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网络媒体如何做好新闻求证?
  发布时间:2011-08-24 15:56:43   
五问:网络媒体如何做好新闻求证?

  网络谣言如同黑色飓风,所到之处无不释放着大大小小的破坏力。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提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让网络谣言一同驶上了快车道。因此,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特别是主流网络媒体肩负着艰巨的使命,需要做好新闻求证,在向社会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同时,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主流网络媒体辟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流网络媒体在辟谣时,很多时候做的就是“澄清性新闻”。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认为,“澄清性新闻”有三个要素:一是权威;二是超脱;三是可信。

  “澄清性新闻”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放在“澄清”上,如果所澄清之事事关大局,需要引申和阐发,可同时配发评论,最好不要在“澄清性新闻”中夹杂太多的议论。

  目前该类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有:

  1.权威部门不权威,权威声音不权威。特别是一些矿难、火灾等突发性事件报道,权威信息源不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威部门在没有掌握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迫于压力仓促发言,导致发布的信息不权威,有漏洞。或者涉及到自身利益,权威部门在发言时故意隐瞒事实、避重就轻,致使信息虚假或不全面、不客观。

  2.本意辟谣却成失实报道。有时记者调查不深入,在采访中只掌握了一些表面事实、片断事实而忽略了深层次的真相与整体事实。另外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记者的倾向性过于明显,容易以感情代替理性,报道片面,造成本意辟谣却成失实。

  3.越辟谣效果越差。有时候,信息就像股票一样“买涨不买跌”,网络谣言已经在受众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媒体的舆论引导一定要迅速及时,在谣言初起时,就要组织有针对性的报道,报道数量要适度,以高质量的报道反击谣言。如果数量过多,重点分散,有时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主流网络媒体发出权威声音的五种途径

  1.开门见山式:找寻当事人澄清、辟谣。

  面对以人物为中心的舆论事件,主流网络媒体应尽快找到舆论事件的当事人,运用即时平台第一时间证伪,有力地粉碎假消息,引导公众舆论。

  2009年7月20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宣判,被告人胡斌被判有期徒刑3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法庭上受审的胡斌是替身”的说法,一夜之间从各大网络论坛冒出。有网友认为,庭审时的胡斌比案发前明显胖了很多,而且戴着眼镜看上去像一个中学生,与媒体之前发布的胡斌在事故现场的照片完全判若两人。

  此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5・7”交通肇事案二次舆论爆发。

  7月31日,新华社记者前往监狱对事件当事人胡斌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8月1日一早,新华网在显著位置刊发了《新华社记者对话“杭州5.7飙车案”罪犯胡斌》一文,其中有胡斌接受采访时说的原话:“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我真的想找替身,当时出事我就会逃逸。既然在那边等候交警处理,我就不会去找替身。”

  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网站,通过胡斌的正面回应,将子虚乌有的“替身说”打回原形,有力地平息了沸沸扬扬的网络谣言。

  2.权威发布式:用权威部门的声音挤压谣言空间。

  主流网络媒体,求证事件中的权威部门,用权威声音挤压谣言空间,有效地引导舆论。

  2010年7月14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浙江淳安尾矿库所在地三联村山洪爆发,该库的排水暗道受损,矿渣进入千岛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因为千岛湖是农夫山泉取水之地,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发言,甚至有网友提出要停止购买农夫山泉。

  7月15日,浙江在线记者向淳安县人民政府核实,发布了官方的权威消息:被冲矿渣预计6000立方米左右,被冲到尾矿库至下游15公里的钱家桥村一带的溪流中,矿渣没有冲到千岛湖,对千岛湖水质没有造成直接影响。16日至17日,浙江在线又连续发布了《淳安回应尾矿事件:矿渣未冲入千岛湖 对水质无直接影响》和《淳安官方通报:尾矿库泄露得到控制 千岛湖水质未受影响》两篇来自官方的权威报道,告知网友千岛湖水质未受影响。

  面对网上流传的谣言和逐步抬头的恐慌势头,浙江在线迅速作出反应,三天连发三文,如一把利剑,彻底斩断网络谣言蔓延之势。

  3.调查取证式:记者实地采访求证进行回应。

  主流网络媒体,在无法从事件当事人得到更多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事件所涉及的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多方求证,将真相客观地公之于众,刷新舆论氛围。

