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角度把握的四种方法
  发布时间:2011-09-30 10:59:57   

  黄山上有一块大石头,游客们管这块大石头叫巧石。为什么叫巧石呢?原来,这块巧石会“变形”。你站在这边看,形状像一只鸡,名称叫做“金鸡叫天门”;走了一段路,换了一个角度,这块石头又变成了五个老人,叫做“五老上天都”。为什么同一块石头会变出不同的形态,这主要是一个角度问题。同一件事物,用不同角度去观察,正面、侧面、仰望、俯视,近看远看,美妙不同。苏轼有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其中两句是这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们平时的新闻采编过程中,同样存在着“黄山巧石”的现象。转换视角来剖析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可以获得完全意想不到的效果。

  拉近距离――

  让国内外大事贴近读者

  国内外大事纷繁复杂,身处国际性商贸城市的义乌读者又想尽可能多地了解天下大事。如何让一些经贸大事“落地”义乌,使得本地读者更有亲切感?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拉近国内外大事与读者的距离。青藏铁路开通的时候,我在琢磨如何去报道。我把这件事与义乌紧密联系了起来,采写了一篇《青藏铁路7月1日开通――义乌小商品进藏有了黄金路》。我采访了义乌火车站货运场站的负责人,还采访了一些物流公司、商人,文章主要从青藏铁路开通将为义乌小商品进入西藏提供便捷快速的通道这个角度写,国内大事在义乌有了落脚点,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前段时间,《美国打喷嚏 义乌市场患感冒》一稿,新闻角度也是把握得比较好。美国次贷危机好像与我们太遥远了,事实上影响就在我们身边,义乌市场对美国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小中见大――小角度折射事物本质

  有的社会现象,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可能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曾经有一个选拔摄像师的考题:要求选手用相机表现同一台演出的精彩。众多摄影师纷纷把镜头对准舞台,有的表现舞台的美仑美奂,有的表现演出的好戏连台,拍得都很不错。然而唯有一位摄像师拍摄了台下一位看得如痴如醉的老汉的特写。这张照片令人浮想联翩,老汉的表情是精彩演出的最好反映。最终考官们一致选择了这位摄影师作为优胜者。

  中国美院80周年校庆,省内外许多媒体前往采访,钱江晚报做得比较特别。这一天,中国美院的墙上挂着70幅名师人物画,钱江晚报记者从墙壁上找新闻,其新闻标题是《中国美院80校庆庆典昨举行――欢庆,在大师的目光下》。文章主要写中国美院如何继承和发扬各流派的画风,在大师的肩膀上又是如何创新提高,娓娓道来,富有新意。 摆平视线―― 在典型报道中体现平民角度

  典型报道角度要选得准、写得实、报得活,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关键是善于运用平民角度。从平民角度开掘典型报道,才能避免“榜样”和读者的疏离,才能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使其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

  最近,义乌商报开设了“解放思想、创业创新,转型升级企业在行动”栏目,组织了一批企业转型提升的典型报道,要求采编人员眼睛尽量往下看,去挖掘义乌民营企业在困境中主动提升的典型与事例,以起到示范与引导的效果。其中《逆势中悄然转型升级――上溪镇企业生存状况调查》一则报道,记者就选取了三家典型的传统性企业转型之路,从发展高科技、主动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三个角度去剖析转型之路。报道摆平了视线,让企业家感到“榜样”就在身边。 边走边看――在与读者互动中延伸角度

  要让正面报道吸引人,就必须突破单向灌输式的宣传模式,聚焦读者的关注点,用鲜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读者参与互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义乌商报的一些系列报道、互动栏目,都是要求在报道中不断延伸角度,在延伸角度中不断升华主题。比如,“你捐我赠”互动报道,还有这次汶川地震中开展的“爱心连巴蜀”活动,报社都要求编辑、记者在不同的事件发展阶段,报道有不同的看点、兴奋点。从义乌商报组织的这两次与读者的互动活动来看,其中一条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让记者在互动活动中“边走边看”,一路走过,看到各个阶段不同的风景。我们在变换角度中推进活动的深入,既讲究活动报道的延续性,又讲究新闻的多变性,让读者天天有新鲜感。

  (作者:陈晓文 单位:义乌商报)

  来源:《新闻实践》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