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不一样的赞歌――关于创新成就报道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2-04-10 16:52:07   

新闻部   

 

【内容摘要】我们在做成就报道时,大都习惯用总结式的“老模式”,把一些用过的材料“重抄”一遍,很难出新意。那么,如何能让成就报道打破“陈、空、长”的旧有报道模式,唱出不一样的赞歌呢?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创新成就报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成就报道 创新 思考

 

成就报道,是党报正面宣传的重头戏。一组成功的成就报道,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干劲。因此,如何让这出戏变得精彩起来,是许多党报都在探索的课题。

目前,我县正处于“城乡共谱和谐之曲、全县同奔小康之路”的发展黄金期,这对成就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年来,《今日千岛湖》推出了一系列成就报道,在成就报道上也产生了不少新闻佳作,如《见证60年》��纪念建国60周年、《回顾,展望  我们的喜悦与期待》、《辉煌三十年,淳安大变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踏着先辈的足迹��纪念建党90周年》等等,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在于,注入更多的故事性和新闻性,而且选取的新闻故事都紧紧围绕民生,以民生变化看成就。通过群众来看成就,说变化,谈感受,使成就报道的主体从过去的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逐渐变成有代表性的普通群众。这样,报道就生动了、贴近了。

但同时也不得不直率地指出,无论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尚存在不少薄弱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总体上看,谈工作的多,讲故事的少;列数据多,说新闻少;单向式多,互动式少。总之,就是报道不够活,太安静,激不起读者的阅读冲劲。真正搞好成就报道很难,难就难在成就报道年年搞,避免不了题材不鲜活、形式老一套、受众距离远、作品不精细等问题。那么,如何让成就报道活起来、动起来?如何做活、创新成就报道?

一、用“新闻故事”让成就报道鲜活起来

成就报道,特别是重大成就报道,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点多面广,面容庞杂。因此,报道在选取角度和切入点时一定要注重抓“小”,从“小”字上叙事、做文章,用好看的“新闻故事”替代以往的“工作总结”,缩短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细微点上的变化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首先,要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去寻找故事。要想把成就报道写出“彩”,寻找平民的视角至关重要。要找出成就报道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把看似遥远的报道主题“近化”,寻找到把重大主题转化成离广大人民群众最近的、最熟悉的新闻事件的有效载体,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是写活成就报道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今日千岛湖》今年年初推出了一组成就报道“回顾 展望 我们的喜悦与期待”,之所以得到读者的认同,因为它既围绕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中心工作,又选取了百姓关注的就业、就医、就学、保障等事关切身利益的生动故事去表现。

在这组民生报告中,同样是反映人民生活改善的内容,如《幸福家园 共建共享》一文,就把普通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放在了统筹城乡的背景下去考量,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细节和故事的同时,又配上了相关的链接材料,这样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故事个案与普遍性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其次,要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叙述故事。成就报道要贴近群众,不仅要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还要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讲述。

今年11月份,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安排了“边区行”、“千汾线之行”等一组稿件,这组报道策划时就从农村群众最能感受到的厕所改造、道路改善、庭院美化等角度,去体现淳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和变化都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无疑就是最贴近群众的报道。

而群众语言的运用也让这组报道生动不少。比如,《深山坞里的“快乐候鸟”》这样写:“上海有高楼大厦,老家通车通电话,两头有家,城乡统筹,过得真不赖。”《做梦都会笑出声》中则通过农民自己的话来反映变化,一位农民这样说道:“道路硬化了、路灯安装了、改水改厕了,有这么好的生活,相信大家做梦都会笑出声来。”……这种生活化的语言自然让报道离群众生活很近。

最后,要选择既平民化、又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去表现故事。把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成就报道的人物选择要平民化,这是成就报道贴近群众的重要体现,但又必须具有典型意义。

《今日千岛湖》20099月份推出了一组纪念建国60周年的成就报道��《见证60年》,15个主题成就、15个故事、15个人物。其中有一篇《土地改革农民真正翻身作主人》的文章,文章选择了土地改革的亲身经历者的程旺久作为主人公,老人是历史的见证人,他发自肺腑的感慨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这一组报道把建国60年来的关键性事件通过一个人进行故事化的叙说,使报道既生动贴近,又紧紧围绕主题。

