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峰)
内容提要:本文以现今新闻界火热聚焦的民生新闻栏目为研究对象,从民生新闻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着重探讨做好民生新闻的几大法宝,了解民生新闻在社会转型和中国媒介改革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其所蕴涵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民生新闻;本土文化;人文精神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个民,就是黎民百姓的意思。在《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为“百姓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透露出一种大众情怀。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出的一类更贴近百姓生活,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要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众化新闻”,简言之,民生新闻就是“百姓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导向”。
二、民生新闻产生的原因
民生新闻是在符合新闻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利用当地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优势而产生的历史性产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现今红红火火的民生新闻栏目,它所附带的“平民化”,即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为出发点与着眼点,采访制作新闻,让普通百姓积极提供线索内容,最大限度去挖掘百姓生活的聚焦点,况且,要试图博得受众的一定信赖与支持,记者、编辑就必须走进百姓生活。二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作为社会化的生物,其对社会的需求自然也随社会的不断进步明显显得参差不齐、高低不均,新闻工作者也就不得不应对这一事实,积极发挥创新思维制作适合大多数民众“口味”的节目,创新播报出更赋有“人性化”的新闻,并且凭借自己的栏目特色来吸引广大民众的眼球。
为此,一些地方媒介便开始顺应市场的变化,慢慢对新闻节目的播出形式进行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地方新闻内容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底蕴,人文思潮,生活品质等是正规的政治会议新闻所不能拥有的。如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就是凭借领先的定位博得了本地市场的“民生”头筹,它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运用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杭州话为播报语言,展现生活于这座秀美柔和的休闲旅游名城中人们的生活状况,传播杭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在这之后,西湖明珠电视台又有《开心茶馆》、《影视笑哈哈》等一批方言类娱乐节目开始跟进,体现杭州人运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思想讲述日常琐事的热情。
二、做好民生新闻的几大法宝
(一)把握舆论,植入社会正气。
当前,民生新闻正是摆脱现今一些严肃新闻播报的弊病而做的新尝试,将镜头对准群众,关注他们的生活并从大量平凡琐碎的社会生活内容中看到事件背后的事情和与此事相关的深层面的矛盾,从而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同时,它的内容还体现出一种民生视角下的人文情怀,体现在选择报道的题材上,多选择那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而展开的事件;媒体在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多表现一种市民的态度、市民的利益。如《阿六头说新闻》中,几乎每期都有关于商业纠纷的报道,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家用电器、卫生用具,还是住房停车……媒体都是站在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一边,对那些坑害消费者利益的偷工减料的不法行为进行揭露与抨击,给予商家一定的舆论谴责,还百姓一个公道。如此举动,不仅导入的是一种清新正义的社会风气,对消费者的一种负责同情,更是赢得了平常百姓极大的信任,也是给关注生活的人们留下诸多的社会思考。
(二)贴近民众,破解生活难题。
民生新闻不管大小,都是百姓身边的大事,但媒体报道时易“撞车”,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一篇好的民生新闻报道要将最为读者关注、最有价值的新闻亮点挖掘出来,从而提升新闻的品位和影响力。举一个典型的例子:2011年夏天一场洪水过后,浙江兰溪市老城区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便变了颜色,有时黑如酱油,有时黄若泥浆,影响到20多万市民的生活。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权威部门出来解释,一时间网上流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市民人心惶惶。有媒体做了“自来水变酱油”的报道,但到底是何原因,没有求证,也没有任何部门给予回答,市民惶恐心理日甚。《浙江日报》民情工作站记者赶赴兰溪老城区居民家,经过三天深入调查,自来水出问题的原因找到了――上世纪50年代建的旧管网年久失修,水垢厚,造成污染。专家说,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改造旧管网,而且旧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但全部解决自来水发黄问题,仍需时日。为此,民情工作站记者在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论和市民意见先反馈到兰溪市政府和兰溪自来水公司,请他们尽快解决市民自来水发黄的事情。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调查报道在《浙江日报》见报。稿件刊发后,兰溪市立即加快管网改造工程。不到两个月,自来水管网改造了6000多米,后来记者在回访中,居民反映,自来水变清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解决也很满意。由于记者善于透过新闻事件的现象去挖掘其背后的内涵和实质,在报道中传达出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群众的呼声,使新闻变成了体现人文关怀、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新闻。
(三)立足本土,创新播报方式。
民生新闻要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在播报的语言方面就蕴涵了一个突破性的创新。当然由于民生新闻的目标受众锁定的是平民百姓,就不能不注意平民百姓的文化水平尚不高,其中尤以中低文化水平者居多,那么在坚持以平民视角选材的同时,采用本土的语言来播报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本土语言是一种简洁明了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句型较短、结构简单、通俗易懂,能够表达一个区域内共同文化心理因素的东西,使语言承载的播报内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喜爱,引起观众的共鸣。
但这中间又出现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即播报语言的合法性。有人提出用本土方言播新闻是对发扬地域特色和本土化的“误读”。其危害不仅在于触犯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消解了大众媒体的语言示范功能,而且对“分众化”的狭隘理解容易造成族群歧视和族群撕裂,狭隘的地域文化观也会影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样就又需对民生新闻的性质来一段推敲。民生新闻是适应于本土百姓观看的“大众化新闻”,是一种“软性表达”的新闻形式。它还是归属于社会新闻,与普通话播报的严肃新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矛盾,只是联系实际情况,地域文化及其历史特色等条件变换语言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表现,在本质上并没有完全推翻普通话版的正规新闻,相反,还是一种新闻播报的语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表现。因为片面地把“方言版”新闻与“普通话版”新闻对立起来是缺少对新闻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的。为此,“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还蕴藏着一座城市的精髓和人文精神。”
(四)以人为本,奏响和谐之音。
民生新闻本着“为民而声”、“为民而播”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深厚博大的人文情怀,最大化地有效利用了媒体作为人类社会“望远镜”、“显微镜”的潜在功用。它是顺应这个时代全球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所开辟的富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新闻栏目的创新之路,较好地体现了大众媒体坚持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行使舆论监督职责,给丑陋者以鞭挞,给诚信者以颂扬,给平凡的好人以道义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它发出了媒体应有的人文情怀,关注弱视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它不断尝试挖掘出地方性语言所承载的本土百姓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精髓,它的制作者们更是力求使节目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使观众在收视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得到知识,在艺术中得到享受,在娱乐中获得启发,在艺术中陶冶情操。因此,民生新闻一经产生就所突出显现的特色并不是大众媒体创作者随意凭空想象就得出的,它的生命活力真正来源于群众的需求与愿望,来源于本土百姓,它是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创造者集体创造的某一时期优秀精神文化内容的代表,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最好发挥与证明。民生新闻可以引起今后传媒人启发和关注的地方,也就是其传播态度、传播内容、传播形式方面的优势、特点,以及新形势下新闻传播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传播策略。因为只有这样的新闻节目才是真真实实于细微处弘扬了民族精神,传播了本土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贺湘丽:《民生视角下的人文关怀――〈新闻日日睇〉读报版的特色》2005年6月
[2] 邵伟:《新闻性、知识性、娱乐性的共融》 2010年6月
[3] 杨旭:《民生新闻特质浅谈》 2008年5月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