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报道。面对一项重大主题报道任务,媒体报什么,怎么报,既是新闻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检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主流媒体在加强和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版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有益的经验。但不可否认,有的重大主题报道依然模式化、程式化现象严重,还是一幅陈旧、沉闷的“老面孔”,虽然规模声势颇大,却未能出新出彩,读者不爱看,报道效果打“折扣”。究其因,除了对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身能力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在新闻观念、组织策划和采写上,也存在一些误区。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视重大主题报道为“规定动作”,被动交差了事
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我们常习惯性地将报道分为两类:一是规定动作;二是自选动作。在潜意识里,一些采编人员对这两类报道的新闻价值预期不一样,认为属于规定动作的报道,宣传味浓,新闻性不强,做起来事倍功半,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将重大主题报道等同于“命题作文”,媒体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只求“领导满意”即可,至于报道的实际效果如何、广大受众喜不喜欢,反而变得无关紧要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普遍存在于采编人员中。
而在编辑组版环节,一般都会腾出重要时段和版面进行呈现,但因对重大主题报道质量把关不严,以为只要给了头条或显著位置、大块头版面,报道一篇篇出去,持续较长时间,造足了声势,就算完成任务。这种掺杂了惰性思维的一成不变的观念,束缚了报道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结果重大主题报道做得味同嚼蜡,严重影响了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领导的新闻传播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有些媒体被动应付的做法不以为然,也希望媒体有所创新,希望重大主题报道能以新闻的方式来表现,并且期待报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实际的推动作用。
新闻工作是一种特别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实际上,重大主题报道是一座“新闻富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重大主题报道一般是在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或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的,而党和政府的工作,没有一样不跟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或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从当前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新农村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有这些,都与人民群众长远生活质量、未来发展前景有关。这就为我们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逻辑基点――那就是在党和政府想做的、群众需要做的、媒体应该做的这三者交叉点上做文章。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自内心地将“规定动作”转化为“自选动作”,积极主动地按新闻规律办事,善于在“重大主题”的领域里发现、挖掘、处理富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素材,从而把重大主题报道当作媒体提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组织策划上的误区:满足于“图解式”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主动研究、周密策划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然面,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一些媒体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或受人力资源短缺的限制,不肯或难以在新闻策划上下大力气,甚至根本没有新闻策划,仅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主题先行”。譬如有的在报道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安排五篇综述;在报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一上来就大呼隆地推出工业、农业、商贸领域如何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长篇通讯。这些报道,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给读者的感觉是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都已经大功告成了。这种以“成就报道”来代替“建设性”报道的做法,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了。
――视角单一。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容易落入“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俗套。这是在报道过程中没有 “吃透两头”,即中央、地方党委精神和当地实际情况的表现。有的报道当地“十一五”成就、“十二五规划”,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几个方面,列出一批题目,机械地将规划内容复述一遍,再配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或访谈。这种俯视式、灌输式的报道,流于机械图解,违背新闻规律,哪怕篇幅再大、版面位置再突出,也不会吸引读者。我们说,重大主题报道策划的着眼点、着重点,完全可以做到围绕中心,宽领域、多视角、立体化地展开。不能只眼睛向上,也要转过身来眼睛向下,关注群众,找准党和政府工作与群众利益需求的“结合点”,从群众的情绪和需要来审视各项工作,以群众的视角来报道党委中心工作,彰显重大主题。像钱江晚报《先进性教育的民间期待》系列报道,就将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民间的视角切入,把先进性教育中党所追求的目标和群众的期待紧密结合起来,既不失思想性,又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取得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全新突破。
