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使新闻摄影更接地气 浙江日报老一辈摄影记者徐永辉有一句口头禅:我们摄影记者都是“跑腿记者”。这句话听来没什么高度,但在当时却恰如其分,因为那个年代的摄影记者经常沉在基层采访。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记者下乡少了、“腿跑”少了,即使下乡采访,有时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新闻成了扎不下根的浮萍。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下乡走基层,到第一现场,把镜头对准群众,反映群众的疾苦、意愿和呼声,应该是一种自然行动、自觉行为。自去年成立浙报集团图片中心以来,我们对摄影记者下基层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图片中心发动记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发掘新闻、锤炼队伍,以实际行动凸现新闻摄影的群众视角。
一、下基层:摄影的要求,群众的需求
现场,是新闻摄影赖以生长的土壤。只有去现场,才能抓住并拍下隐藏在新闻事件或动态中的“决定性瞬间”。没有现场,就没有新闻摄影,这是摄影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战场。因此,我们一直要求摄影记者到现场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再现群众生活、反映群众呼声,表达媒体的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
事实证明,凡是反映基层群众实际困难和情况的,都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和关注。
2011年1月8日的今日早报摄影专版《孩子,你冷吗?》,反映了遂昌县乡村小学生冬天没有取暖设施,不少孩子还睡席子,一条薄被一半垫、一半盖,睡觉时穿着衣服和袜子等受寒情况。
报道见报当天,遂昌县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县乡镇排查,着手解决小学生过冬问题。三天之内,浙报集团图片中心收到捐款17500元,还有众多网友送来的“爱心包裹”(包括手套、棉袜、被子、衣物)近百包。1月11日,图片中心记者把各界人士捐助的钱物,送到遂昌县古楼中心小学孩子们手中。1月13日晚上,图片中心又与杭州一些知名品牌公司共同组织慈善义卖,所得善款17700元,继续帮助贫困学生。
又如,2011年8月6日浙江日报摄影专版“景象”刊登了《沉重的录取通知书》,报道开化县贫困学生汪志君收到北京交通大学录取后,因家里交不出学费,无奈地想放弃学业。报道见报后,浙江省福彩中心、杭州老干部、萧山企业家、普通市民,甚至有服刑的犯人,都纷纷来电要求捐助汪志君;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V基金也跨省伸出了援手。由于捐资数额巨大,我们在8月13日的“景象”版上,公布了另外18名困难学生名单。经过统筹,这些寒门学子全部得到结对和资助。
之后,记者的手机热线一直不断,我们又为兰溪、萧山的4名贫困生牵线,让他们得到了结对资助。据统计,一篇《沉重的录取通知书》摄影报道,帮助23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二、中心整合:让更多记者赶赴基层
集团图片中心成立后,原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的摄影记者都合并到了一起,接受统一调配。我们利用整合带来的效率的提高、人力的节省,让更多的摄影记者得以下基层,既发掘了基层新闻,又锻炼了记者队伍。
――平常时,让记者下基层常态化。
浙报集团有规定:采编人员要用1/3以上时间下基层。我们图片中心许多摄影记者,每个月下基层时间超过一半,有好几名记者的下基层采访天数经常超过20天。
为了细化和固化上下互动联络,我们为摄影记者划分了相对固定的联系片区,每位记者与自己联系地区的签约摄影师等人群保持经常性沟通,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这种类似于“网格化管理”的模式,让记者与基层之间的联系,变成了千丝万缕。
――非常时,让记者赴现场集约化。
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报道中,摄影记者的机动能力和协同水平,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一直以来,面对事故、灾害等危难采访任务,浙报集团的摄影记者始终是争着冲向第一线的。在组建图片中心后,摄影记者的采访力量得到了整合强化,我们成立了“机动工作室”,专门应对突发事件采访,这使我们可以迅速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现场。尤其是在多点现场的新闻报道中,图片中心的多点布兵、协同作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今年6月的抗洪报道中,我们图片中心分别向受灾最重的诸暨、兰溪、建德、桐庐、富阳、嘉兴等地派出了6名记者,有的记者在最严重的受灾点一蹲守就是一星期。这六路记者每天从各灾点和抗洪点发回现场报道,满足了集团三报对抗灾报道的图片要求。再比如在超强台风“梅花”来袭时,我们图片中心向舟山、宁波、台州、嘉兴、温州五个台风可能登陆的地方都派出了记者,确保不会“漏风”,并发回了不同点的现场图片。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让集团的报纸,成为可选台风照片最多的报纸。
三、“走转改”:让下基层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浙报集团全面铺开后,集团图片中心立即动员全体记者投身到活动中来,使下基层成为每一个摄影记者的自觉行为。
――建立制度,让记者自觉下基层。
集团图片中心对记者下基层的频率作出规定,在常态下,要求记者部每天下基层的人数占记者总人数比例的1/3―1/2,图片中心保证每天都有多名记者从基层发稿。并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考核,设立“走基层专项奖”,对下基层天数多、发稿多的记者给予奖励。
图片中心组织记者积极参与浙江日报“走基层、听民声”现场新闻大赛,每天在浙报头版刊发来自基层的新闻。中心派出记者参与“记者蹲点”活动,让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一起,分赴贫困农村、城市特困及残疾人等家庭蹲点体验、调查研究,并发回报道。
――转变观念,让群众成为报道主角。
新闻报道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句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以前的一些假大空的新闻照片,出于简单宣传的目的,把照片中的人物当作“道具”来使用,经常是要拍个什么新闻,便要“叫几个人过来”。这样的“装模作样”的照片,人物其实并非主角,而只是符号。而如今,在“走基层,听民声”的现场新闻采访中,我们的记者们发现了诸如“特级教师来家访”、“八旬老太修凉亭”、“水上人家上岸来”等百姓新闻,照片中的主角无一不是百姓自己,这样的新闻真实、清新、自然,让读者看了耳目一新。
通过这样的走基层深入采访,记者们报道了群众,真正地开始靠近群众、贴近群众,把“身入”变成了“心入”。
――开辟专栏,让基层新闻有固定平台。
从今年8月28日开始,集团图片中心在浙江日报“景象”、钱江晚报“镜像”、今日早报“早报的眼睛”三个摄影专版上,同时推出帮困新栏目《请让我来帮助你》,关注群众困难,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求助,派出记者报道,唤起社会爱心,解决实际困难。
如9月4日的钱江晚报摄影专版《请让我来帮助你》栏目稿――《列夫爸爸,你怎么忍心丢下家》,用一组照片报道了金华小男孩张列夫的故事。父亲在列夫出生后一个月不知去向,小列夫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太婆生活。3位老人身体都不好,小列夫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稿子见报后,引起众多读者和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收到了读者几十个短信和电话,要求帮助小列夫。稿件见报的当天下午,台州市民陈先生从退休工资中拿出1500元邮寄给小列夫;杭州7岁小朋友陶小庆拿出积攒多时的1000元压岁钱;5位企业家愿意承担小列夫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一时间,爱如潮水,涌向小列夫。
总之,通过一次次的下基层采访,通过一篇篇的基层报道,我们感到自己好久没有这样地靠近我们本该贴近的群众,我们感到了温暖,感到了信任,感到了自信。
我们感到,报道群众,我们的新闻照片才会有灵气;深入基层,我们的新闻摄影才能接地气。
(作者:浙报集团图片新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