  2011年4月22日,央视某著名主持人在其实名认证的搜狐微博上称:《百家讲坛》的纪连海先生在杭州出差住在五星级酒店里,被服务员凭相貌认成通缉犯报警。杭州警方将其带回派出所,而负责羁押的警务人员看过《百家讲坛》,认出了纪先生,这才被放回酒店。睡到后半夜,气愤的纪先生想到了要告警察。

  不到24小时,该微博的转发量已经有1350条。不少不明事件真相的网友对杭州警方进行了抨击,认为这是侵犯了人权,要求杭州警方道歉。

  看到这个消息后,浙江在线并没有轻率处理,立即派记者前往纪连海正在参加活动的地点进行采访。纪连海面对记者提问时承认发生了此事,但没有透露详细情况。

  浙江在线记者随后开展调查,先是赶往纪连海入住酒店,向酒店工作人员询问相关情况,随后赶往派出所进行核实。原来是因为活动接待方工作人员使用通缉犯身份证登记房间造成的乌龙事件。

  当天,浙江在线即时刊发了权威报道,对该事件进行了正面回应。报道迅速被新华网、新浪、搜狐、腾讯等上百家网站转载,并刊载在显著位置,有力地回应了网络上的谣言,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网友互动式:谣言传播过程中网友自动筛选、过滤。

  主流网络媒体注意抓住网络开放平台的自净特点――网络的越来越强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网民对真实性的互相监督,及时进行辟谣。

  2010年11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在新浪官方微博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宣布一则足以让全人类震惊的消息。一时之间,在微博上该条信息被转发了4.6万多次,评论达1万多条。无需奔走相告,已经众人皆知,“行星将撞地球”等各种危言四起。

  央视体育评论员于嘉也转发此微博并表达了惊叹,但他在15日将其删除,并再次转发《中国新闻周刊》原微博,配上自己的评论:“之所以删了上一条,就是因为原文里并没有‘震惊全人类’字样,发现距离很近的外星生物确实充满很多未知,但震惊全人类还不至于,严肃批评@中国新闻周刊,代表我自己。”

  网络谣言发于斯,也能渐息于斯。和于嘉一样,许多科普组织和网友都称看了官网的原文,《中国新闻周刊》所说的“震惊全人类”的表述实属夸大。

  新快网于2010年11月16日凌晨发布相关文章,引用了大量网友的微博内容,直接对“震惊全人类”表示质疑。文章还引用已经认证的“科学探索”的微博进行辟谣:黑洞的确是一种令人觉得神秘的天体,但就目前的信息,这个发现似乎不足以震惊全球,对专业领域的科学家而言或许是个意外发现。某些媒体的用词过于夸大了。从美宇航局官网的原话来看,只是在原文提及在宇宙空间内发现“exceptional object” (异常物体),并没谈及这一发现的“震撼性”和“影响力”。

  5.综合运用式:多管齐下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主流网络媒体在面对虚假信息时,可以选择多种渠道寻找事实真相。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越多越广越正,对网络谣言的破除就越有力。

  2011年3月16日,浙江部分地区出现食盐供应异常波动,群众排队抢购食盐,并有蔓延趋势。食盐被买空的消息瞬间在微博、博客上传播开来,谣“盐”四起。

  浙江在线记者获得消息后,立即采访了浙江省盐务管理局,即时发布《浙江完全有能力确保食盐市场供应 价格不会上涨》一文,发出权威声音,对当前浙江食盐的供应情况和谣“盐”产生原因做了及时客观的报道。

  此外,浙江在线持续关注着另一个舆论场地――微博。在腾讯微博上,3月16日19时18分,网友“方宇琦”向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说,“蔡部长,现在全省在哄抢食盐,请省领导关注”。

  19时20分,蔡奇回复“方宇琦”:“请继伟省长关注。”很快,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在微博上说:“已部署。”“盐会有的。请参阅浙江在线。”

  21时12分,蔡奇再次发布微博:“今天收到多处消息,抢购食盐。这里告诉各位不必慌张。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浙江全省没有核幅射影响,食盐保证供应。望浙江同学转告。”

  浙江在线就此事特发文章《浙江食盐库存充足 组织部长和副省长同网友微博上议民生》。网友也马上展开讨论,相互告知。网友“赵文琪”在微博上说,“大家没必要担心,不用怕谣言,没有必要去抢购……”

  面对谣言四起的缺盐恐慌,浙江在线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即时性的优势,第一时间告知受众权威说法,及时安定民心。同时,通过网友的自动筛选来破除网络谣言,期间也离不开记者的调查采访。事实证明,多管齐下,能取得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作者:童 俊 单位: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