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我县蚕桑主产区利用废弃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开辟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途径,这在我县已然家喻户晓。那除了利用废弃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外,还有什么“废料”可以栽培黑木耳吗?临岐镇对此给出了一个更环保的答案。
临岐镇是我县山核桃盛产区,随着山核桃总产量的迅速增加,山核桃蒲壳利用成了一大难题。以往,村民们有的利用山核桃蒲壳烧灰制碳,有的把山核桃外蒲壳挑运上山做肥料,而绝大部分蒲壳都随意倾倒在溪边路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农业生产环境。如今,临岐镇在利用废弃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投入,开始尝试利用山核桃蒲壳栽培黑木耳,并取得了初步效益。
潘君明是县农业局2008年9月引进派驻在临岐镇梅口村的“松阳师傅”,有着多年种植食用菌经验的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该镇大力推广黑木耳栽培技术,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偶然的一个傍晚,潘君明与妻子在村里悠闲逛着,突然在村一座不知名的小桥下发现了经过风吹日晒后已破烂不堪的编织袋里竟然长出了“野蘑菇”。带着好奇心,他走近仔细瞧了瞧,原来编织袋里就是被村民们丢弃的山核桃蒲壳。凭着自己多年的栽培经验,潘君明心里打起了“算盘”,是否可以利用山核桃蒲壳生产黑木耳?
有了这个疑问,潘君明就与临岐镇梅口村的黑木耳栽培大户周鸿春商量,并很快开始大胆尝试。去年10月份,他们在生产基地里划出一块区域并命名为“山核桃壳配比生产黑木耳试验区”,开始尝试山核桃壳30%配比、山核桃壳40%配比以及山核桃壳40%+生石灰配比试验生产。
日前,记者来到该试验区采访时,惊喜地看到利用山核桃蒲壳配比生产的菌棒上已经长出了黝黑的黑木耳。潘君明介绍说,常规桑枝条生产黑木耳一般88%的原材料是利用桑枝条。如果进行山核桃30%配比栽种黑木耳,那么其原材料就是30%的山核桃蒲壳,58%的桑枝条,其它再加入一些麸皮、红糖、石膏、丰优素等材料混合而成。由于目前山核桃蒲壳“零成本”,因此算下来每袋菌棒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又降1毛2左右的成本。
采访中,潘君明告诉记者,从目前试验生产看,利用山核桃蒲壳配比栽培黑木耳比起常规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发菌速度更快一些,试验区也已开始采耳了,如果接下来产量好,黑木耳的销路不成问题,收益也会很可观,到时就会把这项技术向广大农户推广。(记者 范小青 文/摄)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姜智荣
乡镇概况
来料加工
更多>>企业风采
情深意切话发展,满怀信心展未来。10月17日,瑶山乡中心小学操场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2013瑶山乡山核桃产业化发展论坛在这里举办,来自淳瑶实业、林峰商贸、绿华集团等企业老总及林业技术专家齐聚一起,共同探讨交流山核桃产业发展,并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瑶山乡负责人表示,这次山核桃产业发展论坛,旨在突破山核桃产业发展瓶颈,倡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各位专家嘉宾的真知灼见将为瑶山乡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乡里也将充分放大这次论坛的影响力,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山核桃产业提档升级,努力实现“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战略拓展,为推进瑶山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