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镜头对准记者
  发布时间:2009-12-11 09:57:03   
我的镜头对准记者  记者在紧张地采访、拍摄,谁来记录他们的工作状况?且让我来试一试!
    我是报社的驾驶员,乘我的车的更多的是赶去一线采访的记者。遇到有紧急情况,如台风袭来,突发事件发生,我往往自告奋勇地请战出车。按理说,车到采访现场,我的职责告一段落,可以躺在车里听听音乐喝喝茶。司机只是个旁观者,最多好奇地看场景,或者替记者背背包。久而久之,我深为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自然而然地买来相机,在采访一线把镜头对准记者,记录着他们的工作场景。
    我的这一尝试始于1995年。这年7月7日,嘉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我开车和记者一起赶赴现场。此时,许多地方都被大水淹了,但为了深入现场,记者涉水而行,我迅即抓拍了这一场景。抗灾归来后,这张照片受到了许多同志好评。自此,我对这一业余爱好上了“瘾”。
    资深记者徐永辉跟踪拍摄农民叶根土一家几十年,他的“一户人家数十年”的系列照片享誉全国,多次上中央电视台节目。可徐永辉是如何进行拍摄这些珍贵照片的,却很少有照片,而我就拍了。从“旁者”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农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徐永辉敬业精神和专注的工作状况。因此,我对这些照片还感觉相当满意。
    2008年4月,我开车送浙江日报记者吴元峰、汪成明远赴山东济南采访。事由是原籍浙江仙居的张忠孝在济南战役中壮烈牺牲,埋葬在当地的神武村,村民为其守灵护墓,并想方设法找到尚在仙居的烈士亲属。浙鲁两地新闻单位纷纷前往采访。在采访现场,我也拿起了相机,但我不是拍新闻,而是拍记者――这也算是“分工不同”吧。吴元峰拿着相机在紧张地拍摄,而汪成明“躲”在一边抓紧记录现场,记者各司其责的工作状态,被我抓住了瞬间。我把这张照片取了个题目,叫《你拍你的,我记我的》。
    还有一张照片是用手机拍的,虽不清晰,却是我的“感动之作”。这是2008年的8月,天气炎热,我开车送浙江日报女记者徐园去绍兴轻纺城采访。当时她已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但依然深入车间详细了解情况。我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心想记者工作确实不容易。当时想回车上拿相机,但又怕失去时机,便用手机记录了这一感动时刻。
    当然,因为我是业余的,水平不高,照片的质量比不上专业的。但我想,所谓“专业”,专就是“专家”,业就是“业余”,两者相加才更“专业”;“专”在前,“业”在后,专家大都是从业余起步的。只要我坚持学习、实践,质量肯定会好些起来的。
    有人说,你是驾驶员,开好车就行了。这话说的对!开好车,保证记者安全,准时赶赴采访地点,这是我的第一职责。但到了以后干什么?躺在车里打瞌睡,或者听听CD闭目养神,当然也可以,但是我拿起相机,拍些“记者工作照”,业余爱好,乐在其中,何乐而不为?
    现在,我送记者去采访,总会习惯地带着相机。记者的镜头对准的是新闻,我的镜头对着记者。这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也许能为新闻史留下一些印记吧!今年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我的照片在报史图片展还占了一席之地呢。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