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永华)
【内容摘要】会议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办党报,及时报道各种会议,显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长期以来,读者普遍反映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空话套话很多,读起来枯燥无味。作为党报,,如何进一步突破会议报道的惯有模式,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让会议报道出新出彩,成为党报记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议新闻的可读性、新闻性,应在形式、内容、写法上力求突破,在报道中力求“新、精、简、活”,即标题要新,导语要精,结构要简,笔法要活。
【关键词】会议报道 新 精 简 活
会议新闻报道由来已久,随着早期新闻传播手段的出现应运而生,中国古代 《邸报》和古罗马手抄新闻《每日纪闻》都有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报道也是我国主流媒介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过去的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现在的和平发展时期,会议报道作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业中,会议新闻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由此可见,采写会议新闻是党报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打开一张党报报纸,第一版时政新闻,毫无例外都会刊登多条会议新闻,一些关系到民生大事的重要会议,比如一年一度的两会,五年一次的党代会,有必要在重要版面刊登,广大群众也是欢迎的。但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内容空洞的,千篇一律指出、要求、强调,读者就难以接受。
而会议新闻太多、新闻价值太少也常让值班总编经常为如何安排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犯愁,遇上一天,工作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于集中,又都要求及时见报,版面有限就只好以座次进行版面编排。记者采写稿件既为会议报道出力不讨好而烦恼,但有时却又免不了窃喜,开会有领导讲话,摘其要点就可交差 ,尽管会议报道虽写不出什么好稿,可却必发,而且还能编排在重要版面。如此一来 ,一版时政新闻就成了“领导们的一天”活动报道。尤其是党报,整个一版要闻基本就成了领导出席各种会议和政务活动的“公报”。近年来,改进会议新闻报道的呼声很高,《今日千岛湖》在改革会议新闻报道上都作了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会议新闻的改革与其它新闻体裁的改革相比仍然滞后。
为什么这样?原因在于会议新闻的“大、长、空”,领导讲话多,报道缺新意,面孔呆板。从表面上看,会议消息是所有新闻稿件中最容易写的一种。其格式固定,文章不长,不用更多采访,大量采用领导讲话,大段摘抄文件等会议材料,文章的确不难写。
但是,会议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主体的内容,如果全面反映,文章就完全不像新闻稿,不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写作时很容易受到会议用语的影响,出现套话,与作报告无异,稿件不具备可读性、易读性。如何使会议新闻引人入胜,在形式、内容、写法上来一番创新,从会议新闻这片“大海”中捞出“珍宝”,让会议报道出新出彩,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标题要新
新闻的特征就在一个“新”字,求“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现在,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可读性差,这除会议消息本身没写好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议新闻标题不精彩,抓不住读者,“看报先看题”,尤其是会议新闻,如果会议标题中尽是《我县召开××会议》、《领导强调××》《××活动开幕》《庆祝××活动》《××顺利举办》等之类的旧写,就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更无感动读者。
因此,会议新闻要“勾”住读者的视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要在精心制作会议新闻标题上多下功夫,力求在标题上提起读者的兴趣。笔者查看了今年《今日千岛湖》每月的简评,无一篇会议新闻的标题被评为“好标题”,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会议新闻标题制作没有出彩到引起评报员的注意,自然也无法吸引读者。
笔者认为在写会议标题时除具有视野广、有高度,讲究高屋建瓴的语态外,还应注重一些细节。比如, 2007年的人大开幕式,香港文汇报的记者在写这次会议的标题时并没有采用一贯的模式《××大会开幕,温家宝作报告》而是将题目拟为《掌声35次 温总理情动全场》,此标题从微观入手,重视细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虽未谈及温总理的说话内容,但足以吸引读者。这就要求记者全身心去感受会场每一个细节,才能能制作出立体的、可以触摸到的,贴近读者的标题。
二、导语要精
一位新闻界的前辈曾把标题比喻成会议新闻的“导游”,把导语比喻成第一道风景,这道风景好看,是引导读者继续往下走的关键。这个比喻很有道理。导语是消息写作中难度最大、最费思量的部分,消息的精华和作者的新闻专业技巧都体现在了一二句话构成的导语中。
