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四川日报》60年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2-09-03 15:22:19   
探源《四川日报》60年发展之路

矢志创新者永远年轻――探源《四川日报》60年发展之路

    9月1日,《四川日报》将迎来60岁生日。1952年9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报头的《四川日报》在成都创刊,80067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创刊号飞向巴蜀城乡。

    60年后的今天,《四川日报》已经从一张单一的报纸成长为拥有13报3刊4网站1手机报和一系列经营实体、日期发数250多万印张、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回首《四川日报》60年发展之路,一个词贯穿始终:创新。

    理念创新

    权威 主流 “三贴近”

    创刊时,《四川日报》上没有发刊词。正是这个“留白”,留给每一代川报人同样的命题:我们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把办“活”报纸作为主攻方向,到1982年首次提出“面向市场”,再到1988年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60年来,适应时代变迁,川报编辑方针和办报理念日趋成熟。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党报如何向新时期党报转型,成为摆在川报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从2005年明确提出“权威政经大报、出色主流新闻”的报纸新定位,到2008年“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的再定位,《四川日报》办报方向愈加清晰:影响主流人群、代表主流意识,打造主流大报。如今,该报拥有省内最多的主流读者,占据了主流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据国家邮政局2012年年初统计,《四川日报》期发量居全国省级党报第5位,资金流转额居第4位。

    新闻创新

    纵深 贴近 融合

    今年3月初,中宣部新闻局一份题为《四川日报用系列报道破解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秘籍》的新闻阅评中,阅评小组高度评价《四川日报》2012年2月推出的专题报道《龙年春耕蜀中行・雷波脐橙价高行销冲击波》,认为这组报道解剖麻雀,层层剥笋,破解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秘籍,给人以深刻启示。

    这组报道是《四川日报》新闻报道持续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

    纵观60年来《四川日报》新闻创新路径,三个关键词不可忽视:纵深、贴近、融合。

    纵深。追求第一解释,突出独家观点、独家视角;强化趋势研判,突出前瞻性、阐释性;紧扣新闻内核,突出事件性、时效性;创新呈现方式,突出深谋划、浅阅读。

    贴近。以打造“出色主流新闻”为目标,以主题类报道的生动性,活动类报道的延伸性,经验类报道的操作性,事件类报道的透彻性,服务类报道的互动性,满足读者对高端资讯服务的需求。

    融合。通过内容、渠道融合,促进新闻提速,促使采编人员形成全时发稿、多媒体发稿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融合深化资源利用,实现新闻信息采集的一次性完成与新闻内容的多次性、多终端发布,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的集约化生产和新闻价值的深度开发。

    市场创新

    扩域 深耕 统筹

    党报是否具有活力,与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息息相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四川日报》就提出了“面向市场”的办报方向。

    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直接实践,1995年1月1日,全国首张都市类报纸――《华西都市报》由《四川日报》创立。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华西都市报》以品牌价值47.78亿元跻身排行榜第269位,位居西部报业第一名。

    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我国西部省级党报组建的第一家报业集团扬帆起航。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川报集团已形成以报业为基础,涉及广告、发行、印务、物贸、文化旅游、资本运作、现代物业、酒店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格局,资产、收入翻了两番,利润翻了三番,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报刊群、最大的印刷基地、覆盖最广的发行网络,在综合实力、品牌价值上,稳坐西部报业集团第一把交椅,跨入全国党报集团第一方阵。

    2011年,川报集团二级市场拓展战略开启。同年,《四川日报》11个市州分社相继组建,以深耕二级市场为目标的全新布局渐入高潮。

    制度创新

    三项制度改革打通双通道

    是什么缔造了今日川报的成就?川报人回答: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

    2003年10月,川报集团在全国报刊行业中率先启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机制。

    改革的显性结果是,川报集团综合管理部门、《四川日报》内设部门大为精简。包括聘用制员工在内的25名普通员工,首次走上中层领导岗位;9名原来的中层干部则回到普通员工岗位。

    改革的深远影响是,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员工主动性创新力大为加强;一套符合现代传媒业要求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和开发机制正在形成;引进大批来自名校和外部的精英人才;多岗锻炼、挂职交流、专项培训,为年轻人、骨干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全员竞聘上岗、转岗,职级与业绩挂钩浮动。

    在这支队伍中,有30余人次获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韬奋新闻奖提名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四川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干的舞台。2011年,集团第四轮竞聘后,40岁以下的集团中层干部占总数的36.8%。其中,《四川日报》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38.7岁。

    60年一甲子,新的征途已然开启。川报集团“十二五”规划明确:通过5年奋斗,集团立体传播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二级市场拓展取得突破,对外开放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强集团富员工得到进一步体现。今天的《四川日报》,正向着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综合性主流大报、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目标挺进。(蜀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