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 样 写 好 短 新 闻
  发布时间:2012-04-10 16:35:06   
怎 样 写 好 短 新 闻

邵 建 来

 

【内容提要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采写的过程中以短小的篇幅反映新闻事实,并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信息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短、现场 、典型、新闻价值

 

在新闻部每周的例会上,有编辑说到,我们缺少短新闻,尤其是在一版,的确,这个问题存在。在被称作快餐时代的今天,我们强调短小精悍在新闻写作的重要作用,是因为这是一个决定在时代进步中能向广大读者受众提供更多新闻信息的严肃命题。

短新闻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短新闻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充实的新闻。它的篇幅一般为三五百字,在内容上要求取重取精;写作上要求布局紧凑,语言精炼。短新闻还要求文短旨远,短小而不干涩,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和重要的思想内容。记得新闻前辈胡乔木同志在1946年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即是短些、短些、再短些。文章指出:新闻4/5500字左右的;通讯和副刊稿件4/51000字左右的;研究性的论文等等4/52000字左右的。

为此,短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其次,它紧跟时代潮流。因为短与快紧密相连,几百字的短文,写清楚最重要的事实,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含义,比写长篇要快;短而精,可以鲜明地突出最主要的东西,避免堆砌材料,内容繁杂;篇幅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扩大报道面,更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丰富报道内容。

每次单位、科室主任交流时,他们都指出,衡量一篇短新闻作品质量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宣传效果的好坏,关键要看是否抓住了问题、抓准了问题。这就比如:面对同一片风景,或是同一件东西,有人看了能从心底产生共鸣,有人却无动于衷。因此,要写好短新闻,必须抓取以点带面的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或事。

当然,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短新闻是受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所以记者在确认某一新闻事实值得报道之后,接着就是如何精心选择事实材料和对具体对象的描述。由于短新闻篇幅有限,选材取景十分重要。如果记者认为背景等内容材料值得烘托,可以另外再构思,通过与新闻事实紧密相连,阐明新闻的意义,深化新闻的主题,而且能增加新闻的分量,增添新闻的文采。

在今年年初的姜家镇浮林村山林大火事件中,有记者就从6位救火英雄的动机出发,报道了我县镇村各级党组织勇于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景象。这样的消息、通讯传达的就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而是我县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由此看来,要写好寓意深刻、新颖的短新闻并非易事。它要求编辑、记者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必须认真思索问题的核心,突出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巧妙切入,像画家速描一样,廖廖数笔,耐人寻味地把人物的精神面貌或事物景象勾勒出来,使有新闻价值的场面和人物立体化地呈现在听众、观众面前。

短新闻的内涵

鲁迅先生说得好,能写成五百字,不写七百八百字,能写速写,决不拉长。如果有人摆出一副写长篇报告文学的架子来写注定要碰壁!是的,写短新闻不能不受到一些限制。歌德说得好“艺术只有在限制中才能表现自己”,针对新闻,我们就要把自己限制在最短的时间里,最短的篇幅内,以最快的速度去生动描述和展示那精彩动人的一瞬间,这的确需要本领。这种本领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却是不可缺少的。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新闻记者陈柏生认为,在新闻改革中,应当提倡大家都来写以新、短、快、活见长,并有现场感、时代感、立体感的新闻速写。他在写华罗庚在中南海怀仁堂和毛主席会见的镜头,只轻描了一下华罗庚正在找座位,忽然听到有人亲切地招呼他,这里来坐吧!华罗庚一看是毛主席,十分激动。然后,写了一两句他们之间的对话。毛主席说:你也是贫苦出身嘛!希望你多培养出一些好学生来。华罗庚十分恳切地说:绝不辜负主席的期望。人物形象立马跃然纸上。

而现场描写,这是短新闻采写中最难的一个问题。写新难,写短难,写好现场更难。单位主任、编辑在关于记者采写稿件的讲话中就多次指出,有的现场新闻中,根本没有现场描写。有的只有现场的开头,后面全是一般的叙述,而且是一叙到底;有的是在开头部分让作者一露面,接着就是采访对象一说到底,中间没有任何的细节描绘。这样的现场新闻,读者看不到现场中的东西,既不会产生兴趣,又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注重现场描写,再现现场场景,是短新闻的最大亮点。

短新闻的写法

要鲜活,首先需要强调记者亲身经历、亲身感知,这是短新闻所提倡的先决条件。只有采访者亲临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捕捉水灵灵的活素材、活细节,才能使报道的描述鲜活起来、新闻的内涵丰润起来。

长期以来,纸质媒介摆脱不了呆板、乏味的报道模式,许多原本很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后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动性和活泼性可言。那短新闻怎样才能写得?归根结底还要考验的是记者对文字技法的立体化综合运用能力。

采写新闻都有个精选材料的问题,而对短新闻来说,精选典型就尤为重要。因为短新闻是从众多事件中精心选取一件小事,从繁杂的场景中摄取一个镜头。可以说,没有这样的选择,就没有短新闻。这个最闪光的亮点,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关键情节,或者是新闻人物活动的中心场面,或者是事物矛盾的集结点……在采写时,要抓住这个亮点,就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笔法,写深写透。

新闻战线前辈陈柏生关于要写好短新闻有几条值得我们注意:头脑要敏捷,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善于抓精彩瞬间。记者写新闻,要行动迅速,有拿起笔来当场就写的本领。随时都要脑勤、手勤、腿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练就一种像愉快地吃可口的快餐一样,既快又实惠,又津津有味,在任何场合下,都能从容动笔。一定要学会选材取景,量体裁衣。篇幅有限,要短。这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可以从一个镜头着笔,把自己的笔凝炼到最能突出主题的角度上来,务必有情有景有人。

总而言之,短新闻写法可以是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但有三点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通过巧妙的构思来组织材料,对材料作精细的取舍、加工,用凝练的笔墨表现出来。文章结构要善于鲜明地表现主题;要写得有现场感。采访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现场的气氛。我们注意了,记录了,写作时就要考虑如何选用这一部分材料;要打动人。一篇好的新闻,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无论是借景、借物、借事抒情,都能以情动人,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在信息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都希望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新闻写作中,讲究能用一个字、一句话说清楚问题的,就不用两个字、两句话,所以需要记者用最精炼、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准确地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讲清楚。不少记者常说,新闻越短越难写,这就是说,写短文章并非易事,几十字、几百字的短消息,并不是信手拈来。新闻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到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求字数少,而是求质量精。这就需要精心锤炼,在较短的篇幅内,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好新闻来。

 

参考文献:

1. 传媒观察         1995年第02

2. 新闻与写作       2006年第04

3. 贾平凹:《杂感》,载《文汇报》2005524

4. 张颐武:《论新世纪文化的电视文化表征》,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