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县环境保护局 > 通知公告
淳安县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发布时间:2010-12-22

淳安县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工程概况

表1  工程概况

序号

指标名称

技术指标

备注

1

公路等级

一级

括号中为极限值

2

设计速度(km/h

60

 

3

停车视距(m

75

 

4

最小圆曲线半径(m

200125

 

5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

50

 

6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

1500

 

7

最小平曲线长度(m

400

 

8

最大纵坡(%

6.0

 

9

最小坡长(m

150

 

10

最小竖曲线半径(m

 

 

 

(1)凸形竖曲线

20001400

 

 

(2)凹形竖曲线

15001000

 

11

最小竖曲线长度(m

50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工程概况、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定性为一级公路,道路主线全长约3.3km,设计时速6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2.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1.25米,建设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绿化工程及公共配套设施。

  本工程起点需与现05省道九龙隧道出口相接,终点需与现05省道西阳码头原左右线分幅处相接,两处相接均采用路线平顺相接方式。

  2.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

  本工程道路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序号

工程

名称

起讫点

等级

规模(m

设计车速(km/h

路面

设计

总投资

(万元)

预期

竣工

长度

红线宽度

1

淳安县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改建工程

九龙隧道出口处~~西阳码头05省道淳安方向左右线分幅处

一级公路

3300

整体式路基宽度23.0,分离式路基宽度11.25

60

沥青混凝土

5289

20126月底

  2.项目污染源强

  (1)汽车尾气

表3  道路高峰期空气污染物源强估算(mg/m•s)

 

车流量(辆/h

(高峰期)

污染物

CO

NO2

05省道

2012

402

0.2259

0.0566

2019

583

0.1742

0.0360

  (2)噪声源强

  本次评价噪声预测采用声场仿真软件Cadna/A,由德国DataKustik公司编制。该软件主要依据ISO9613、RLS-90、Schall 03等标准,并采用专业领域内认可的方法进行修正,计算精度经德国环保局认证,在德国道路、铁路运输等部门应用得到好评;在我国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推荐。软件可以模拟三维区域的声级分布。道路交通影响的预测计算,Cadna/A采用的方法为:

  车辆产生的噪声Lm,E定义为:

  各时段各车型的车流量见表4

表4  各时段各车型的车流量

交通量(辆/h

2012

2019

昼间

夜间

高峰期

昼间

夜间

高峰期

大型车

52

25

82

75

39

120

中型车

19

15

33

27

21

49

小客车

201

46

287

291

67

414

合计

271

85

402

393

127

583

  (3)水污染源强

  道路雨水径流是道路的主要水污染源。雨水径流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车流量、大气污染、降雨强度、道路运输事故等。据资料介绍,雨水径流污染物含量随降雨时间而变化,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随降雨时间增加而增加,通常在1小时左右最大,以后随降雨时间延长而减少,项目雨水经道路雨水管网收集后分别排入周边水体。

  三、选址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

  1.环境质量现状

  ⑴地表水环境现状

  各监测点所设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水质标准,满足环境功能所对应的Ⅱ类水质要求,说明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较好,沿线水体基本未受污染,水质良好。

  ⑵环境空气现状

  2009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二级(良)的天数共348天,较上年减少了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5.3%。影响空气质量的三项指标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但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较上年均有所下降。

  监测区域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区,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根据表6-2,6-3可知,监测指标日均值未出现超标情况,指标日均监测值超标率为0, NO2,CO日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

  ⑶声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各噪声监测点现状噪声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限值。

  2.保护目标

  根据调查和了解,项目主要保护目标具体见表5~7。

表5  本工程沿线两侧规划保护目标

环境

要素

保护目标

名称及中心桩号

与道路中心线最近直线距离(m

离道路红线最近距离(m

200m范围内

建筑物与道路关系

敏感性描述

备注

保护级别

户数

人口数

环境空气及声

规划住宅(K77+437K78+012.12

13.6

8

/

/

右线东南侧,左线两侧

居住

R2,二类住宅区,间隔15m绿地

临路第一排面向道路4a类,其他2

规划住宅(K80+580K80+800

26.5

15

/

/

道路东南侧

居住

R2

  3.规划选址

  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作为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且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的改建可以保持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的完整性。因而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改建工程对文昌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城市结构布局的调整、道路路网的形成、主要交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根据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中关于道路交通的规划说明:以淳开公路淳安段(千汾线)、环光公路、光左、昌文线、05省道、淳杨线构成完整的环湖公路网,加上千威线构成县域交通骨架。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要求。

