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记者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意识
  发布时间:2012-04-10 16:34:43   
党报记者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意识

新闻部  王筱倩

 

【内容摘要】重大突发事件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是媒体报道的永恒热点。而当突发事件或灾害、灾难骤然降临。记者,第一时间记录告知,第一时间传播事实真相,是新闻职业基本要求和最大价值;紧急情况下,抓住时机、敏锐判断、迅速行动、冷静头脑、忙而不乱,是记者的应急意识与能力。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息源,发回第一手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团队协作配合?本文主要分析遭遇突发新闻,党报记者应有的应急意识。

【关键词】突发新闻 记者 应急意识

 

重大突发事件,就是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没有预兆的、一触即发的事件,它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是媒体报道的永恒热点。近年来,我县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作为党报的主流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第一时间做出“快、准、稳”的回应,以“登高一呼”的信息发布手段,化解危机、疏导情绪、凝聚人心、校正视听,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而在这其中,投身一线的党报记者发挥极大作用,他们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事说理,以理服人,疏淤导流,和谐了社会情绪。

但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做到从容应对?如何快速进入、接近信息源,发回第一手报道?需要注意和重点规避的问题是什么?记者的个人行动如何与团队协作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高效率是应急能力的基础

09年冰冻雨雪灾害为例,我县地处山区,地域广,乡镇多,对记者采写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做到手勤、嘴勤、脑勤,才能保证发稿准确及时。

手勤。到达各个地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名地名,要迅速发回准确的报道,必须手勤。随手记录听到的、看到的人名、数字甚至是写作的灵感。可以一边采访,一边在电脑上记录,采访结束,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报道。如果不能直接写在电脑上,采访时坚持用笔记。这样很直观,稿件成得快,录音只用来对关键词句的核对。

嘴勤。很多时间下乡采访并不方便,这就需要多打几个电话到气象、建设等部门,及乡镇了解情况,多与市民多聊、多问,得到很多有益的素材。

脑勤。各个地方的灾情虽然有不同的特点,但基本相同。如果不动脑筋,稿子就会千篇一律。这就需要记者了解各地特点,收集材料,形成初步印象,这样在现场采访,才会有所侧重。

感判断是应急能力的基本要求

应急采访需要记者有新闻敏感,有新闻敏感才能发现新闻。但只有新闻敏感还不够,还必须有对形势的判断,才能保证新闻导向的正确性。

张泉灵是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记者,曾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8年,汶川发生“5・12”地震,刚刚完成珠峰奥运圣火传递报道任务的张泉灵决定直接从拉萨奔赴灾区,此举显出这位央视名记高度的新闻敏感与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当她赶到灾区后,由于道路中断、通讯不畅,她突然发现如何采访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那天夜里,我发现自己明天应该去哪里?报道什么?成了一个问题。作为应急之策,张泉灵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是向她自己的丈夫求教。事后,张泉灵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写道:如果我没有一个爱看新闻、能够比较清楚判断大局的丈夫的协助,我也找不到咽喉’”。张泉灵这里所指的咽喉是指打通213国道这一条重要新闻线索。

人性关切是应急能力的重要构建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记者在报道中应该树立一种与人为善的理念,表现出一种宽容隐忍的胸怀,对事、对人的关切与尊重。

如以报道突发事件成名的闾丘露薇,在她的报道中,战争是这样描写的:“举目望去,连绵的群山早已失去了它深黛的风采,轰炸过后四处一片光秃,汽车一路驶过,一个个如废墟般的村庄里面,是一张张麻木而绝望的脸。那种孤苦的神情,迅速占据了我的心头,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哀哀不已。

闾丘露薇在报道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愧疚感,对于人性的关切,对于弱势的同情,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也真切地感动着每一个人。可以说,她最值得人们尊重的就是,对于战争的质疑、对职业的省思、对自我的清醒。

长期以来,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职业的特殊性偶尔会使其很难对自我的定位和形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是这种认识的模糊性,使记者容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以自我的东西让受众了解世界,体察万物。必须牢记记者首先是闯入者,然后才是记录者。而这种记录也必须在隐没于事件当中的状态下来完成。也只有这种隐没于其中的记录,才能再现事件的原初状态,给受众一个本来面目。

尊严捍卫是应急能力的一次大考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部分记者屡屡想当然地行事,想当然地思维。那种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疏离感、陌生感,在镜头面前一目了然。例如,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少数记者不仅强行闯入事件中,还把自己的问题强加于对方,让其回答。提问拙劣,过程混乱,给人一种强烈的浑浊感。这种白痴式的采访让受众如坐针毡,如经炼狱。

记者的意图也许是好的,但无论是方式、语言、时机的把握,还是切入角度,话题选择,都显得幼稚和拙劣。记者与被访者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却犹如鸿沟。这样的报道,无论表面上多么光鲜、多么热闹,都无法掩饰记者的浅薄,也注定不会成功。

所以,记者在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要用平视的角度,充分尊重当事人,同时还要对自身职业进行反思,有着清醒的认识。低调地隐身于事件当中,最大化地展示事件的原初状态,努力保持事件的鲜活,尊重事实和当事人。因为,无论记者怎样报道,最终的选择权在于受众。

《财经》杂志记者胡舒立对此深有感慨:我最初对独立新闻的理解是实现自己的意志。1987年对于西方新闻进行考察后,发现新闻的功能不是让记者去说,在新闻中尊重读者最为重要。而尊重读者,让读者去选择才最为重要。

前后方协作是保证应急成功的必要条件

应急采访考验的不仅是前方记者的能力和素质,也考验媒体新闻的整体策划和前后方的配合。前方记者最大的任务是采写到新闻,由于时间紧急,他们往往来不及“精工细作”,这就需要后方的大力协作。紧急情况下,记者作为“播音员”与后方编辑“连线”,把新闻口述回去,极大提高发稿效率。同时,前方记者在应急状态下很多时候容易只关注局部,而对大局把握不准,也需要后方在新闻策划上给予指导。只有前后方的配合,前方记者的应急报道才能真正“急新闻之所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记者在第一现场的最大作用。

此外,掌握现代通讯手段,保证时刻配齐手机、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设备等,紧急情况时,稿子甚至照片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回去,提高应急采访的发稿效率。记者保证良好的体力、意志力,也有利于重大突发事件采访的成功。

 

【注释】

①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57页。

②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58359页。

③张英林:《灾难不是记者的节日》,中国广播网 20028月。

④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⑤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31

⑥:桑妮:《“战地玫瑰”闾丘露薇》,《大学时代》2003年第6期。

⑦陈卫星:《西方灾难性新闻传播中的明星效应》,《新闻界》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