二、像啄木鸟一样不停地深挖让成就报道厚重起来

成就报道一定要把深度做够,此所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量的变化,大家比较容易感受到,如近年来成就报道中大量出现“凡人新事”,这表明报道得越真切,离读者生活越近,效果就越好。我们的愿望是通过“一滴水”折射出阳光的七彩灿烂。仅仅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这种成就报道还是浅层次的,因为未经“提炼”的内容容易琐碎,缺少深度和力度。对比不仅要表现在量上,更要着眼于质。在采写成就报道时,透彻理解成就的本质,这是前提。

一是深挖新闻内涵。就是要善于提炼深刻主题思想,不记流水帐,使成就报道有高度和深度,这个恰恰是我们在成就报道写作中的薄弱点。“走转改”活动中,我们安排了记者深入15个边区村、千汾线沿线8个村庄以及企业、学校、社区采访,力求通过个别代表性的人物体现近年来经济建设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亦或是亟待解决的困难,亦或是基层老百姓的呼声和建设,但从目前刊发的这类报道来看,行文是活泼生动了,但由于选择的角度和人物过于一般,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大大降低了,体现不出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是突出思辨色彩。成就报道不能为成就而写成就,关键要挖出成就背景的启示和意义。比如,一项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它已经和将要发挥的作用也会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讲不出、讲不透其中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表现出建设成就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影响和意义。因此,做成就报道时,要尽可能地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地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去分析问题,从我们所熟悉的经验和理论出发,进一步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成就报道中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三是增加报道厚度。一篇稿件是否有厚度,主要应看是否挖掘了新闻资源和素材所蕴含的全部信息,信息链条是否能有效延伸。在《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致富》一文中,反映了我县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也用数据表现了红色旅游在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作用,但缺少整体的分析,文章看去略显单薄。

三、用活动策划让成就报道与群众形成互动共享格局

如果说《今日千岛湖》之前的成就报道在不断探索创新,力求“活起来”的同时,还有什么缺憾的话,就是传播方式仍为传统的单向传播为主,尚未与群众形成双向交流互动共享的格局。我们也曾在这方面做过努力,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原因有很多种,策划掌控能力不足、社会资源运用不够等等,在明年或以后的主题活动报道策划中,将试着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在“重点工程巡礼”报道中,可以策划组织“市民彩访团探营重点工程”系列报道,让群众与记者一起见证采访成就,用群众的眼睛去捕捉变化,使报道更加贴近。

一是让读者以市民采访团成员的身份完成“采访”,参与成就报道,这种做法不仅能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也会使原先的信息“受者”,转换成了“传者”,在报道形态上变成一种双向互动。而且,让群众参与到了报道活动进程中,可以激发群众关心改革开放成就的热情,使广大群众加深了对本地已取得成就的认识,并增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就达到了成就报道的目的。

二是把市民“记者”的真实感受作为报道的主体给予刊登,让读者实实在在地看到县委县政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所做的工作,这个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最终能够达到政府与市民上下相互沟通理解的目的,会取得媒体、政府以及读者多赢的结果。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让群众来点题、来采访、来评选,甚至可以直接刊登群众讲述生活变迁的博客。通过互动,就能把成就报道的形态做活了,成就报道就会有无穷的创新空间,不只是报纸做什么,读者看什么,而是借助报纸平台,把读者的声音放大了,媒体的影响力自然也延伸了。如此一来,从群众中来,让群众来说,一切围绕群众,贴近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是加强纸质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联动报道。千岛湖传媒中心近年来新兴媒体拓展迅速,千岛湖新闻网、手机报、屏媒体等,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的形式,组织更多样化的策划活动,使成就报道的影响力实现最大化。

总而言之,成就报道不是应景之作,需要精心策划才能出精品,特别是那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报道,更要策划到位、采记到位、编辑到位、点题到位,经得起推敲。事实上,业内专家已经提出,只有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完善我们的报道形态,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新媒体合作互动,我们主流媒体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这不仅适用于成就报道创新,更应该成为一种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 燕 新闻实践 2007年第4

2、覃世默 新闻战线 2011年第8

3、徐金红 山东视听 2004年第4

4、张 艳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