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有些记者为什么喜欢“宅”?
  发布时间:2012-04-10 15:45:02   
一问:有些记者为什么喜欢“宅”?  采访作风是记者在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采访作风是否扎实,是衡量一个记者职业素质的重要指标。当前,新闻队伍作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症状之一:心浮气躁。心静者品自高,心不静则气不顺,气不顺则言不正、行不端。今天,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海量网络信息给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的新闻“原料”。而各地各单位对新闻报道的重视,往往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者召开媒体吹风会、记者见面会时,准备了不同角度的“新闻通稿”,给了新闻从业者获取“新闻”前所未有的“捷径”。也正是有了这种种的便利,逐渐“培养”了一些记者的“懒政”思维,不愿跑社会新闻、热线新闻,更不愿深入一线,反映民生疾苦,写百姓故事,而习惯于跑会议、听吹风、忙见面。即便跑会议也是会场兜一圈,拿个新闻通稿交差。有些记者从生活上的“宅”直接变成了工作上的“宅”。
  记者队伍中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坐在办公室里“造”新闻、“绘”新闻。采热线新闻的,没有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去新闻现场,而是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听报料人复述来龙去脉,尔后向相关部门、单位“核实”一番,一篇社会新闻稿就这样搞定了。这在一些外地新闻事件的“采访”中尤为明显。由于受时空影响和截稿时间的限制,一些记者在接到采访任务后,首先想到的便是上网收集相关信息,再通过事发地媒体关系要到一些“毛稿”,再打上一通电话,署上大名,就算是“独家报道”了。结果,等次日见报,往往各家媒体大同小异,甚至连人名、地名、时间等一些常识性错误也错得一样。
  当然,在互联网已进入微博时代的今天,排斥网络、不懂得利用网络,显然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在一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做记者”的时代,作为职业新闻人之所以还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在于新闻人的职业操守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记录历史、观察生活和传播新知的能力与文字表达功力,具有比普通受众更值得信赖的公信力、权威性。因此,每一个职业新闻人都应该珍惜这一时代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与崇高荣誉。
  症状之二:慵懒涣散。调查研究、揭示真相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这就意味着记者职业要比其他职业付出更多的艰辛,需要更多的坚持和耐力,甚至冒更多的风险。
  随着新闻从业人员结构的年轻化,“新闻民工”思想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我来打工,只要口粮,没有理想。”职业精神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新闻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记者不敢直面复杂的社会矛盾,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矛盾,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稿件。遇到采访阻扰和困难,不想办法克服,而是绕道走。遇到重大新闻事件,不会激动、不善思考,新闻敏感性不强。习惯于接受指令性采访任务,不愿主动出击寻找新闻线索。碎片化、快餐式的稿件充斥版面,缺乏高度、深度和厚度。大量民生新闻报道停留于“一地鸡毛”式的就事论事,懒于收集材料、整理背景和深入思考。
  出现慵懒涣散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记者职业精神的缺失。《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先生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只有热爱新闻工作你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新闻事业充满风险,但值得去为之奋斗终生。”这五点要求,为新闻人提供了五个从业的最基本标准,也为新闻事业留下了一笔取之不遏、用之不尽的财富。
  症状之三:粗糙随意。作为一篇记录历史的新闻稿件,不仅要告诉昨日之背景,记录今日之变化,更要揭示明日之意义。一则新闻稿件、一个新闻版面,都应该站在为受众负责、为时代负责、为历史负责的高度去谨慎把握,不可有丝毫懈怠和随意。
  媒体上出现的各种报道偏差或失实,都能从采编人员粗糙随意的工作作风中找到因果联系。从记者角度看,比如采访材料不足,写稿时想象来凑;关键性要素不明确,用模糊语言来代替;还原事实不客观,将记者观点强加其中。从编辑角度看,比如编审稿件不重视质疑,以合理解释取代事实核对;资源整合不到位,稿件散乱填版面;只求当个拼版工,不图整体视觉美观等等。如此不求精品、但求无过的粗糙随意心态,恰恰给新闻报道的失实、失真、失准埋下了隐患。
  出现粗糙随意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责任意识不强和驾驭新闻的能力不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道义”文章的背后,饱含了新闻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缺乏责任心的记者不可能写出有责任感的文章,缺乏责任感的编辑不可能传递负责任的声音。面对日夜兼程的知识更新和各类资讯的过剩传递,作为常干常新的新闻工作,不愿意学习和不善于学习都是一种退步,知识更新不及时必然带来能力恐慌,而能力恐慌又必然带来新闻产品质量的下降。
  常怀敬畏之心,常念责任之感,常记学习之急,作为一名职业的新闻工作者方可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真正体现新闻记者的“�望者”精神。
  症状之四:追名逐利。身处社会转型期,“谁都不满意”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新闻从业人员的心理平衡。于是不择手段追逐名利者有之,满腹牢骚工作打折扣者有之,以稿交易中饱私囊者有之,为求出名说谎造假者有之。
  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新闻工作者的名利观出现偏差。记者的职业定位决定了他的“名”在于记录历史变化、反映社会真实、揭示事实真相、推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对记者的一种认可和赞誉。其“利”自然也就体现为社会对记者所付出劳动的合理的回报和褒奖,以体现新闻从业人员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客观上说“记者只有说不出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如果记者为庸俗的名利所困,必然会在记录历史变化、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事实真相等方面出现偏差,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动说假话或主动不说真话,自然也就谈不上推动社会进步了。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明确为谁说话、怎样说话、说什么话、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不为名利所困,不为强权所动,尊重客观事实,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因点滴名利而丧失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和道德底线。
  症状之五:因循守旧。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传播速度的加快,传播内容高度同质化,受众注意力资源被不断分流稀释。一家媒体如何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分享到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同时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创新是唯一的出路。
  从内容到形式的简单模仿代替创新思维是困扰目前新闻界的一个突出问题。比如在主题报道中,缺乏将生硬的主题软着陆的新方法,在载体设置、活动策划、形式选择等方面不愿动脑子,存在应付的心态。在日常报道中话语表达方式陈旧,写作手法老套,习惯于在我传你受的思维下表达事实、传递信息。在众多非事件性的报道中,缺乏从新时代的眼光寻找报道角度、选择新的叙事方式,最终变成受众的“尾巴”。在众多媒体自主策划的活动上,简单模仿别人,缺乏与当地的媒体生态环境和受众需求相结合,结果变成了媒体的自娱自乐,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而受众却不买账。面对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应对方法不多也不新,态度不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决定着一家媒体未来能走多快、能走多远。创新能力的缺失,最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缺乏。创新思维体现了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对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重新架构能力。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缺的不是实践经验,而是对实践的总结提升。一个只顾埋头拉车,而不善于回头看的新闻从业者,就会陷于一种惯性思维中,而一个顽固的经验主义者绝不可能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时,由于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资讯过剩传递,但不少人只热衷于网络碎片化的快餐式阅读,缺乏深度阅读,尤其是缺乏对新知识营养的吸收,以重构和弥补自身知识体系。在当下只有注重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才有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突破经验的框框,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灵感。
  (作者:黄一钢,青年时报《菁英》杂志主编;陈晓角,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学讲师;东杰,衢州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