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修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天大的喜庆事。因为,桥、路的贯通往往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生活、生产质量的提升,这正是每个老百姓的小家所期待的“越过越舒坦”。这几天,记者在上江埠大桥南岸几个乡镇采访时,就深刻感受到“天堑变通途,日子更红火”的一幕幕。
“嘟、嘟、嘟”,一阵熟悉的三轮农用车的声音,渐渐近了。听到这声音,里商乡郎范村的一些妇女姐妹们就纷纷张望起来,并跟着这声音不约而同地集中到村办公场所前的小操场上。
“这黑鱼多少钱一斤?”
“4块,看看这鱼多好,比吃肉便宜呢!”卖鱼的商贩这么一说,引来不少当家做饭的姐妹们挑鱼。
78岁的卢玉兰老太太一边看着人们挑鱼一边说:“现在农村每家每户人口少了,这么大一块菜地种上菜,吃不完,我们几乎都是买菜吃。”老人说,以前买菜还不是很方便,卖菜卖猪肉的小车子,几天才能来一趟,有时候家里没有菜了,还要步行一个小时到路边的其他大村中去购买;自从上江埠大桥通车后,卖菜、卖猪肉、卖鱼、卖针头线脑小杂货的车多了,每天不出村都能卖到必备的一些日常用品。
“芹菜、豆腐干、肉、四季豆,这些菜都能买到,今天还有黑鱼,样式多,我看和县城差不多呢!”老人一边说,一边呵呵地笑着。
在交谈里,卖鱼的小贩虽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但言语中他对自己的生意是相当满意:“这些村子以前都不来,要过轮渡,赶时间,太不方便,现在我早上从县城过来,一上午就可以走好几个村子,而且价格还比以前实惠些,运费少了嘛。”
交通条件的改善,直接方便了生活商品的物流贸易,吃的、用的能及时满足,这提升了很多偏远小村中的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便捷的交通,也让很多村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在里商石门村村口,拎着大包小包的村民们把一辆收茶叶的车团团围住。
“这个是我的,看看多少斤?”
“十一斤,呐,这是钱,你自己点点清楚啊。”收茶叶的商贩一边忙着接过下一位农户手中的茶叶,一边嘱咐。
村党支部书记叶世广说:“交通方便,每天都有人进村里收茶叶,早上在茶园里采来青叶,中午回家炒一下,吃晚饭前就能变成现钱,流通速度快多了,采茶叶真成了‘采钞票’呢!”
半个小时中,十多位村民将自己手中的茶叶相继售出,大家点着手里红色的百元钞票,相互开着玩笑,爽朗的笑声让山村的黄昏格外温馨。(记者 邹楚环 通讯员 郑海兵)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程就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