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传媒中心新闻部 郭楠
摘要:当今社会,传统的报纸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表现为各种新闻文体从身外吸收新鲜元素,而以散文对新闻创作的影响最为深刻。“散文式新闻”逐渐成为一种新闻写作潮流。本文试从“散文式新闻”的概念、写作特点、写作方法等各方面对这种新闻写作方式进行探析,得出新闻中要适当融入散文式笔法,从而将“易碎品”转化为“艺术品”的结论。同时,本文指出,在新闻中运用散文笔法,要注意“度”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散文式,写作特点,写作方法
说新闻是“易碎品”,不外乎指它的时效性。多数新闻作品,出炉时的热气尚未散尽,已瞬间湮没于时间的洪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言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纵观那些传颂至今的新闻,无不融入了一定的文学元素,其中,《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篇目,甚至被直接视为文学作品收入语文教材。而今,传统的报纸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表现为各种新闻文体从身外吸收新鲜元素,而以散文对新闻创作的影响最为深刻。“散文式新闻”已悄然活跃于各大媒体。
1. “散文式新闻”概念溯源
关于散文式新闻的论战,在中国新闻界起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那个翻开报纸、满眼“新华体”的年代,一篇《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以其别具一格的结构和散文般的语言,在新闻写作创新之路上留下浓重一笔。新闻的形式可否不拘一格?新闻写作可否借鉴文学表现手法?新闻界以此为焦点,围绕“散文式新闻”展开了一场争论。
彼时,
继续向历史深处挖掘,“散文式新闻”这个理念,则可追溯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散文式新闻”发展至今,仍在磕磕绊绊中探索前行,其概念尚未见有特定的权威说法。笔者姑且集合各家观点,粗略加以提炼,为之定义:所谓散文式新闻,就是以保证新闻真实为前提,在语言上运用白描等生动灵活的散文笔触,使新闻在形式和结构上富于变化,具有浑然天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倾向。
2. “散文式新闻”的写作特点
在这个传媒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读者的文化和欣赏水平也显著提高,各种媒介每天产生的海量信息看不尽,也听不完,而他们也更加注重阅读中的审美享受。因此,新闻报道不仅要涵盖“五个W”要素,还要想办法吸引读者,让他们愿意看、喜欢看。在新闻写作中融入散文笔法,看似松散的段落围绕同一主题和寓意舒展开来,这就是避免新闻同质化、同构化,让信息鲜活起来的有效渠道。“散文式新闻”的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感情真挚
刘勰“为情而造文”的文艺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新闻写作。《南方周末》等报纸之所以赢得广泛的读者群,主要就是因其行文中所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记者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将真情融于笔端,才能使新闻达到最理想的报道效果,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今日千岛湖》上发表的优秀稿件,莫不是作者饱含真情写作的结果。如
2.2 语言优美
“春来水涨,满山皆是兰花香。”在《君从山中来,可带兰花草?》这篇新闻报道中,无论题目还是导语,都如同散文般清新美好,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和心灵。提起新闻语言,不少民众曾觉得味同嚼蜡,而通过借鉴散文笔法,整个报道便洋溢出一种轻灵美妙的气息,吸引读者在审美旅程中轻松获取新闻信息。新闻“言之有文”,方可“行而能远”,“文”就是指的文采。
2.3 结构灵活
传统的新闻报道,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等结构,各有其自身优势,但长此以往的“老一套”,不免使读者心生厌倦,这也是提倡用散文笔调写新闻的重要原因。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中也曾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新闻反应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形式和结构上也就相应多样化,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正与此相符。在《节日停车难开始困扰新农村》一文中,作者提炼出“村干部的感叹”这一新命题作为导语,并贯穿始终,不落窠臼,令读者印象深刻。
2.4 形象生动
不少蜚声国际的记者,又同时兼具作家的身份,他们善于捕捉细节,并在作品中通过散文式的形象描写手法,再现采访到的典型形象。法拉奇的作品无一不显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对基辛格的描述如下:“粗壮的矮个子,顶着一个羚羊般的大脑袋。”寥寥几笔,人物跃然纸上。今年6月的洪灾后,笔者在大墅镇采写的稿件《暴雨!桃林村灾民紧急转移!》,也是以形象的语言还原彼时彼景,受到广泛好评。
2.5 节奏鲜明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语言和结构的一大特色,就是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第8界中国新闻一等奖获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就将此特色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全文10个自然段,不足500字,运用跳跃的行文方式,笔断意连,似行云流水,揭示了香港回归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主题。《无愧共产党员的称号》也具有这种特点,浑然天成的文字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新闻和文学造诣。
