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洪珊珊 通讯员 章建胜
文昌镇栅源村,有一“大户人家”,家里全都是重度一级残疾人,不过这里却充满着欢声笑语。11月20日,记者来到这个阳光灿烂的地方,眼前这位朴素爱笑的中年人就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何喜平。
何喜平,栅源托养院院长,一个掏出自己全部积蓄,用心用力为这些跟他毫无关系的残疾人撑起一片天的人。他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兄,爱着托养院里30多位残疾人。可曾想到,这位何院长自己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
在2004年,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何喜平在加工饲料时,机器出现了故障,左手四个手指头被机器绞死,成为了一个残疾人。“残疾人不单单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刚开始一有人来,我就会把左手放进口袋不让别人看见,因为觉得自己很难看,自信心完全被摧毁。”何喜平对记者说起那段往事。在恢复身体的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从残疾人角度思考问题,对所有残疾人遇到的种种问题感同身受。自此办一家民间托养机构的想法在他脑袋里生根发芽。
到了2008年,何喜平将自家的茶厂改装,修整了8间房,收容了村里的9位残疾人,成立了我县史上首家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到了2009年,面对络绎不绝上门询问的残疾人,何喜平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咬牙就把这几年攒下的几万块钱全部取出,打算建一个大一点的托养院,可是现实摆在面前――自己的钱完全不够。何喜平没办法,就向银行办理了几十万的贷款,就这样几十万的债务深深地压在了这个朴实的残疾人身上。可是他说:“我只是左手残疾,但我的双腿可以走路,右手很灵活,我可以干很多事情。这贷款我就慢慢还,总有一天会还清的。我苦点没关系,但不能苦了我的‘家人’,我要尽量为他们的生活考虑。”确实,何喜平干了很多事。2009年6月份的时候,新托养院开工,为了节省开支,何喜平把自己当好几个人来用。不仅担当工程的“总设计师”,而且既当砖匠,又做木工,甚至还当起了运输员。烈日下晶莹的汗珠挂满了他黑黝黝的脸颊,他的左手使不上力,他就必须花更长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每天就睡几个小时。他说自己必须赶紧完工,好让那些残疾人能尽快的住进来。
2009年年底,30多位残疾人住进了崭新的托养院,何喜平并没有因此而空闲下来,反而变得更加忙碌了,因为这些重度残疾人需要人照顾,虽然有护工,但为了控制成本,很多事情还是要他自己来做。村里一位高位截瘫的占先生,刚来的时候屁股已经腐烂成坑,病情很严重。何喜平毅然决然的担起了占先生的护工,每天为他清洗。家人每次为他清理一次,就被熏得吐一次,根本吃不消照顾。显然,如果不是亲人关系,照顾这样的一位残疾人,需要莫大的勇气。但何喜平不管去年千岛湖还是到杭州出差,不管多晚他都会赶回家,因为一天不清洗,占先生晚上就会睡不着觉。这一干就坚持了大半年,占先生的病情在何喜平的细心照料下慢慢好转。
如果你来栅源托养院转一圈,你就会为何喜平的细心而折服。考虑到轮椅进出,必须达到96公分,而原来市场上的门都太窄,何喜平亲自跑到永康定做了100扇门;为了雨天方便残疾人上下车,何喜平特意在主楼设计了一个大阳台,汽车可以直接开到下面;考虑到用明火、炭火都有安全隐患,栅源托养院内所有的设施都是用电的;这里每个房间都没有门槛,楼梯两侧装了扶手,阶梯上划有醒目黄线,按照轮椅高度设计的餐桌,托养院的水塔是独立的,主楼一侧还有医疗室……
“我已经坚持了4年,不管再穷再苦,我都会一直做下去的。但是我的能力有限,栅源托养院已经住满了。我希望我的模式能得到推广,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做这个事情,让更多的残疾人都得到更好的照顾。”看着每天来咨询的残疾人,何喜平心里很急,呼吁大家一起来关爱残疾人。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