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20 16:27:25   

    重大主题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好看”,如果操作不当,往往容易跟生活脱节,让受众感觉“假大空”。如何真正打动人、吸引人,让重大主题报道真正为受众内心所接受,进而化为自觉的观念和行动,这是当代媒体必须面对的挑战。

    近年来,《湖州在线》积极探索网络媒体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一是要增强新闻性,提高吸引力。

    去年,《湖州在线》在湖州市网宣办指导下,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湖州网络媒体边界行活动。此次边界行活动,是湖州网络媒体第一次联合采访活动。在全市三县二区各选择一个边界乡镇、偏远乡村建立基层联系点,记者采写来自基层第一线的鲜活新闻。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尝到了甜头,发现只要走下去、沉下去,就能写出好稿。这次活动的很多稿件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采用,通过多家国家网媒的采用,不仅宣传了湖州边远乡村的变化,而且也宣传了湖州媒体记者真正贯彻落实了中宣部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今年以来,为了深化“走转改”活动,《湖州在线》围绕主题,开展了“村企走笔”采访报道,把走基层经常化、常态化。截止到目前,共刊发原创新闻30余篇,特别是跑安吉这条线的记者,将报福镇10个具有各自特色的美丽乡村都写了一遍,而且挖掘了一些具有亮点和特色的采访素材,如《夏庄主以书会友 农家乐意境留客》这篇新闻,写的是安吉天荒坪有一家农家乐叫“夏庄”,内有藏书4000多册,这在农村殊为不易。这些书籍涵盖了国学类、人物传记、医学保健、社会科学等十个门类。“夏庄”的主人把自身喜静、爱看书等特点,融入到农家乐的经营中,以书会友,以书香留客。这些新闻报道,去掉宣传味、工作味、报告味,增强新闻味、贴近性,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是要增强体验性,提高贴近力。

    在主题报道时,《湖州在线》创新报道形式,采用体验式新闻报道,开拓报道的可读性。如去年11月8日记者节,推出了“记者节我们去体验”系列采访活动,每一位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体验各个岗位的点点滴滴。将目光聚焦到客运中心客运站的值班站长、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等一线基层工作者,体验一线群众生活和工作,反映出他们创业创新的精神面貌。

    今年盛夏来临之际,又推出了“劳动者日记之夏日记忆”系列报道。高温炎热,炙烤着工作在室外的每一个劳动者。空调安装工、快递员、环卫工人……他们用辛劳的汗水,为市民换来正常的生活。记者走进这些可敬的劳动者,体验他们劳动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且尝试用第一人称口述的形式撰写新闻,加以记者手记,创新了新闻表现形式。截止到目前,已报道了10篇“夏日记忆”,网友爱读爱看,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价值。

   近年,每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新闻网站都会在第一时间推出新闻专题,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在网络中获得新闻信息,表达意见。网络新闻专题惹人注目,日渐成为网络新闻领域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新闻媒体为传播平台,以新闻事件为核心,整合相关信息资源,从不同角度、以多种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大容量、即时性综合报道。今年以来,《湖州在线》围绕主题报道,制作了专题近20个,如《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扎实开展八大专项行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先进找差距 聚力发展强实力》、《激情追梦 创业英雄》等。

    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新闻专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信息,这些形式具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flash 动画等。这些形式组合运用,产生了一个个生动鲜明、新闻性强、易于传播的网络新闻专题。而且,网络新闻专题不是多种表现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媒体的融合,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全时性呈现内容。同时,网络新闻专题具有互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正在逐渐改变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拉近了网站与网民之间的距离,使新闻报道更加平民化。

    当然,网络媒体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拥有信息海量、即时性、时效性等优势,但缺乏将新闻做深做透的能力,在这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

    来源:浙江省记协-浙江新闻界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