如何将一篇消息中最精炼、最有价值、最新鲜、最吸引人的话提炼成消息的导语,令读者一见倾心,青睐有加,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要想把“不好看”的会议报道写得好看、有吸引力,写好导语,突出每次会议的个性、特点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受“机关报”文风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记者已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新闻观念和写作习惯,每一篇会议报道的导语几乎都是“孪生姊妹”,大量采用概述型导语,风格单调,死板,久而久之结构上相似的导语,使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和抵触情绪。
例如, 本报讯:9月5日,我县举行第27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全县中小学、教育集团、公办幼儿园负责人、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及受表彰教师参加了会议。
如果翻开一张报纸,每个版面所有消息的导语都是这样的模式:某时某地发生了什么事+领导群体,这样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新闻”?肯定是无法吸引读者,枯燥乏味,且缺乏新闻文化品位。
同样也是一则报道教师节的会议新闻,笔者认为《今日千岛湖》9月10日一版头条《我县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的这篇文章的导语写得精彩。“你们是春蚕,吐尽心血,铺就锦绣淳安!你们是蜡烛,燃烧自我,添热淳安发展!昨日,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县人民把掌声和鲜红的奖状送给了受表彰的186名教师代表。”
这篇报道的采访并不费事,新闻来源比较简单,就是一个会议一项领导的活动。妙就妙在记者匠心独运,花功夫写出了79个字的精妙导语,让这篇会议新闻顿时拥有了“灵气”。这条导语也提醒记者,精巧凝炼,独具特色的导语更富有魅力。
三、结构要简
在精心拟好标题和导语之后,就要着力揭示会议的新闻价值。除了重大的会议新闻外,一般的会议新闻在揭示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要注意在简洁明快上下功夫。
快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人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也要少。人们不会象阅读专业书籍一样“研读”报纸上的文章,而是无意识的用眼睛“扫描”,以期获得更多新鲜的、变化的信息。这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变化是:长文减少,短文增多:文章短而信息容量却很大: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少了,分行增多,以适应“扫描式阅读”的需要;言简意丰,可以成“压缩饼干”,决不能作“灌水文章”。
比如每年岁末年初各职能部门都要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内容也比较多,而这类会议又比较普遍。因此,记者采写这类会议时,突出报道会议上所呈现的工作亮点、工作重点、工作成效,其他的内容一概未提。这样,不仅报道十分简短,而且能以小见大。有些会议是一件事或一项事业的成功标志。如:庆功会、论证会、经验交流会等,写这样的会议新闻,有的可以抛开会议,只讲这项事业的成果、经验或相关的人和事。
如《今日千岛湖》
四、笔法要活
会议不等于新闻,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仅要注意会议的内容,也要注意与会议有关的会议以外的新闻,从浩翰如烟海的材料中去捕捉、筛选、提炼有价值的新闻,采访报道;报道手法要敢于创新,除了消息,还可以采用特写、侧记、采访札记等体裁写作,以鲜活、灵活的笔法报道会议。
一般说来,一次会议的召开,特别是重大的会议,总不是孤立的,突然性的,常常有其前因后果,与某项工作或周围的有关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写会议新闻,就不能仅仅限于会议的一般过程中,一定要跳出这个圈子,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俯瞰会议全貌,从会场内外的广阔纵横面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主题。
在2011年3月9日,我县召开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推进会,这是全县的一件大事,所有乡、镇、村一把手都参加了这次会议而且有不少是新上任的,心中一定有不少想法。会议结束后,记者来到到各乡
镇、行政村负责人的驻地,采写了一篇现场特写《新机遇新挑战――会场内外热议城乡统筹发展》,整篇文章分“‘领头雁’互相交流经验、新上任书记‘取经’、乡镇负责人感到很给力”三个小标题,内容生动活泼,现场感极强,全文把大家对发展城乡统筹的信心“立体”呈现出来。
这则报道反映的是会议中的一项内容,但又有别于一般会议新闻。所以,有些会议是某项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某项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采写这样的会议新闻,不能就会议而谈会议,应当把会场内外结合起来,调整新闻视角,贴近民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从会议的广阔背景中,挖掘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和新颖深刻的新闻主题。
【参考文献】
1、《新闻战线》 2001年第六期
2、《新闻传播学》2010年第一期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