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严桃仙是一个生性好强的中年妇女,虽然年近五十,却依然是心灵手巧,关键的一点来自她的亲身历练和吃苦耐劳。严桃仙在当地妇女姐妹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因为致富路上她没有忘记拉着姐妹们一起走。
起初,来料加工对严桃仙来说,是一个门外汉。有年一批来料加工是缝娃娃衣,可是严桃仙的缝纫技术还是个零,一道难题放到了她的面前,不服输的她就不信学不会缝纫这一门很多女人都会的针线活。于是她立刻到商店购来了一部缝纫机,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昼夜不断,练习不止。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吃苦一个礼拜时间,在缝纫技术方面居然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个比较顺手的嫩师傅了。正是这种敢于吃苦的精神,让严桃仙最终练得一身好手艺,并为做一个多角色来料加工者打下了基础。
在来料加工这个庞大的队伍中,有不少都是中年以上的农村妇女,在大半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劳动模式中,已经把她们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不要说叫她们做来料加工,就是让她们伸出指头点数也很难有较快的速度了。严桃仙并不嫌弃她们,遇到她们有困难就主动上门帮教。住在汾口镇杨旗街17号院内的汪某,年龄接近五十,看到别人做来料加工,心里非常着急。当严桃仙得知此事后,主动上门手把手地教她绣花、串珠子、踩缝纫机、打麻花线等。如今她已经是一个来料加工的好手了,每年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再说舒翠村的郑某,由于身体有点残疾,外出打工不可能,在家整天发愁发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杨旗社区来料加工场地,严桃仙就耐心地给她讲解、给她打样品,通过几个来回,这位聪明的残疾人很快就掌握了串珠子技术,如今她基本能靠来料加工收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来料加工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是小打小闹,但在严桃仙看来就不一样了,2004年至今,在5年多的时间内,她利用空闲时间净赚人民币近5万元,为自己的家撑起了一片天。(通讯员 方慧)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