――缺乏互动。在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组织策划新闻报道,在确定报道重心时,越来越强调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移。由于党报所承担的时政报道、政策宣传等任务比较繁重,在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上,不少还停留在“传者本位”上;如何通过与网络等新媒体联动,有效设计载体,搭建平台,及时广泛吸引读者点题、撰文或从读者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多方满足读者需求,以提升报道的实际效果,做得还远远不够。重大主题报道要走进普通人,体现人文关怀,就得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实行开门办报,使报纸报道与网络舆情产生良性互动,使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渗透到互联网中,也使网民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意见、想法和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在报纸上呈现出来,从而体现党报的亲和力和贴近性。在具体策划中,一方面应“小化”操作重大主题报道,将每一个重大主题有机切分为若干小主题,一个一个来解析,还原新闻的生活性,以贴近受众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在与受众、网民互动中,对“异质思维”要有包容性,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多反映普通人的心声。这不失为重大主题报道多样化、立体化的有效途径。
采访写作上的误区:重综合少具体,缺乏精品意识
一般来说,重大主题报道,因为其重其大,不像一事一报的新闻容易采写;有的媒体在新闻考评体系、激励机制上,没有将重大主题报道摆到应有的位置,予以足够的重视。重大主题报道即使做得不错,也很难在优秀稿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记者觉得做重大主题报道,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而不愿深入基层、现场和群众,进行多点采访,不善于把重大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新闻事实,不会用新闻语言转化文件语言,用事实细节展示思想导向,结果是,即使选题再好,也出不了精品力作,等于“白玉卖了白菜价”。
笔者浏览一些党报版面,发现不少重大主题报道,通篇充斥着内容空洞、行文枯燥的回顾、总结等综合材料,有的简直就是大段大段地照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总结,观点、概念、数字、结论堆砌,没有新闻由头,没有具体时间、地点,更不见人见事。我们说,新闻需要事实,仅有观点、概念不是新闻。事实是有过程的,在过程的展示中才能有新闻。重大主题报道离不开概括,但也应该是“具体的概括”,需要用新闻语言表达,而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公文话语复述。
有的重大主题报道,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面面俱到,从标题到文本,大得让人摸不着边际。有些报道的叙事方式,“大话连篇”,多是一些大而空的溢美之词,像“成效卓著”、“突飞猛进”、“成就辉煌”、“日新月异”等,读来令人生厌。记者光跑“大楼”(政府部门),而未深入“大众”(基层),找不到新鲜材料,没有群众语言,写出的报道只能是敷衍之作,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其实,重大主题报道的写作,需要的是“小叙事”,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把普通人、平凡事,尽量本色化表现,让叙事方式返朴归真,避免过多修饰,以辞害意。越是主题重大,越要“放下架子”,采用人性化、故事化、生活化的写作手法,让读者感受真实和朴实的力量。
还有一些重大主题报道,看得出记者也到基层采访了,但总觉得报道开掘不深,流于表面,难以令人信服。究其因是,记者事先在家里想好了观点,然后下乡去抓几个例子往里一填,来个“观点加例子”。这种先入为主、生硬拼凑的做法,很容易导致报道以偏概全,引向“假、大、空”的歪路。我们常说,新闻报道的是事实,但影响人的是思想观点。但思想观点是隐含在新闻事实中的,这种影响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式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重大主题报道体现的思想,只能是从实际中概括、升华出来的思想,正像我们党的政策是来自实际而又指导实际一样。新闻报道事实,是发掘例子本身蕴含的思想,并含而不露地体现,而不是直接解释、证明已有的观点。穆青说:“事实一旦被当做例子,便直接违反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记者要出色完成重大主题报道采写任务,前提是深入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重大主题报道要少走弯路,避免平庸,出新出彩,必须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付诸采编实践。不折不扣按新闻规律办事,勤于思考、深入采访、精心写作,把报道题材中蕴含的新闻挖掘出来,做到领导满意、受众悦读、业内公认,才是新闻媒体的真功夫。这些年来,浙江日报《我的企业我的家――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系列报道》、嘉兴日报《十七大精神点对点系列报道》、金华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影像・寻访》、温州日报《温州十问》等一批优秀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之道,都证明了这一点。(作者:黄保才 台州日报社副总编、高级记者)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