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咏方塘》诗内容。在许多文献出版中,这首诗又多名为《观书有感》,将其作为读书明理之作。
那么,半亩方塘到底在哪里?在历史上,许多研究者又有不同的研究成果。
有人说,朱熹是江西婺源县清华镇人,那里有一口半亩方塘,咏方塘诗出处就在清华镇。
有人说,这首诗出处在福建省尤溪县。但有学者指出,尤溪县南溪书院的“半亩方塘”亭建于南宋嘉熙间(1237―1240),晚于建阳考亭四十五年,这里是朱熹幼年生活过的地方,建筑的时间在朱熹殁后不久,可以排除。
有人说,这首诗是朱熹到金华永康五峰书院讲学时所作,专门送给龙川先生(陈亮)的。
有人说,这首诗是淳熙五年(1178),朱熹从崇安到江西去做官,路过鹅湖寺,追和陆子寿的诗,也就是说,方塘是在江西上饶附近的鹅湖寺。
还有人说,半亩方塘在建阳考亭。称朱熹于南宋绍二年(1191)四月从漳州离任后,就直接到建阳县城,次年新屋落成,即定居考亭。与此同时,在新居大门外凿建半亩方塘,并在其上建“天光云影亭”。
而对于熟悉淳安历史的人来说,都知道朱熹和淳安名人有密切的关系,曾多次应邀来讲学。许多本地研究者通过考证认为,《咏方塘》诗作于淳安,诗中的“半亩方塘”就在现在的瀛山书院,凿方塘于北宋熙宁年(1068~1077)间,是詹安筑双桂书堂(后因人才辈出而改名为瀛山书院)时所建。
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对此有研究的淳安文化工作者,就此做了一番了解。
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鲍艺敏告诉记者,他曾对半亩方塘进行过考证,所有调查研究成果都表明,朱熹的《咏方塘》一诗作于我县郭村的瀛山书院附近。
我们先从瀛山书院开始说起。瀛山书院位于姜家镇下郭村的瀛山之麓,始建于北宋。据明万历壬子本《遂安县志》载:“瀛山书院,在县西北四十里。宋熙宁间,邑人詹安辟建于山之冈,凿方塘于麓,其孙仪之与朱晦翁往来论学于此。”
詹姓是郭村的大姓,也是当地的望族。瀛山书院的创始人詹安嗜学重教,“躬教五子,皆登科第”。书院创办之始,主要吸收詹氏“族戚子弟”入学就读;到了其孙詹仪之(詹体仁)时代,因为书院名声大振,当地名门望族争相与詹家攀亲。到了淳熙二年(1175年),因詹安的第五代孙詹�高中状元,遂取“登瀛”之义,改名为“瀛山书院”。其后又逐渐扩大“招生”范围,外地的士子也慕名而“负笈往学焉”。
目前,姜家镇源头村仍有一溪流,旧有方塘源之称。因源头活水流经瀛山脚下,故该水又称瀛溪。据《瀛山书院志》称:“瀛溪,自方塘源东南流十里许,抵瀛山析为二,一沿古道注方塘绕山前转北而东,一注今渠缠山后由西而南……”但因搞田园化,古道已废,今只有水田渠道中活水流入方塘。
据史料记载,朱熹在乾道七年和九年(1171-1173)曾两次到郭村的康塘,拜访詹之仪,与之论学。他在《康塘百琴楼歌》里自述:“余尝习静于瀛峰之半亩方塘……”《瀛山书院志》亦载:“宋熙宁间有詹安者构堂于山岗为书院,群宗戚子弟教之。凿方塘注源头活水以便游息……虚舟詹仪之公,举绍兴间进士,累官吏部侍郎。淳熙中,朱晦翁与商格致,尝馆瀛山,题方塘诗以见志。”
对于《咏方塘》诗在此诞生,都可以在后人的许多诗歌中得证。比如,清康熙遂安知县周光启就写了《秋日谒朱夫子祠》一诗:“一鉴方塘岁月深,渊源洙泗此中寻。我来力辟蓁芜路,仿佛当年活水吟。”
如今,经过岁月的漂洗,瀛山书院古建筑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风化成了遗址。目前该书院仅有得源亭、大观亭尚存,系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得源亭内南面墙壁中嵌有:明方应时《得清(源)亭歌》、毛一瓒《和文公咏方塘诗》、清方世敏《和咏方塘二绝》、闵鉴《方塘诗》、民国遂安县教育局长姚桓《修建瀛山书院记》等碑刻五通。方塘犹在,南北长15.6米,东西宽16.8米,面积约半亩。1982年3月21日,淳安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学术界,对《咏方塘》的原文也有一定争议。从不同时期,不同人编的书籍来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版本多有不同。比如,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家塾藏版《注释千家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千家诗新绎》以及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常用古诗》,所收该诗第四句均为“为有源头活水来”。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的《绘图千家诗注释》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的《千家诗》中所记该诗末句则是:“谓有源头活水来”,其注释说:“谓,设为答词。”但是在《五刻瀛山书院志》(道光十六年版,卷五)所收该诗题目《咏方塘》,末句是“惟有源头活水来”。鲍艺敏表示,他认为“惟”这一用字颇为有理,因为“半亩方塘”和“源头活水”均为实指,在瀛山书院都是实际存在的,此诗就是朱熹被眼前自然景物所触发而写下的,其本意并非“观书”之感。“为、谓”两字由于读音和“惟”字相同,或是长期口耳相传过程中讹误所致。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