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新闻”:依托于网络技术的新兴产物
陆轶铖
“山寨”从民间的、草根的发展到被官方、权威媒体所关注,除了“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以外,“山寨新闻”这个新兴词汇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
“山寨新闻”的概念界定及其出现原因
(一)“山寨新闻”的概念
“公民新闻”又称“草根新闻”、“参与新闻”、“博客新闻”,其要素可以概括如下:不从事新闻工作、非专业的普通人,使用数码摄录与网络等家用设备,通过个人门户、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向大众传播其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的新闻事实。
而这些要素同样也是“山寨新闻“所具备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寨新闻”可以看做是对于“公民新闻”的一种中国式戏称。同时,它也融入了“山寨文化”的特质,带有模仿痕迹、充满恶搞色彩、饱含草根精神。与“公民新闻”不同的是,“山寨新闻”更注重形式而非内容,前者以第一时间发布别人所不知道、且迫切想了解的信息为第一要义,而后者通常会呈现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有片头、演播室、播音员、字幕、解说、转场、片尾等等,形式感极强,而新闻的内容则有一定程度的弱化。有些“山寨新闻”甚至还会刻意模仿一些知名新闻节目的特征,更带有一些戏谑、恶搞的成分。权且试给“山寨新闻”作一个概念界定:它是一种具备较为完整的新闻节目样式、相对弱化内容价值且包含有一定恶搞、模仿成分的公民新闻。
(二)“山寨新闻”出现的背景原因
首先,Web 2.0使拥有个人网站的成本变得极其低廉,也使内容提供从以前自上而下的形式变成现在的网状结构,体现出平等和广泛参与的性质。Web 2.0特别强调用户创造内容,网民不仅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同时也是舆论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基于Web 2.0的平台,“山寨新闻”才有了生根发芽、赖以生存的土壤。
其次,公民意见表达与信息发布的潜在意愿是“山寨新闻”出现的内在动因。人天生具有展现自我的本能和欲望,当提供了便捷随意的发布平台后,潜在的意愿就会被激发,会乐于向大众去发布和共享信息。同时,制作“山寨新闻”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自己、展现个人才华的方式,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通过发布“独家新闻”或“独到评论”可能一举成名,成为网络“明星”,这都吸引着诸多的网民参与到“山寨新闻”的制作中去。
最后,“山寨新闻”能为网站带来的点击率及利润也是支持它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的博客、播客等个人发布平台都是免费向用户开放的,网民可以无偿使用其服务器上传自己的作品,而网站则靠作品的点击率来吸引广告,赚取利润。正是因为“山寨新闻”有着广泛的受众市场,有大批的网民愿意观看这样的新闻,它才能存在下去。
“山寨新闻”的特点
(一)草根性的报道主体
随着Web2.0时代及3G时代的陆续到来,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中心点辐射整个圆周,而演变成了圆周内的每个点都可以是信息源。新闻报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业人士才能从事的工作,草根百姓同样能够自采、自编、自播,制作一档新闻节目,一种新的传播机制正在慢慢形成。
(二)自下而上的报道视角
报道视角由报道主体决定,普通百姓看到、听到的大多都是身边发生的事,从自身出发,其报道视角自然也是自下而上的,同时这也是草根性的体现。从老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才能看到老百姓的切实所需、真实所想。再者,“草根记者”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的记录、反映,也能够提高和解决社会公共领域内的问题。
(三)个性化、海量化、碎片化的报道内容
依靠网络传播的“山寨新闻”,它的传播内容不再是以“大众”的需求和品位为唯一导向,不同的“信息源”会依据个人的意愿、偏好和专长来制作节目,而接收者也完全可以有选择地收看。其传播出发点不像传统媒介是以大众为对象的公共信息的传播与生产,而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倾诉和共享的心理需要。“草根记者”个性化的视角和各不相同的视野都使新闻报道的核心原则客观性向着个人化和主观性扩散,由此带来了比主流媒体更庞杂、更海量也更难分辨良莠的信息。
(四)解构了“把关人”的角色
“山寨新闻”等公民新闻的发布者多为普通人,不属于任何单位、机构,只是根据爱好或个性需求发布自制内容,也就更不会拘泥于传统媒体的宗旨和报道方针,或是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有些节目内容甚至跨越了社会文化的一般规范和价值标准。
(五)颠覆了单向的传播模式
