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11期(总第35期)
一、值得肯定之处
(一)对“两会”报道有广度、有深度、有密度。在召开“两会”之前,传媒中心就提前介入,报道“两会”的相关信息;“两会”中,又用多视角、多篇幅、多版面对“两会”的议程、内容、代表委员心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今年和以前不同的是,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记者采访十分主动、全面,写的较细致,不像以往复制、摘要,重复一个内容。1月6日,全方位选编了县政协四次会提案,十分有质量,也很贴近民生。随后,连续几次把代表、委员谈发展经服务经济“抢抓机遇,加快城乡统发展、加快发展中实现科学发展”等心声报道出,也同时选择性的报道我县一般群众在网络上发表的心声。这样上下沟通,使“两会”让全县民众全方位了解;“两会”后,对贯彻“两会”精神又进行了跟踪报道,报道铺天盖地,营造了浓浓的“两会”氛围,如同把广大读者带入“两会”之中,当一回代表委员之感。
(二)关注民生报道如火如荼。一月份我县接连遭受几场大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又遇年关将近,传媒中心的领导、编辑和记者针对这一情况,把关注民生的报道搞得如火如荼。如每次下大雪都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奋力扫雪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广大读者在大雪面前看到了淳安人的风貌和精神,树立了人定胜天的信心;进入20号以后,又频繁报道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关注民生工程,慰问贫困群众,以及各乡镇部门开展送温暖的活动报道,使全县的广大群众在三九严寒都感受到春意融融,大有祥和之感。
(三)城乡统筹报道热火朝天。城乡统筹发展是今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头戏,城乡统筹发展的路怎么走?不少领导和干部都在探索。《今日千岛湖》领导开拓创新,不但大篇幅报道了县主要领导对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举措,而且还开辟了“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他山之石)新栏目,报道了成都、重庆、嘉兴、临安等市县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做法等,成了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宣传队、播种机和指路明灯。
(四)评论员文章可圈可点。一月份的评论员文章不但写得多,而且水平很高,每次读这些评论员文章,就像喝了一杯高档浓茶,回味无穷。
(五)现场新闻真实鲜活。一月份刊登的现场新闻栏目中,有些文章能使读者有亲临其地,亲临其声之感,读起来比较轻松鲜活。
(六)重点报道栏目新颖、两点多。本月作为“十一五”的成就栏目――《回顾・展望:我们的喜悦与期待》,从策划到问题的创新都比较夺人眼球,尤其是记者采取记事形式,从具体人的点滴变化透视大变化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很是吸引读者,可以说是本月宣传的最大亮点。另外,《我家这5年》栏目,也同样行文朴实,见人见事,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七)图片质量大有提升。本月的抗雪救灾、春运、年货市场等多幅图片现场冲击力都比较强,清晰度也有所提高。
二、需要改正提高之处
(一)个别标题稍欠推敲。如1月6日三版头条《诤言良策促发展,心系群众重民生》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从逻辑上看应作调整,因为前者是实、是行动,后者是虚、是心情,一般情况下应该先虚后实、先心情后行动这样的逻辑排列方式比较好,所以还是改成《心系群众重民生,诤言良策促发展》更好些。又如1月14日、15日头版报眼位置的文章都是报道全县性的某项重要数据的新闻,个人觉得象这类新闻还是在标题前头加置“全县”或“我县”二字这样的主语词汇为好。再如1月25日第十版右下方的肩题与主标题的后半截竟然一模一样,都是“查获野猪夹千余只”,如此,设置这个肩标题就未免显得太多余了。
(二)个别报道使用图片时欠思量。如1月26日第六版上下两张图片似乎是用来反映下山移民的前后新旧对比的,然而反映移民前的旧貌用了张特大的照片,而反映移民后的新貌却用了小得多的图片。况且标题是《下山之后天地宽》,为了让图片更切合标题中“天地宽”的意思,似乎也应选用一张视野开阔,既反映移民下山后生活变化,也反映移民下山后生产变化的图片,那才带劲哩。
(三)个别地方用词不是很准确贴切。如1月29日头版报眼位置的《正月初一客运班车正常开通》中的“正常”二字就用得不是很妥。因为“正常”是相对于不正常而言的。倘若某一段时间因故通车不正常,通过除险抢修之类的努力后得以重新开通了,那么用“正常开通”是很妥贴。而文中说的是正月初一客运职工放弃休息使班车仍旧开通,如此,则“正常开通”就不如“照常开通”更准确贴切了。
(四)某些概括性词汇的使用没有顾及读者理解上的方便,应该在文中加以阐述或换个说法。如1月28日第三版右侧《为“三老一特”送上新年祝福》,其中的“三老一特”,读者并非人人明白,若干年后的后人翻阅旧报查看资料就更不明白了。又如1月27日第二版右上方标题中的“铺网”二字也让人想半天才想进去,不如加两个字写成“商铺网点”更一目了然些。
(五)个别报道全文从头到尾都未提及事件发生在何省何市何县何镇,但却提及在何路,难免让读者看后一头雾水。如1月13日头版下方《大妈厕所内晕2天才被发现,空巢老人问题受关注》,文章一开头就提及主人公家住文化路,就是不提及所在省市县,且文章结束了也不告诉读者此事发生在何处,直到看了记者的“调查后记”才知道原来这事发生在烟台。
(六)一般会议过多,各单位的工作总结和新年打算占据较多。而这些报道缺少新闻性。像是复制工作总结范本,丝毫没有引起读者兴趣的地方。1月15日第二版“建设局以三提升加强窗口建设”一文中,上节说,这是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队伍,是一支敢于克难攻尖,敢于开拓创新的队伍,后一节全是对上一节的说明,最后一节,说下一步打算,细细一看并无新鲜,只是把说过的再重复一次。这也算是新闻?
