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好像有着先天的“优势”:
从小的方面来说,这个“优势”体现在我们的编排上,只要没有市委书记的活动报道,没有特别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时政类的这一张报纸或这一档新闻,头条基本上会安排一条新闻,它往往就是“主题性报道”。
从大的方面来说,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我们面对的一次次“宣传战役”。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每年必须要做的一些规定动作,而且它要么不出现,一出现往往是成系列出来,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分成几个宣传阶段,它是根据某个特定阶段舆论引导需要而设定的。比如半年度“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报道、新中国成立N周年报道、每年的“两会”报道,还有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报道,当然,更多的是,围绕营造某一时期舆论氛围方面的报道。回过头来看看,一年365天,围绕各种重大主题的报道,几乎每天都会有,那从这个层面来说,重大主题报道已成为我们新闻节目中常态化、高频率出现的一种报道。
那么,既然已经是我们新闻节目中最常见的一部分,怎么样去做好它?我觉得这个题目的答案没有“最好”,只是“更好”。这几年,作为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也时常在思考和不断地破解这个难题。以下是关于做好重大主题性报道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报道视角的把握:放低姿态,从民生的角度,以观众的心态去想,以百姓的语言去说。
重大主题报道,字面上看“主题重大”,所以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认为,那就是“大而全”的东西。有了这么个思维定位,报道的时候,就往往会一味追求“高、大、全”,“高”是认为角度站得高,“大”是自认为大气,“全”认为全面总结了某方面的经验。而且,因为这类稿子篇幅长,用的镜头多,花得精力大,难免会沾沾自喜,自以为这是“大片”。有时候辛辛苦苦在单位里做了一天,回到家里,让家里人看看自己做好的“大片”,结果说不好看。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我们传播的终端大多是坐在沙发和板凳上的普通观众。你认为的“高” ,他们则认为离他们太远,你认为的“大”,他们认为空洞无物,你认为的“全”,他们认为�哩�嗦没说到他们心里。
后来我就想到,老百姓不喜欢看的东西,我想领导也不会满意。因此,我们在主题性报道中一定要把报道的视角放低一些,从民生的角度,以平视的视角去寻找新闻素材, 以观众的心态去想新闻事件,以百姓的语言去说新闻故事。
我记得两会期间有句标语是这么说的:“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普通的百姓,尤其是农村的老百姓,他们能说出多少关于“两会”具体程序和内容?或者说,什么叫“两会”?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地表达出“两会”概念?我想肯定不是普遍能够回答的。问题在哪儿?这其中肯定有我们宣传不够好的的因素,或者说,我们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没有真正地走进百姓的心里,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媒体的一种考问。
近年来,我们在组织策划类似“两会”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候,努力在打破传统的报道思维方式。今年的两会报道,是由会前的系列报道“走基层・我的心愿”和会中报道“追踪我的心愿”组成。在这两组互相呼应的系列报道中,我们分别选取了8位普通民众做主角。比如有位农村卫生服务站的村医,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一直退不下来,因为后继无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话题,那么,它在两会上会不会有相对应的回音呢?这个答案我们在会中报道的时候,通过卫生局一把手的访谈,揭示了相关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成功地找到了政府部门关注、百姓关心的一个结合点。实际上,我们在策划的时候,这些民生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体现的,我们只是没有采用硬绑绑地摘抄政府工作报告,而用老百姓关心的视角去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最终让老百姓和政府职能部门一起来共鸣。
实际上,市委市政府的很多会议,很多决策,都是围绕民生问题展开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解读这些新闻信息。
二、注重报道手法的把握:要从人的角度解读新闻事件,让主题性报道见人见事见细节。
大部分情况下,主题性报道属于非事件性新闻,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操作的着重营造“工业强市”方面的报道,还有“八大专项行动”方面的报道,很多这样的重大主题报道都是非事件性的新闻,想要做好,确实很难。比如关于“激情追梦 创业英雄”的主题宣传,我们最后的报道形式,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我们采用了,让企业家自己配音,自己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自己总结创业成功的主要经验,整个报道里,没有一句是播音员的录播,后期制作,我们就配了一些字幕和音乐。但我们看下来,效果很好,3、4分钟的节目,放在《新闻60分》里面播,要是普通的稿子,我们总责编一下子就会把它砍掉起码2分钟以上,但是,这组报道看下来,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拖沓冗长,而且整个反响也很好,很多企业家都是做完一期,就跟我们要播出的节目录像。节目为什么好看,我想就是因为这些报道里面见人见事见细节。“见人”,就是要通过叙述人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来印证主题;“见事”就是要采用故事化的手法,把所要报道主题通过事件来展现; “见细节”则要注意捕捉人物身上或者新闻事实当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局部元素,以小见大,折射出报道主题。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丝绸之路的老板,凌兰芳的一期节目。凌兰芳自己来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说到艰难处,都是流着泪把整个节目配完音的。事实上,每一个企业家,不管成功与否,背后都有一部辛酸的创业史,在他们的内心里,都有一部关于成功与失败的教材,如果我们把他们所经历的这些细节给忽略了,就企业报企业,就人物报人物,笼统地来报企业取得什么成就了,今年销售额达到多少了,利税交了多少,或者这位企业者获得了什么样的荣誉了,你只看到他们光鲜的表面,肯定生动不了。
2007年的时候,我们两会报道容量是每天30分钟,今年我们每天75分钟,报道播出量增加了250%,其中程序报道基本只占到总播出量的40%左右。大量的非程序报道怎么来体现,又紧紧围绕“两会”这个主题展开?我们共开出了9个系列和专栏,其中6个系列和专栏都是从民生话题切入,然后围绕人和故事来做文章的,比如“我们这五年”、“两会改变生活”等等,讲述的都是普通百姓的故事,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变化,来反映出这个时代的进步,来折射出 “两会”与千千万万百姓之间的存在着的切身关系。如果我们不去捕捉故事,只用一连串枯燥的数字来表现,我觉得重大的主题性报道,都会变得平平淡淡,枯燥无味,落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其舆论引导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三、注重报道形式的创新:从民生诉求出发,以新闻行动的形式来展开重大主题的报道。
这几年,我们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已经慢慢地在尝试一种新的形式,我把它叫作“新闻行动”。表述不一定准确,但我认为确实是我们在面对重大主题报道过程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前两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意见,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我们围绕这一宣传主题,开展了一个行动,叫“梦想湖州 赢在职场”活动,邀请了500多家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活动,搭建起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今年,学雷锋期间,我们推出了“走基层・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而且很多观众也纷纷参与,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包括这个星期二开始播出的系列报道,“我来帮你上大学”活动,我们联络了爱心企业,组成一个贫困学生寻访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寒门学子;还有我们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大方小方新春送温暖行动”,……我觉得在某个特定时节的一些主题报道,用类似这样的“新闻行动”的方式,它的影响力,它的感染力,是传统报道无法比拟的。以后,是不是有更多的重大主题报道,也可以去找到这样的结合点,通过我们新闻媒体的活动来具体地展现,一方面来扩大我们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切切实实地营造一种鼓劲的,和谐的舆论氛围。
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做重大主题报道,我们的目的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让政府的意图能够有效传达,让百姓能够欣然接受,只有这样,我们心里就会踏实,而且,我觉得这样的主题报道,一定是活的。湖州广电总台 郑惠钦
来源:浙江记协网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