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六七月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渐入高潮,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努力解决发展中的不和谐。如何解决能源紧张,一时成为工作重点。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电已经极其紧张,浙江、江苏等省的企业生产用电常常是“供四停三”,一周中只有4天能够保障生产用电,剩下的就靠企业用柴油发电机自己解决了。
第一跳
8月9日,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一文《电力短缺引发一些地方上马高耗能小发电》。此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即批给相关部门:“宏观调控要引向深入。此稿提出问题重要。1.地方上有无相关动作,可报;2.教科文部可就靠新技术节电降耗做一期专刊。”
第二跳
8月19日,人民日报科教周刊就开发新技术节电降耗做了一期专刊,其中登了一张照片《储存阳光》。图中一位藏族青年展示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反映了生活在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民,利用太阳能发电满足了生活用电。有的乡镇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光伏电站,新能源使青藏高原无电乡村家家用上了电。
以上一篇内参,一张照片,在我们每天接触的大量信息当中,是很平常的事,就如同林间的小鹿,在人眼前一闪而过,迅即消失。但是,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就要学会从这些大量繁杂的信息当中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如同有经验的猎人紧紧捕捉住这林间的一闪,猎到小鹿。在这期专版的大样上,我作了这样的批示: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新闻。19日出版的《科教周刊》的一张大图片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克服电荒,改善能源供应是目前宏观调控宣传的一大主题。在这之前新华社8月9日的内参说,在电荒中民用电比例很大,夏季民用电占社会总用电的40%,亟盼有哪个地方政府投资低耗能的电源生产。而图片透露,该县已建立日光电站。我报16日头条,胡锦涛同志视察四川时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们就是要在群众的实践中,仔细搜寻意义重大的新闻。这一滴水,折射出当前的中心工作,里面有政治、经济、科学。记者部可请青海站写一消息,争取头条。”
第三跳
随后,青海记者站的同志快速反应,积极与当地主管部门联系,深入一线采访,写出了在8月25日登出的头版头条:
肩题:建光伏电站送太阳能灶 调燃料结构保生态平衡
主题:青海开发太阳能造福农牧民
可以看出这个头条是经过三级跳,跳到头版上来的。先是一篇内参,后是一张图片,最后变成一个头条。新闻重在发现,发现能力决定一个新闻人的成就。不同层次,不同角色对“发现”的要求不一样。一个记者主要是在众多事件、材料中发现哪一条是新闻,如沙里淘金;一个编辑则是在众多稿件中发现哪一篇是好稿,如匠选材,可加工价值有多大;一个总编,则是要能从众多的稿件信息中发现一篇领军之稿,并逐渐把它一步步请到头条位置上来,就像刘邦拜韩信为将,虽然韩信当时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头版和头条对报纸至关重要。头版是脸,头条是眼;头版是旗舰,头条是舰旗。在所有的策划中,为头版策划一个好头条最重要,也最难,尤其是机关报的头条更难。因为它除了传递信息,还要传递工作意图,担负指导作用,是领头羊。这就不只是沙里淘金单打一地去找,也不是凿璞为玉一对一地加工,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工程。就像旧小说中写的儒将要足智多谋,因势利导,聚沙成塔,撒豆成兵,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
(作者:梁衡)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千岛湖新闻网 信息发布:方耀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