(七)个别报道太长太滥。如对“两会”的报道,开幕式和闭幕式报道中,把坐在主席台的所有人员都一一亮相,实在没有必要,全国和省市两会都没有这个报道法,让读者感到厌烦。
(八)现场新闻稿件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现场新闻栏目是一个新栏目,设的很好,但写作水平上还有待提高,总体看,现场新闻还缺少现场感,没有真正体现身临此地、身临此声、身临此人的现场感受。有的稿件有此时而无此境,有此地而无此声,有的跨度时间太长,有的地点太多,有的竟然没有具体时间点。而且现场新闻不一定都放在一版,二版也可以,应视内容而定为好。
(九)有的稿件文不对题。如1月29日二版《交通局节前再次给力》,全文讲的是几年来交通局给这村做了多少好事,直到全文结束才提到几句下乡看望这村子,可也没说交通局给了村什么力。
(十)编者缺少地理常识。1月29日第六版“理论与学习”中,第一节说,汾口镇北邻安徽歙县,汾口镇北邻的是安徽休宁县。
(十一)摄影作品没有作品标题。如1月29日第四版上,三幅摄影作品无作品标题,用的作者名全是网名,只是最后来了一个叫千岛湖雪景,难不成是三幅摄影作品合一个名,但那幅鸟图上并没雪景。摄影作品无标题也只是完成了一半,称不上作品,经查找本报全月的网络版摄影图片全没有作品标题。
(十二)年底各企业开足马力上生产的一线稿件分量还有一些不足。
(十三)春节期间报道的角度还比较单一,大多是我县如何应对为多,外来人员回乡的感受与路途的感受较少。
(十四)有的稿件中观点值得商榷。1月29日《淳安地方传统文化待弘扬》一文,认为其观点值得商榷。第一节和第二节记者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但第三节就有些偏差了。记者说:“我们认为以现代生活为背景,把睦剧唱腔与流行歌曲相融合,在现代舞蹈中吸取睦剧的表演等,这一切关键在于找到传统与流行,过去与现代的契合点。”从句子上来说没错,但细细分析,这办法无法行通。也许记者外地人,并不了解这些东西。
睦剧有曾盛行过,只是在七届三中全会后,十几年来,淳安人只是看到作个样板戏,解除禁区后,那时什么戏都有人看。八十年代初,淳安无论是乡下还是县城就很少有观众,在本县下乡演出,观众不过百,最少时只卖七张。票卖不是观众不喜欢戏,像越剧那时观众还是很多的。问题不是出在观众,主要问题是:首先睦剧本身不是淳安土地上出生的,睦剧的唱曲没有一支曲是睦剧本身的,全是外拿的。其次,道白是戏的骨头,睦剧的道白,其语言既不是淳安话也不是汾口话,更不是遂安话。没有根的道白,这戏怎么发展?况且淳安人没人会说睦剧之语。总不能创作新的道白吧!再次,剧本是戏曲之本之灵魂。七十年前,睦剧并无一本是自己创作的剧本。这三大原因使现有睦剧无法生存。
记者写道,“怎么样把唱腔与流行歌曲相融合,在现代舞蹈中吸取睦剧的表演?在从中找到契机。”这话也许是听非专业人士说的,确实有点外行。京剧是国家化了大力气的,也作了唱腔与流行歌曲相融合实验,2005年,国家用的全国大师级的演员,舞美、作曲家,一年用了几亿元的人民币,改革尝新搞了几个戏,但是没一个被社会认可,连他们这些演员也不认可。后来还是靠过去套路名戏,国家京剧团才勉强活下来。戏剧都有自己的做打念唱,才成自己独行舞台江湖。睦剧是全国唯一的幸存剧种,十分适合演唱农家小戏,如在这方面发展本人十分赞同,但要是配现代舞和流行歌,睦剧行吗?淳安行吗?
另记者写道,“并开办了睦剧业余艺术学校”,那只是一块牌,有人吗?记者想法是好的,我相信记者一定做过这方面的采访,但要用自己的思想做好分忻,多了解点文化根源,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睦剧,跳竹马只是淳安文化一点小东西,不是全部。
三、本月好作品
好文章:
1月11日二版《千米高山喜见鱼丁兴旺》 作者 王筱倩
好标题:
1月29日一版《幸福在心田流淌》 作者 吴敏
好图片:
1月21日一版《温情执勤》 作者 程贤高
好版面:
1月26日第十版 编辑 叶青 照排 钟明君
好话题:
《新安大街汽车乱调头现象又抬头》 作者 方耀(来无影去无踪)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