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部 邵建来
【内容摘要】 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无论原有的主流媒体电视、报纸、电台,还是新兴网络媒体,都在用民生新闻争取占有最大的受众市场,而作为新闻热线的开设,一直都是新闻资源的重要来源,新闻热线应民众话语需求而生,理当为民众生活服务,也更加突出“下情上达”,反映民声民意,更好地实现上下对接与沟通,利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 新闻热线;政策解读;新闻把关
一、栏目发展状况
《今日千岛湖》报自推出民生热线“有事找我”栏目后,一直秉承“服务百姓、解决问题”的理念在运作。很多民生问题不外乎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等,都反映在民众生活中,事关民生,没有大小,都是“有事找我”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然,解决问题中必然触及各方利益,但《有事找我》栏目始终肩负媒体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非激化矛盾。栏目运作以来,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不计其数,也为政府建言献策,有的并还被政府部门采纳,拥有广泛受众和一定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真正的品牌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稳定性和拓展性。成长期的民生新闻和其他的品牌一样,要做的不是一时抢夺眼球的节目,而是有实力、有内涵、有品牌等内在特征可持续发展的 目。因此,必须从目前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当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寻找到激活民生新闻的元素。
新闻热线是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从广义上说,热线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平台,一切能体现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的形式都可称为热线,如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及手机短信等,当前几乎每一家报纸都会设置新闻热线,跨媒体的热线形式也在不断地涌现。当下,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引导下,关注民生也成为了媒介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明显感觉到近年来的会议报道不再是狂轰乱炸式报道,民生新闻已经从非主流向主流转移,更进一步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党报不仅要对民生进行客观记录、传播,更要参与,更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二、 栏目对民生新闻的影响
《今日千岛湖》“有事找我”栏目的特质非常符合媒介实践操作的需要,它对《今日千岛湖》民生新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热线是读者的信息线,聚焦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琐事,也就是把“市民百姓自己的困惑、疑难”做好做明白,以促使读者塑造这样一种价值观:“我有义务将看到的告诉报社,并通过记者采访告诉更多的人”,将这种拨打新闻热线的行为升华为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体现,激发它的精神价值,这样一来,民生新闻的来源就不怕枯竭,而这不同于报纸拥有的通讯员队伍,因为通讯员很多倾向于宣传需要,提供的信息或者报道多应付于任务。
“有事找我”栏目,几乎每一条热线都以普通民众为主角,每一 条报道都来自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老百 姓从水、电、卫生到就业、升学、邻里关系等实际困难和他们 的喜怒哀乐。为此,有市民直言不讳,“这个栏目很欢迎,上面的电话记得蛮牢牢。”
如今,有的市民还通过微博、QQ群等反映问题,建言献策,除了帮忙记者给出答复,有的记者还根据民众建议和需求对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报道,比如机动车的安全行驶问题一直存在,处罚缺少依据等现象,有市民意见很大,记者联系了交警等部门,收集材料,为政府进行这方面的努力提供依据,帮助民众解决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民众通过参与“有事找我”栏目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更增进了记者的社会使命感,触发新闻线索,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所以民众的参与,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形式。
随着读者观念的逐渐改变,读者对《今日千岛湖》民生报道的要求不断升高,这也要求记者不断地提升理念,理论上要求掌握大政方针、科教文卫、城市建设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政策知识外,并注意过滤分流信息,其实有些信息并不是“无效”的,除了那些突发事件报料明显带有“新闻价值”,其实很多的报料都会隐含在群众对新闻信息咨询的过程中,这可能正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一般来说,“有事找我”在形式上是出现于报端的作为“牵线搭桥”服务性质的一个栏目,实质上是记者回馈读者信息的典型而集中的展示,“到哪办证、到哪学车,社会人员如何报考教师资格证,看似七零八碎的小事件,经过采访、整理或许就成为了能够服务大众、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贴心报道,而这种新闻不但给了读者全面的回答,而且使得媒体服务大众的理念显于报纸,真正彻底地为群众服务,同时通过记者的交流和反馈,报纸的传播效果会达到最大化。
浏览当前流行的政策解读性新闻,很多记者通过对百姓生活故事讲述的形式使得政策性新闻平民化,当群众对报纸期望值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记者在帮忙解答问题甚至是深入采访也在不断成长,对于大政方针的理解与解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将这种民声与愿望激发成新闻敏感,促使记者报道形式的推陈出新,实现政策的民生化。
三、栏目记者努力的方向
目前很多地方媒体纷纷把民生新闻作为立台之本,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是检验地方媒体民生新闻栏目办得好不好的基本标准。
作为民生新闻,应该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本质,回归百姓本来的生活状态。有时,记者会觉得热线电话反映的不是问题就是市民心中不满,这无疑会影响到记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正确判断。 因此,看待“有事找我”热线,记者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去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如社会公德、邻里家风、奇闻趣事、生活时尚、百姓情怀等,这些内容都是民生新闻的好选题。
在监督类的热线电话中,记者应该实事求是地挖掘,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就事论事、与人为善”的理念,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让不同层面的百姓来评价,让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让百姓成为主角,实现“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媒体人责任。
当然,新闻采写强调现场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有些读者可能只是道听途说者,而记者由于对细节的阐述也很可能掺杂了众多同类事件因素以及个人的主观判断,极有可能导致错误出现,这些都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所以做热线电话类的新闻报道需要记者强化把关意识。
“热线电话”在新闻媒体由“高高在上”向“贴近民众”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事找我”栏目作为一个民生新闻栏目,很多有效信息都能在上面得到体现,而且不少民众对这个民生新闻栏目非常信赖,它不仅为民众解决他们正面临的困难、难题,而这样的问题解决的越多,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口碑也就越好,热线电话的使用率也会越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了民众。
尽管目前热线电话提供的线索有效率还有待继续提高,一大部分线索因种种原因无法采访,但有些问题可以作为新闻资源从其他角度进行报道,这样做,能更大地发挥一个新闻栏目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发挥为政府帮忙不添乱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热线也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形式,不管是手机短信报料,还是QQ、微博或者是论坛互动形式,形式的改变终究离不开人的素质的提高,要更好为民生新闻服务,关键还是在人,作为帮忙记者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接听热线工作虽然程序简单,但是学问却很多,比如当报料人催促记者给答复的时候,记者如何沟通,如何消除报料者的焦急情绪,这些回答技巧都需要在记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 要有一定的政策专业知识。这是对接听热线记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同时善于挖掘新闻线索作第一手资料的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及时反馈,不仅是对报料人的引导,也能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总而言之,“有事找我”栏目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 难”为宗旨,倡导“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团结互助精神,提升帮忙质量,履行维权职责,倾听 百姓心声,不仅关注百姓生活中邻里纠纷、消费纠纷,更延伸出“大帮忙” 的理念,通过舆论监督和记者跑腿,解决辐射面广、影响程度 深的问题,更好地体现千岛湖传媒中心“关注民生、服务百姓” 的栏目宗旨。
【参考文献】
1、谭晶纯:《灾区探冷暖 现场写民生》,《云南日报》,2009年
2、杨雪:《“大民生”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长久之路》,《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赵礼俊:《从〈民生报道〉看县级台民生新闻的发展》,《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4、金月全:《地方党报民生新闻如何出彩》,《新闻采编》,2011年01期
走向全媒体——千岛湖传媒中心十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