区域

在工程施工期,周边应用蓬布围栏,可减少渣土风干后造成的扬尘危害。

2

噪声防治

原材料运输

计划细致、避免影响市内交通。

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运输车辆

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穿越敏感区时要采取禁止鸣笛及低速穿越等措施,且减少刹车次数,避免急刹车等。

施工工地

对施工工地进行有效隔挡,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3

水污染防治

施工生活污水

化粪池,达标排放。

保证施工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4

弃土处置

施工工地弃土

按水土保持报告中有关规定执行。

保证施工弃土按规定处置

5

垃圾处置

施工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进入市政垃圾处置系统

防治生活垃圾污染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

水污染

 

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防治

设地下水导排,截洪沟等

导排口、截洪沟水应引至千岛湖化肥厂湖湾

不污染地下水及千岛湖

填埋场防渗

HDPE膜为主要防渗材料

设计采用复合衬层防渗系统,环评提出填埋场地设置地下水监控等

防渗效果良好,经济技术可行,施工比较容易,有效防止渗滤液下渗

防渗材料保护

在填埋过程中初期填埋应注意对防渗材料的保护,包括对垃圾的预处理,防止尖锐物品与防渗材料的直接接触,此外,由于垃圾压实机械的车轮或覆带以及车辆的制动力对HDPE膜造成破坏,建议在填埋底部的35m垃圾不予压实。

防止防渗材料破损及渗滤液下渗

渗滤液导排系统

设置排水层、管道系统和监控装置,同时设雨污分流系统

调节池有效容积应为5479m3

保证渗滤液的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实施

生活污水与

冲洗车辆废水

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冲洗车辆废水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

废水集中处理,减轻对周围环境污染

调节池防渗

HDPE膜为主要防渗材料

防止渗滤液下渗,调节污水处理设施水量

废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二级反渗透+纳滤

处理达到GB16889-2008要求后,进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一级(B)标准排放

2

大气污染防 

填埋气体

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方法,设置导气石笼井和导气管

有效收集废气

填埋恶臭气体的处置

收集后燃烧处理

影响较小

绿化美化、收集燃烧、设800m的卫生防护距离

对周围空气影响较小

防止飞扬物

及时覆士压实,设置拦截网,严格管理

不致造成白色污染

卫生防治

加强管理、喷洒药物

杀死蚊蝇和病原体,减轻污染

运输防治

采用密闭垃圾车,

减少运输途中臭气污染

3

噪声防治

隔声、消声、减振

针对填埋作业移动噪声源,建议设置160m厂界噪声控制范围

厂界达标,不发生扰民现象

4

生态及绿化

场区内、外种植树木

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修复

5

水土保持

建拦洪坝与挡土墙等

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6

用地控制

距填埋场场界800m内,不得新建学校、居民点、医院等敏感点

终场期污染防治措施

1

继续保证现有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达标排放

防治废水、废气污染

2

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空气环境、地下水、地表水的监测

跟踪环境浓度变化

3

对填埋场地进行育林育草

生态恢复

7 总量控制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38790.4 t/a,垃圾渗滤液和洗车废水经场内处理达标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生活污水经场内化粪池预处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场外化粪池,最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扩建后COD纳管量3.99t/a,排入环境量为2.33 t/a

8 环境风险

本项目为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渗滤液的泄漏排放、地下水污染、垃圾体塌方、填埋气体释放爆炸等。

8.1水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8.1.1地表水污染风险分析

根据项目设计,填埋场污水调节池容积按淳安县月平均降雨量设计,并取1.2的安全系数,因此一般情况下的降雨径流和洪水均不会造成污水直接排放,仅在遇到历史日最大降雨量以上的洪水时,才有可能造成事故性直接排放。

由于垃圾渗滤液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成份复杂,毒性强,并含高浓度的重金属,直接接触对于植被及人畜均存在较大的危害风险。而且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地表水体下游存在人口集中地,因此遇特大洪水时,其潜在的污染影响很大,将严重影响到周围人群及环境安全。尽管发生历史日最大降雨量以上洪水的几率很小,但有关管理部门仍应制订包括监测、报警、以及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等措施在内的应急预案。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基础上,为防治事故性直接排放,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降雨情况监测及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尽早腾空或留足污水调节池容积。

8.1.2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防止渗滤液渗漏污染地下水是填埋场工程污染防治的最重要的问题。填埋场采用水平防渗工艺,对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发挥了良好作用。水平防渗HDPE膜的渗透系数极小,仅为1.0×10-12cm/s,将能有效地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在防渗膜铺设过程中,应加强工艺水平,避免防渗层破裂,防渗膜拼接应整齐,不留缝隙。垃圾填埋时,应避免锋锐物对防渗膜的破坏,此外,由于垃圾压实机械的车轮或覆带以及车辆的制动力对HDPE膜造成破坏,建议在填埋底部的35m垃圾不予压实,从而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风险。

8.2填埋废气污染风险分析

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置过程中有机废气经厌氧降解产生的混合性气体。填埋气体主要成份为CH4CO2H2N2O2,还有一些微量气体,如H2SNH3、庚烷、辛烷、氯乙烯等。填埋气体的无序排放将会引发不少环境问题,如其中含较高浓度的CH4,既是潜在的爆炸源,又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中的H2SNH3等恶臭气体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填埋场设置填埋气体收集系统导气石笼,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气体收集,并对收集填埋气体进行燃烧。

为避免场区零星、无组织释放的填埋气体存在的潜在危害,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在填埋场区设置醒目的消防、禁火标志,并做好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在场区内布置专用消防管网和在场地最高处构筑消防水池。并设置甲烷、硫化氢报警系统。

采用以上科学、系统的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系统和实行填埋场运行的科学管理,将能有效地防范和杜绝填埋气体风险事故的发生。

