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用巧劲 挖“宝藏”——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金峰蹲点采访报道之浅谈如何“走”技巧
  发布时间:2012-04-10 16:26:30   
走基层 用巧劲 挖“宝藏”――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金峰蹲点采访报道之浅谈如何“走”技巧

新闻部   

 

【内容摘要】今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千岛湖传媒中心高度重视,中心党组领导带队,全体编辑记者走进金峰乡朱家村,住夜蹲点,揭开活动序幕,一批批一线鲜活新闻跃居版面网络,印入读者视线,引起反响,锻炼了编辑记者,激发了媒体活力,拉近了媒体与群众距离。在“走、转、改”活动中,“走”是前提,“走”是基础,影响着整个活动的成效。本文仅从金峰乡朱家村蹲点采访谈点个人体会,谈谈基层如何“走”的问题,以与同仁共勉。

【关键词】走基层   技巧  感情  思考   沟通

 

新闻宣传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要指导原则,为什么有“三贴近”,中宣部还要开展“走、转、改”活动?而且作为媒体来说,县一级新闻单位应该说就是基层了,基层单位有开展“走、转、改”的必要吗?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之初,也许不少基层媒体单位工作者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成效的显现,这样的疑问逐步消除,编辑记者从中转变获益,报纸可读性、可视性、感染力大大增强,读者反映较好。

一、“走、转、改”是“三贴近”的继承和发扬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基层,才能抓到“活鱼”,挖到“宝藏”。而作风和文风又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新闻媒介的名声和信誉。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出现和新传播技术的运用,我们的采访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电话、手机、录音笔之外,QQ、微博、电子邮件、MSN、视频等等,大大方便了采访、写稿以及传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新传播技术也给“隔空”采访、网传文件改稿等提供土壤和空间。记者如果过于依赖新技术手段,不作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浮”在上面,所成文章易流于形式,语言空洞,通篇“文件语言”充斥,文章干涩,读者闻之乏味,读之如嚼腊,没有吸引力。如此,新闻的传播性也会受到影响。

实际上,只要是资深记者都有体会,你不到基层,不与受访者面对面、作深入地采访,你就找不到好线索,抓不到“活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新闻源就会枯竭。同时,你不到基层,不与受访者面对面采访,就得不到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文章生搬硬套,或闭门造车,则易陷入“假、大、空”局面,更有甚者会造成“不自觉”的假新闻。

同时,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媒体之于读者可选择余地极大,媒体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如何才能吸引“眼球”,抓住读者?短小精悍、有新闻实质的文章更易于读者接受,因此,作为新闻媒介来说,要发展,报道文风也必然要随之转变。

由此,“走、转、改”是新形势下媒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三贴近”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在“走、转、改”活动中,走基层是第一步,是转作风和改文风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活动的效果。因此,如何来“走”就是“走、转、改”活动的关键。

二、探究如何“走基层”之技巧

联系基层,反映基层也是千岛湖传媒中心多年来对自身以及编辑记者的要求。今年开展“走、转、改”活动,传媒中心更是提出更高要求,从中心到科室,从领导到员工,从版面到栏目等等,开展了多方位、多形式“走、转、改” 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和提炼。

在这里,仅以中心党组领导带队,赴金峰乡朱家村蹲点夜访之反映谈点基层采访之技巧。

(一)要吃透“两头”、找准结合点。

基层事无巨细,气象万千,到了基层,你该如何抓点选择采访主题?这是走基层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基层是落实中央政策的终端,有政策在基层落实方方面面的生动体现。而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如何,群众对政策的切身感受以及对完善政策措施的心声,又是党委、政府所想要了解的。所以,记者到基层抓点找题,就必须要吃透“两头”、找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的结合点,充分展示决策部署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反映群众心声。

在金峰乡朱家村蹲点夜访系列刊登稿件以及图片中,许多编辑记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找准了结合点,写出了新颖、切中时代发展脉搏的文章。

《深山坞里的快乐“候鸟”》,反映了城乡统筹给朱家村这个淳安偏远山村带来的变化。朱禄才、朱花秀老俩口,家里两幢新房,老房火腿、家什,新房电视、席梦思,记录乡村新象。而儿女在外成功创业,老俩口做起快乐“候鸟”――“上海有高楼大厦,老家通车通话,聊天有伙伴,闲时有活干,还有‘猪头大赛’,两头有家,城乡统筹,过得真不赖。”此篇报道切点小,抓住了朱禄才、朱花秀这对夫妻生活的一个小变化――“候鸟”生活,反映了国家城乡统筹大政给偏远山村村民带来的大变化,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许多山村老人生活的一个缩影。报道吸引眼球,令人遐想,又耐人寻味。

还有《朱老汉琴声里唱发展》、《夜幕下找“粗工”》、《山村小店的“三多两少”》等文章,也是异曲同工,小切点反映大问题。城乡统筹,朱家村特色村发展,交通推进等对小山村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体现在这个小山村百姓起居生活变化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文章很耐看。

(二)要带着感情走基层。

俗话说“文如其人”(图片亦然)。一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关注、思考与感情所在,有个人的感知和认知,文章也不是简单的文字累积,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人的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要带着感情走基层。

走基层,我们必须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要知其“冷暖”,懂其“哀乐”。要站到群众的立场上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看他们的工作,看他们的贡献,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去发现人民群众“心坎上”的新闻。正如新闻前辈范长江所说:“记者应该了解广大群众的动态,思想感情,熟悉群众的生活和问题……懂得群众的心理,写稿的时候哪些地方该详该略,该用什么材料,就有根据了。”