  根据《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属于文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Ⅱ3-20127C03),本项目的建设不在生态环境功能小区限制范围内。同时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符合环保准入条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四、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工程营运期对水体产生的影响主要来两方面:1)暴雨冲刷路面与桥面,形成地面径流污染水体;2)车辆发生突发性事故有毒有害化学物品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

  本项目雨水径流经道路自身雨水收集系统汇集后接入周边道路雨水管网,并由周边道路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由于本项目规模不大,雨水量不大,分散流入附近各水体后工程雨水径流不会对周围水体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发生突发性事故有毒有害化学物品进入水体对水体的侮辱

  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①污染物达标分析:

  1.汽车尾气所排污染物对地面浓度的贡献值随距离变化衰减显著。

  2.交通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CO各时段均未出现超标现象,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最大贡献值(道路中心线外10m处)分别占二级标准值0.45%和0.35%。

  3.交通高峰期汽车尾气污染物贡献值浓度分布NO2各时段均未出现超标现象,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的最大贡献值(道路中心线外10m处)分别占二级标准值4.75%和3.0%。

  由此可见,本项目建成通车后CO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小,而NO2对周围空气环境有一定影响,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道路红线范围内,交通流量越大,影响越大。

  ②敏感点影响分析

  污染物CO影响分析:由表6-10可知,本项目改建完成通车后,在各个时段对规划中居住区影响最大其占标率分别为:0.85%、0.65%,可见本项目建成运行后污染物CO对沿线两侧的影响不大;

  污染物NO2影响分析:由表6-10可知,本项目改建完成通车后,在各个时段对规划中居住区影响最大其占标率分别为为:8.8%,5.6%,可见本项目建成运行后污染物NO2对沿线两侧的影响不大。

  总论:由此可见,本项目建成运行后汽车尾气中排放的CO和NO2对沿线空气环境的贡献值不大,经预测最大值,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经以上预测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1)由表7-6可知,近期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两侧空旷地带距道路红线外35m处昼、夜间噪声贡献值能达到4a类标准;中期近期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两侧空旷地带距道路红线外35m内昼、夜间噪声贡献值都不能达到4a类标准近期道路两侧空旷地带距道路红线100m外昼、夜间噪声贡献值能符合2类标准,中期道路两侧空旷地带距道路红线130m外昼、夜间噪声贡献值能符合2类标准;

  (2)由表7-7可知,05省道对规划二类居住区(K77+437~K78+012.12)近期的噪声影响在离道路红线35m处能达到4a类标准,在离道路红线100m处能达到2类标准;05省道对规划二类居住区(K77+437~K78+012.12)中期的噪声影响在离道路红线35m处能达到4a类标准,在离道路红线100m处能达到2类标准。05省道对规划二类居住区(K80+580~K80+800)近期的噪声影响在离道路红线35m处能达到4a类标准,在离道路红线100m处能达到2类标准;05省道对规划二类居住区(K80+580~K80+800)中期的噪声影响在离道路红线35m内都不能达到4a类标准,在离道路红线130m处能达到2类标准。

  五、对策措施

  污染防治对策详见表6、表7。

表6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

1.尽量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并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

2.夜间施工必须取得淳安县环保局的批准。

3.对开挖路基路段,两侧应设置彩钢板作为防护装置。

大气污染防治

1.对于扬尘较大的路面和建筑场地做到勤洒水,尤其是久旱无雨的季节,洒水频率保证4-5/天,特别是上、下班高峰前应进行洒水。工地应实施半封闭施工。

2.运输土方车辆要用封闭式车辆,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量。

3.工程施工时不得自行设置沥青拌合站,路面沥青拌合材料由外购成品提供,由专车运输至筑路现场,摊铺时应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

水环境污染

防治

1.施工期设置临时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由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确保附近河网的水质不恶化。

2.道路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较多,应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