8.3垃圾堆体沉降或滑动的风险分析

垃圾进场填埋后,采取按每层厚度35m铺匀推铺后用压实机压实三~五遍,然后逐层向上填埋作业。由于垃圾堆体总体高度大,且存在垃圾中的有机组分持续较长时间的降解过程,导致垃圾堆体的自压缩与沉降,由此带来的堆场不稳定风险是必须予以重视的。

填埋场设计阶段,应加强地质勘探,排除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垃圾填埋时应采取必要的监测措施和合理的填埋工艺。

由同类填埋场调查可知,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在堆体表面分阶段设立桩点进行相对标高、相对角度观测,从收集到的19969~199811月观察资料分析可知,填埋年限较长的65m平台垃圾坝上两个桩点,经两年观察结果,高程基本不变,说明垃圾坝比较稳定,对设置在65m平台垃圾堆体上排水的两个桩点观察27个月,标高分别下降0.075m0.051m,也趋于基本稳定状态。对77.5m~90m斜坡观察点观察27个月,标高分别下降0.476m0.565m,下降也不太明显。对90~102.5m平台观察点,观察25个月,标高下降1.8m,沉降明显,这主要反映在设置该点时离填埋时间只有4个月。一般沉降最快是前6个月,观察沉降量达1.498m,占25个月沉降量的83.2%。其中90m~102.5m平台观察点相对角度增大26°6¢9²外,其余相差5¢7²略有变化外,各桩点角位移变化不明显,同时也说明90m~102.5m平台观察点相对角度位移较大与下降明显有直接关系。

在严格做好垃圾体内排水、导气工作和保证填埋工艺质量的情况下,垃圾堆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9 公众参与

本项目于200971714200972284进行了二次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接到有关投诉。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上都对建设项目了解和有所了解,对项目都持支持态度,认为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居民、经济收入有利。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工程建成后对周边居住、生活有一定影响,对该工程普遍担心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应积极做好当地群众的解释、沟通工作,加强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切实按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做好填埋场的污染防治工作。

10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0.1 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淳安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淳安县建设局已出具项目选址意见书。

根据《淳安县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6-2020,近期在淳安县改造双柏岭填埋场为标准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故本项目符合《淳安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及《淳安县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06-2020中的相关规划要求。

2)与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规划,本项目位于千岛湖城镇及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I3-20127D01),为优化准入区。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项目,故符合《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中的相关规划要求。

10.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该工程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淳安县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进程。建设项目属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中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鼓励项目。

因此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0.3 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具有适应性强,适合任何垃圾产生量的处理;适合任何无毒无害垃圾的处理,处理工艺相对简单,管理与运行较容易。

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许多环保措施,降低垃圾填埋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本工程填埋库区采用土工膜水平防渗,有效隔绝了大部分地表径流及地下水进入垃圾堆体成为垃圾渗滤液,从而从源头削减了污水产生量。渗滤液经过场内处理达标后运往城市污水处理厂,避免了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库区做好清污分流系统,库区建筑截洪沟,将雨水通过截洪沟及时引出场外;填埋作业区做好日覆盖、中间覆盖和坡面排水沟工作,及时排出作业库区的雨水,通过以上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量。

(3)采用较合理的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通过燃烧处理,降低了恶臭等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垃圾运输采用密闭车辆运输,降低垃圾沿途污染的风险。

在上述基础上,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10.4 污染物排放可达性分析

(1)废气

圾填埋场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为CH4CO2约占填埋气体的95%~99%,另外还有少量H2SNH3等有毒的恶臭物质。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8.0.1 填埋气体导排与防爆一节,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用火炬法集中燃烧处理。因而本项目对填埋气体进行集中燃烧处理,经预测可达标排放。

(2)废水

项目建成后,垃圾渗滤液和洗车废水经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填埋场采取严格防渗措施,一般情况下不污染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

(3)本项目固废采取分类管理和处置,各类生产固废均可得到妥善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填埋不外排环境。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达标排放原则。

10.5 总量控制分析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为38790.4 t/a,垃圾渗滤液和洗车废水经场内处理达标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放(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生活污水经场内化粪池预处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场外化粪池,最后纳入城西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扩建后COD纳管量3.99t/a,排入环境量为2.33 t/a

10.6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的污水经厂内处理达标后纳入至淳安县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化肥厂湖湾;本项目产生的固废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因此,本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的环境功能。

10.7 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已落实和需落实的环保措施在技术上都已基本成熟,并已在实际中运用较多,且在经济上也可被建设方接受。

10.8环境风险可接受原则

本项目为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渗滤液的泄漏排放、地下水污染、垃圾体塌方、填埋气体释放爆炸等。根据环境风险的评价结果,在项目建设中采用多种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10.9公众可接受原则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66号文和环发[2008]55号文,本项目于200971714200972284进行了两次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接到有关投诉。同时进行问卷调查,100%的被调查个人和100%团体表示支持该项目,说明公众对本项目还是理解的,认为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居民、经济收入有利。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工程建成后对周边居住、生活有一定影响,对该工程普遍担心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应积极做好与当地群众的解释、沟通工作,加强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切实按本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做好填埋场的污染防治工作。

10.10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淳安县城市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增进居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城市景观优势的发挥和景观建设的开展,有利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就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环评审批十项原则。

11 环评总结论

11.1 要求

(1)要求项目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在填埋库区设置地下水监测井;

(2)要求在项目800m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民房等敏感点。

11.2 建议

 (1)建议项目根据规范,完善对新库区的地下水导排系统。

11.3 环评总结论

淳安县千岛湖镇双柏岭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改造和扩建工程,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实需要,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需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工程在设计、营运过程中切实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和避免环境风险事故,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部门概况

环境专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