2.6 意境深远
散文重意境,“散文式新闻”则常常借鉴这种意境再现手法,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副情景交融的诗意画面,起到打动读者、引起共鸣的新闻效果。传统的新闻创作,往往固执地认为新闻即要绝对客观,殊不知融入作者个性的散文式语言,更能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反馈和联想。“她,是一扇多彩的窗子,在五年的演绎里,她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有个美如仙境的千岛湖!也让千岛湖走向了全世界!”《五载雨露玉汝于成》中,这样散文式的言语不多,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了整篇报道的层次。
3. “散文式新闻”的写作方法
“内在的本质,生动的细节,深刻的议论,新颖的文采。”新闻界前辈曾用这样四句话概括散文式新闻的写作经验和基本要求。散文笔调,就是形象化的白描手法、情景交融手法、细节描写手法、夹叙夹议手法等的统称。散文式新闻的写作,在技巧和方法上应讲究以下几方面:
3.1 选取典型细节,再现生动形象。
新闻报道切忌面面俱到,散文式新闻也要选取新闻事实的某个亮点、新闻人物的某项特征来进行组稿,使生动的形象得以再现。这样叙事如画的意境,新闻界称之为“镜头化”。法拉奇就是运用镜头式画面进行写作的高手,她善于采用场景、画面组合的结构方式展现新闻事件、描写新闻人物,叙述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而形象化的新闻表现手法,离不开描写,尤其依赖于散文中最常用的白描手法。“她有一双淡褐色的眼睛,美丽而略带忧伤,脸上挂着一丝奇妙的、高深莫测的微笑,这笑能引起人们的好奇。”这些描写英迪拉・甘地的句子,就仿佛使用镜头定格在被访者的脸上,展现给读者一副生动的画面。再看《众志成城抗洪魔》这篇报道,笔者读罢,一个细节在脑海中反复回荡:“他的嘴角已经积起了白色的盐碱物质”,生动再现了抢险人员一刻不停奋战在一线、连水都顾不上喝的辛劳。小细节,却能带来大震撼。
3.2 情景交融,增强新闻表现力。
情景交融是散文中常用的笔调,散文式新闻中也大可引来借鉴,但情景描写要围绕主题思想,不能将所见所感不加选择地堆砌在文章里。“绒布河上的冰层破碎了,奔腾而下的激流撞击着岩石,发出响亮的水声。冻土松软了,山坡上枯黄的野草丛中又突出淡绿色的嫩芽……”《英雄登上地球之巅》一文开篇的情景描写,并非随心所欲、漫无目的,而是寓意登山运动员的到来为山区增加无限生机。《暴行发生在午夜》的作者在开篇写道:“烛泪从一支孤零零的黄蜡烛上缓缓流下;花萼在一对紫色的蔷薇上瑟瑟。”简洁的笔触,是景语,亦是情语,营造出一种悲怆的气氛,谴责了北约的暴行,也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深切悼念。
3.3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新闻讲究用事实说话,但并不排斥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加入必要的精辟分析和切中要害的议论,提升报道的思想深度。新闻中的议论和描写一样,都不在多,而在精准。感人至深的新闻典范《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穆青在叙述主人公接受总理嘱托后,写道:“十几年来,他走过了一条光荣而又布满着荆棘的道路。” 既承上启下,使段落自然过渡,又对主人公后来的生活进行了评述总结,起到一语中的之效。《挺起不屈的脊梁》中也存在议论成分:“淳安儿女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没有压垮淳安人民的精神。”这些议论式语言,都是新闻写作的点睛之笔。
4. 新闻“散文式”笔法要适度
“散文式新闻”是顺应“受众中心”理念产生的新闻写作新形式,是全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改革的重要方面。但要注意,新闻与文学是相通的,更是相异的,在新闻写作中引入散文笔法,要以遵守新闻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前提,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借鉴散文的形式。
“散文式新闻”写作的目的,是打破长期以来新闻结构的呆板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墨守成规,而非将新闻写成散文,全盘“散文化”。新闻中的散文笔触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但要把握“度”的问题,只能适度,不能过度。
同时,“散文式新闻”只是众多新闻写作方式中的一种,并不排斥“新华体”等传统报道形式。在一些重大会议和活动的报道中,“新华体”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其自身的价值。内容决定形式,在新闻写作中是否可融入散文式笔法,融入什么样的散文笔法,都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决不可滥用文采、堆砌辞藻。
5. 结论
“散文式新闻”已成为当今世界新闻报道的一种潮流,恰当地赋予新闻报道一定文学性,将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弥补传统新闻文体自身的诸多缺陷。梁衡先生评论说:“新闻如饭,文学如酒。”“散文式新闻”写作,就是要在日常三餐中,适时适当地加入适量小酒加以调剂,粗茶淡饭也便有了醇厚的滋味。新闻要“实话实说”,更要“实话巧说”。新闻工作者要修炼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功夫、捕捉和表现形象的能力、以及发现和再现典型的能力,为新闻插上散文的翅膀,让新闻飞得更为高远。如此,“易碎品”才能真正转化为“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黎明洁.重审散文式新闻论证[J].学术论坛,2004,(6).
[2] 梁衡.没有新闻的角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穆青.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J].新闻业务,1982,(2).
[4] 阮群.新闻作品散文化现象探析[J].思想战线,2003,(2).
[5] 张骏德.中国新闻改革论[M]. 台湾: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6.
(郭楠)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