网络自媒体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泛交互”与“泛链接”, 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反馈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发生的限制。这就保证了“山寨新闻”所能实现的互动性,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收看、暂停、快进、回看,同时一个节目被上传至网络后,所有观看节目的受众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甚至提供比该节目内容更详尽的信息,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实时互动,随时交流,已没有所谓的“传者”、“受者”之分。
“山寨新闻”所引发的争议
“公民新闻”从诞生起,就始终充满着争议,有人为其叫好,也有人对其不屑一顾。“山寨新闻”更是因其恶搞、戏谑、模仿等等特质而引发众说纷纭的评说。
(一)叫好者的热捧
1. “山寨新闻”的出现开启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
“山寨新闻”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主流媒体对新闻报道的垄断,人们不再只是“消费”新闻,一个新的传播时代正因用户自制内容的蓬勃发展而慢慢开启。
2. “山寨新闻”的蓬勃预示了大众创作时代的来临。
Web 2.0技术的普及结束了这种新闻“精英化”的状态,通过“山寨新闻”等形式,新闻的创作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网络的低门槛、低成本激发出了大众展示自我的心态,而电子设备的普及也为大众创作提供了可能。
3. “山寨新闻”有利于民意的表达,有助于舆论的形成。
在某种意义上,“山寨新闻”可以看做是大众阶层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的一次集中爆发。一个良性的社会,民意应该要有合理的表达渠道,可疏而不可堵,而“山寨新闻”这种形式恰恰能更方便快捷地让公民实现意见表达,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也有助于舆论的形成。
4. “山寨新闻”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山寨新闻”让公民积极地参加到社会事务中,去发现问题、发表观点、互动交流,这显然有利于增强其公民意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必须仰仗于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互联网广泛的受众基础及强大的互动性,也能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地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
(二)质疑者的抨击
1. “山寨新闻”的专业性差。
“山寨新闻”大多出于普通网民之手,即便具备一定的新闻制作能力,其专业性仍无法与主流媒体的节目相提并论,且往往带有较重的模仿痕迹。同时受到拍摄设备、制作设备的限制,视频、音频的处理难免略显粗糙。
2. “山寨新闻” 形式大于内容。
正是因为“山寨新闻”中往往植入恶搞、戏谑的因素,它不可避免地给人形式大于内容,哗众取宠的感觉。太过于强调形式感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忽略了对于新闻价值的追求。有些“山寨新闻”缺乏原创性、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大部分的“新闻”视频都不是事件新闻,或者根本就不是新闻。
3. “山寨新闻”缺乏必要的审核机制。
网络的开放性给予了“山寨新闻”的制作者们极大的自由度,网民可以随意地播发他们想要播发的新闻内容,信息虽然海量但也极其庞杂,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因为,没有一个严格的组织机构,它的开放性在某些方面必然地会带来其内容的庞杂。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把关是十分必要的。”
4. “山寨新闻”存在法律、道德的隐患。
由于网络中缺乏必要的审核机制,“山寨新闻”一方面存在假新闻、假消息肆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低俗化的倾向,为夺人眼球,打法律、道德的擦边球。更有甚者,靠挖掘、揭露他人隐私,进行诽谤、敲诈,诸如此类的恶意行为值得引起重视,一旦触及法律的底线,后果不堪设想。
“山寨新闻”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发展而诞生的,目前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它存在的不足、弊端,但更应该看到它发展的前景和希望。如何避其短、扬其长,使它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起到最好的社会效应,这些都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