此次系列稿中,《夜幕下找“粗工”》、《乡村旅游使古老山村迸发活力》等稿件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与群众话长短,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去发现他们“心坎上”的新闻,与群众建立感情,想要为群众做点什么。

夜幕下找“粗工”,本是农村很平常的事,农民白天干活,晚上找“粗工”。可是,作者与群众真诚交流,发现了群众“心坎上”的新闻。照常理,农村“粗工”是不紧缺的,为什么在朱家村“粗工”紧缺?却原来是特色村建设,拆危拆旧工作量大,需要“粗工”多,一时出现“粗工”紧缺问题,作者于平常中发现了不平常事,读来引人入胜。

还有《乡村旅游使古老山村迸发活力》稿件,作者8次到该村,对山村融入了感情,与村民建立了深情厚谊,对村民的发展愿望十分了解,也通过思考在帮着村民发展致富。文章中,朱家村特色以及发展变化反映清晰,之前,“发展乡村游,我感到最大的问题是小山村的服务意识和接待能力,这也可能会成为制约该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之后,通过帮扶资金重奖农家乐等举措,乡村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有了新变化,此行又进行“实地考验”,文章一一有所反映。而在村村民夜访中,作者又发现村民致富新想法――“朱家村里面有一个水库,有80万方水,水库里养了很多鱼,游客到朱家村可以进行垂钓。”文章又将村民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人的目光,为该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作好宣传,为山村发展、村民致富献一分力。

其实,带着感情走基层对记者也是十分有益的。人都是相互的,你对他真诚了,与他建立深厚感情了,那么,他也会对你真诚的,人家一有新变化,便想到与记者这个朋友分享,而他的这个变化其实许多时候就是国家或者各级政策方针在基层的体现。作为记者来说,这就是你的新闻源,而且,是不用你时时跑、死死盯就自动送上门的新闻源。这对于记者来说,就相当于建了一张庞大的新闻源网,如此,记者的新闻源就会源源不断。

(三)要开动脑筋走基层。

走基层不是一走了之,也不是简单地充当传声筒、复读机,而是要在报道中融入记者的思考,让媒体反映实际、指导实际,使报道于上有益参考,于下有益思考。

系列稿《祠堂前那爿小店》以及睦州视读摄影作品《乐》、《开心》、《盼》等就融入了记者的思考,不是对现象的简单复读、传声。

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工作涉及到村民利益或者需要权衡的事,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村干部作何选择,村民工作又当如何开展,这就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不可避免要碰到的难题,这样的难题如何破解?

《祠堂前那爿小店》一文,作者显然是经过思考,抓取了新农村建设难点中的一个切口――“拆危拆旧”工作的开展,来反映新农村建设村干部与群众的思想反应。朱家村“赛猪头”已闻名在外,不少游客就是慕名“赛猪头”而来的。而祠堂前那爿小店的主人公朱祝富,他的店开在祠堂前,是做生意的最佳地理位置。在面对村里特色村“拆危拆旧”工作时,他思想能通吗?为什么能想通?朱祝富的个案对朱家村“拆危拆旧”或者其它镇、村“拆危拆旧”工作有否指导意义?文章里面反映出来的东西,有许多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我也尤其喜欢作者意味深长的结尾――“小店暂时还没有拆,头顶已经蒙上粉尘的朱祝富依然站在门外,倚墙安然地望着挖土机忙碌的‘身影’。”读之,让人心中五味陈杂,给人深思。

一如《祠堂前那爿小店》,在此次走基层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有思想性的摄影作品,从中反映出作者是在带着思考在走基层。

这几年来,我游走于文字与摄影记者之间,其中最大的体会就是,摄影与文字是相通的,图如文、文如图,所抓的亮点相通,所反映的问题相通。而图片难就难在要一图胜千言,一个镜头“说话”。这样,图片的思想性体现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在这次的摄影作品中,《乐》、《开心》、《盼》等不是简单的现象复制,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思想。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个角色,又为什么要抓取这个瞬间?其间,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作者的思考与见地。镜头下,这个细腻的瞬间,冲击着人的眼球,也反映当下社会的一些现实,引人深思。

(四)要善用群众语言沟通。

我们有些报道风趣活泼,群众特别爱看,而有些报道却比较死板,群众不爱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不会运用群众语言。而报道中生动的群众语言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采访中与群众沟通,善于沟通的结果。这样得来的群众语言,朴素、生动,通俗易懂、形象贴切,具有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一点也是“改文风”的重要基础。

淳安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地方方言较多。在这里,虽然普通话已普及,但是,农民之间大部分仍用方言交流生活,尤其是一些老人,到现在还不会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在采访中,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得到精彩的群众语言,那么,会听、会说他们的话就很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记者来说,应当掌握两套语言工具,一是走出去会讲普通话,二是在当地会讲地方话。

在用群众语言沟通的基础,还有一个如何用好群众语言的问题。群众的话一般比较直白,甚至有些粗糙,在有些记者的笔下很难入文,于是便出现记者代为说话的情况。其实群众语言最通俗易懂,用群众自己的语言讲他们自己的新闻、解读党的各项政策,他们会更加感到亲切、自然,也就更易于“装进”他们的大脑。如果你说的话群众听不懂、不愿听,怎么会有感召力?可以说,记者学会了“群众语言”,也就掌握了打开群众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因此,记者必须学会用群众语言,要在听得懂的基础上,用好群众语言。

 

参考文献:

1、《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0

2、部分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