3.道路两侧绿地工程需涉及灌排水、施肥施药等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施肥施药过程不会引起废水的排放,灌水则应根据绿地植物需要,定量定时浇灌,以免浇灌过量引起的排水现象。

4.桥施工采用围堰施工工艺。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工程拆迁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利用的则应充分利用,以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可运至指定地点或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

2.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需纳入淳安县文昌镇环卫部门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

生态保护

1.施工期临时堆土场选址应远离敏感建筑及河道,施工时对堆土场采取临时拦挡措施和覆盖,在堆土场的四周设置临时挡土墙,在上部采用沙网覆盖,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应作复耕或绿化处理。

2.绿化植被尽量选用当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侵蚀风险。

表7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

1.加强绿化,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规划防护绿地与本项目同步建设。

2.建议交通管理部门采用交通管理手段,在敏感点采取限鸣、限速等措施;

3.建议路政部门加强对道路的经常性维护,提高路面平整度。

水体污染防治

1.在敏感路段设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对于春运及梅雨季节等交通事故多发期,尤其要加强监控。

2.为了保护沿线水体的水质尽可能少受道路雨水径流和其它污染物的影响,要求设计阶段考虑道路自身的综合排水系统,在道路临湖一侧和桥两侧设置集水沟。

3.一旦事故发生,应及时迅速报警,及时通知有关路政、消防、环保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六、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

  1.调查范围及对象

  本项目主要调查对象为道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采用发放调查表、随机调查形式调查公众对本次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2.公众意见综述

  公众调查表明,100%表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从反馈意见分析,公众比较关心项目的环保问题,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二次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本项目环保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公开、透明、有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七、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鼓励类建设项目。根据《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本工程属于鼓励发展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作为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且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的改建可以保持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的完整性。因而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改建工程对文昌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城市结构布局的调整、道路路网的形成、主要交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根据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中关于道路交通的规划说明:以淳开公路淳安段(千汾线)、环光公路、光左、昌文线、05省道、淳杨线构成完整的环湖公路网,加上千威线构成县域交通骨架。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淳安县县域总体规划要求。

  根据《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属于文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Ⅱ3-20127C03),本项目的建设不在生态环境功能小区限制范围内。同时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符合环保准入条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淳安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3.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符合性分析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落实环评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及环保、生态、水保设施正常运行管理,务必确保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4.公众参与完整及有效性分析

  公众调查表明,100%表示支持本项目的建设,从反馈意见分析,公众比较关心项目的环保问题,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二次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本项目环保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公开、透明、有效,符合《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和《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号)相关规定。

  5.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符合性分析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目前该项目拟建区域水环境、空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尚好。该项目实施后各污染物经治理达标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当地环境质量仍能维持现状,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境功能要求。

  6.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交通道路建设项目,产生污染物较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降低环境影响;且本工程建设中采用各种节能、低噪等先进设备和工艺,故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7.污染物达标排放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在建设期,由于本项目建设期较短,建设期环境影响短暂,只要建设单位按照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组织施工,考虑到周边用地性质和环境现状,则本项目“三废”排放能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8.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要求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做到妥善收集和处理,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临时性污染物的转移,不作为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的营运基本上不产生纳入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9.风险事故的可防范性分析

  只要该项目营运部门做好本路段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事故应急计划,加强交通运输车辆的管制,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规定,则本项目建成通车后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较低,不会对会沿线环境产生较大危害。

  10.对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将加快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升文昌镇的招商引资环境,发展文昌镇的经济,乃至整个淳安县的经济发展,都大为有利。随着两侧地块的开发,土地性质将按照规划重新进行有序、有理的布置,加大了土地的利用率,结合适当的土地开发强度,将合理的利用每一块土地,对当地人多地少的现状,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现状。项目的建设将拉动两侧地块的开发建设,从而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

  八、环评总结论

  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作为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中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且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的改建可以保持淳安县文昌生态工业园区的完整性。因而05省道淳安段九龙至西阳改建工程对文昌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结构布局的调整、道路路网的形成、主要交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但工程的实施对道路沿线的社会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表水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规,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各项污染防治对策及保护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使本项目的实施更多的造福于民,实现本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上述基础上,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是可行的。

部门概况

环境专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