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传媒趋势5大猜想
  发布时间:2012-06-19 09:10:48   
2012年,传媒趋势5大猜想  2011年,传媒世界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裹挟着微博、APP等气势汹汹、攻城略地,争夺着受众的时间与眼球;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坠入泥潭的阴霾之下,社会忐忑、广告不振、窃听丑闻……一系列或大或小的事件冲刷着传统媒体的根基。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创新,成为了各大传媒集团的主题词。我们从2011年的蛛丝马迹中寻找2012年的新趋势、新动向,希望给业界带来思考。
  觉醒的传媒集团加入开放平台之战
  2012年,觉醒的传媒集团是否会加入开放平台之战?这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曾经,互联网一统天下的格局如今正遭遇诸侯瓜分的新阶段,面对当下诸多开放政策诸多平台,时代正需要一种新创造才能消解其中的分界。传统的媒体集团正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
  在互联网世界,把网站的服务封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叫做Open API,提供开放的API平台本身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开放平台。Facebook的一炮而红,让不少人看到了开放平台的强大吸引力。依托于Facebook的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甚至已经领先Facebook于2011年12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60亿美元。
  2011年,随着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百度和360相继向着开放平台演进,国内开放平台也进入“爆发期”。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团队或者就是单纯的创业者们以它们为土壤,获得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生存拓展空间,并针对用户更深入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应用。然而,回头看媒体集团的表现,开放平台的概念似乎还在慢热中。2011年年中,《纽约时报》继电子版收费之后,重新开发被拖延一段时间的Beta620,并向公众开放。Beta620这名字中的620,源自《纽约时报》总部的门牌号。Beta620类似Google Labs,聚集着各种实验性项目,专注于《纽约时报》网站阅读体验的提升以及内容的挖掘。
  从南方报业的聚合战略、新华社的“新闻电视网”在港上市,到浙报集团的“传媒梦工场”计划,2011年,传统媒体也一直在探寻着新形势下的突围路径。只是当新技术消解了内容生产与消费的门槛,什么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困扰着这些前行者?有人说,关键还在于传媒产业价值链的编织。2012年,觉醒的传媒集团会否加入开放平台之战?这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付费阅读用户的需求更加明晰
  在这个“新闻=免费”的时代,内容是否值得掏钱购买?这个困扰媒体总编的问题,可能会在2012年有更清晰的答案――“用户愿意为最好的内容付费”。当然,这“最好的内容”,不会来自本地的社会化的资讯,而是和付费用户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具有决策参考意义的“内容”。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互联网的免费午餐,于是当传统纸质媒体转战网络的时候立即发现,花高代价生产了内容,而读者却不愿意付费。不过,去年以来顶级的媒体大佬又开始讨论,并得出结论:“用户愿意为最好的内容付费”。就拿《纽约时报》来说,其网站在2011年3月开始对每月阅读文章超过20篇的读者进行收费,成为继《华尔街日报》以外第一家对网站主要内容的浏览进行收费的美国报纸。
  虽然此举一出即受到科技媒体的猛烈炮轰,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出乎很多人预料。《纽约时报》网站流量确实由于收费而有所下滑,但数字订阅政策出台三周就争取到10万订阅者。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数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增长,在6月底达到22.4万。根据订阅内容的不同,这些人每四周需要支付15至35美元,一季度就能为《纽约时报》创造上千万美元的营收。
  而在国内,诸多知名纸媒总编似乎也在达成共识,他们在面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时,更笃定地坚守媒体的传统价值――对现实的价值判断、对新闻的独特解读。《第一财经周刊》也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收费策略”,如其iPad版本单期定价为0.99美元,全年定价为14.99美元,特立独行于众多免费的综合资讯类APP之外。
  在这个“新闻=免费”的时代,内容是否值得掏钱购买?目前看来,打开钱包的驱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来自于便利性的需求,面对过载的免费海量信息,不如直接购买精选的优质内容;二是来自于个性化的追求,内容的独特性与稀缺性决定了成本与要价,这里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更广,甚至包括体验和解决方案。而从出版业的实践来看,电子书不仅登堂入室,而且还出现定价高于纸质书的苗头,为传媒人打开了新的视野。
  转型,只有APP还远远不够
  随着APP(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是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从业者接触,传统媒体越来越认识到APP的重要性与必须性,这从越来越多上线的APP数量上便能看出。只是当APP从选配变成标配,人们对其的认识也在深化。
  首先,APP已被接受是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仅仅是报纸版面的数字版本是远远不够的。很多iPad上的电子书不仅是印刷书籍的电子版,而是完全成熟的应用。如根据动画片改编的The TinTin iPad版电子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集成了读者可操控的3D模式,身临其境的360度空间,以及其他媒体形式。在美国,有些数字出版商专门开发了针对iPad的电子杂志版本,而且并不打算发展纸质版。大量采用照片而不是文字来叙述故事,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乃至人们用手指轻触屏幕的快感,似乎这才是APP需要展现的魅力所在。
  其次,媒体的发现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社交化,越来越依赖算法。如通过iPad收听Spotify上的音乐专辑,或收看Netfix电影,转换更多的不是原始媒体,而是围绕它的体验。一首歌或一个电视节目突然走红,很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在微博上进行了分享,而不是依赖广播或电视上耗资数百万美元的促销和宣传。而这种新的发现方式也告诉我们,体验为王。
  第三,经过两年APP的“大干快上”,走在转型前沿的媒体慢慢发现,媒体转向移动终端仅有APP还远远不够。人们在移动终端上的阅读习惯,以及用户客观上的“没时间”现状,使得APP的推广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其着力的重心,在很多后继者还在思考到底是内容重要还是营销重要的时候,先行者发现,可能“基于内容、体验基础上的服务”更重要,当然,这也只有实践到这一步,才能体会得到。
  “小世界”网络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
  媒体融合在今天已不再是个新鲜话题,这种融合不仅是新旧之间、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也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及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一方面技术的突破,已经让融合之后的“云”形成、生产、制作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受众的需求,则要求“云”的输出方式越来越呈现分层化的特点。
  分层化的解决方案,一是智能识别。在美国,免费的个性化智能阅读工具Zite,被《纽约时报》评价为“最聪明的阅读工具”。当你首次打开这个应用,绑定Twitter或者Google Reader账户后,Zite便开始分析你的喜好,并呈现符合你阅读兴趣的杂志;
  而第二个解决方案是细分市场。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当产品在一个市场里聚集得足够多以后,必然会发生市场细分。而在技术带来的海量数据之后,“小世界”网络,即小圈子、小聚类、小世界的需求,越来越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那么满足这些需求的内容从哪里来?机器自动生成是一部分,大多数内容仍然依靠专业人士的深耕。这方面的回报也不菲,如专注于军事题材的铁血网,依托原创内容建立的用户信任开拓电子商务市场,2011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已达7000多万元。也因此,按照内容的细分市场,很有可能成为2012年各大新旧媒体的追逐对象。
  “本地媒体”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本地媒体(社区报)是迈向网络,还是继续在实体市场深耕?2011年,中美两国做出了两种不同的实践。美国的社区报在实体市场屡有斩获之后,在社区网络方面也有所突破;而在中国,说了多年的社区报还鲜有尝试。这条路能否走得通,2012年底,或许会有个眉目。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能博格数字未来研究中心不久前出了一份报告,他们认为,虽然报纸作为整体将“死亡”,但是仍然有一些报纸会生存下去,就是那些规模占据了两端(最大和最小)的报纸。该中心预测,在美国只有《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四家大的日报会继续生存;而在另一个极端,一些关注本地的当地报纸依然可以生存。
  似乎是这一论断的极好注解,2011年11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以1.5亿美元现金收购《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要知道两年前,巴菲特还对传统纸媒“不屑一顾”。不过本地媒体是以报纸还是别的形式存在仍需时间检验。在美国,AOL旗下的Patch新闻网站,面向的是人口在1.5万至7.5万之间的社区,与本土化博客,以及像Groupon这样的团购网站,在广告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2010年8月时覆盖的本土市场仅为100个,而到了2011年4月份,开设分站已经达到了800个。AOL甚至愿意为它增加内容、引入社交元素并招聘新的记者。同在美国,芝加哥有两份主要报纸:老牌的《芝加哥论坛报》和《芝加哥太阳报》。太阳报是所谓的通俗报纸,更加关注本地新闻。太阳报最新的成绩是,获得了2011年普利策地方报道奖。与《芝加哥太阳报》异曲同工,国内的都市类媒体似乎正在把目标指向区县级区域,而且大有持续扩张之势。本地报纸的未来发展蓝图到底在网络,还是实体市场?估计到了2012年年底,也会有个大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