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集团公司的组织下,对绿城在上海、乌镇、老余杭三个南方有代表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共参观学习了3个较具规模和有借鉴性高档住宅小区和别墅群,分别为:浙铁•绿城长风中心、绿城乌镇雅园、绿城桃花源等。本次考察组织严密,内容丰富,整个团队日夜兼程,边看边议,拍摄了大量有价值的影像资料。目前,我所现场负责的望江垄安置房项目正进行小区景观施工,故在考察中我比较注重的是各项目园林景观的一些施工工艺和植物的配置技巧。
通过这次考察,绿城乌镇雅园给我的整体印象最深,其铺装整体平直顺滑,接缝宽窄均匀,转角拼缝美观。其植物搭配层次丰富,乔冠搭配错落有致,草地铺设起伏流畅,令人赏心悦目;视觉从近到远,有明显的层次变化;空间节点应用娴熟,通过各种景观节点将园林景观空间打造出张弛有度的效果。
园路整体构图精美,铺装施工精美细致。
绿城乌镇雅园有单层别墅、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等多个空间构成,因此各个空间园路的联络,便构成了该园区的导游路线,其园路的主次关系明晰,主路所形成的骨架简洁明快。所有园路及平台铺装缝隙均匀,缝面凹进面砖表面3毫米又密实,钩缝表象柔畅。
反观我以前负责的项目,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铺装石材尺寸偏差大、铺装缝隙宽窄不一、面层平整度差、收边收脚毛糙、弧形过度生硬。
根据我们以往的一些做法,我们在谈论景观方案及后续的设计图纸审查过程中,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铺装的整体布局、铺装的样式等内容,忽略了铺装细部处理,对铺装的对缝、留缝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铺装效果的失败。
植物搭配合理成功,空间层次错落有致。
在绿城乌镇雅园,其植物搭配都比较合理成功:由近及远,草地、地被植物、灌木、乔木依次组合成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让人赏心悦目。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主要做法有几个方面:首先,全冠移植大树,在视觉的尾端或者焦点位置组合种植大树,围合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空间轮廓。其次,中间搭配部分的矮乔或灌木,树形一般都比较饱满,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把围合的空间装饰得错落有致。第三,在空间的围合上,植物应用手法娴熟,那里该紧、那里该松,收放自如,主次分明。
反观我以前负责的项目,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植物景观层次单调,空间围合零碎,植物配置散乱,设计手法呆板,往往一条道走到底,景观空间层次的变化不足。
根据我们以往的一些做法,我们在谈论景观方案及后续的设计图纸审查过程中,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绿化的分布等内容,忽略了植物的配置要求,对植物的合理应用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植物配置的失败。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营造丰富的空间景观及意境,应该作为为我们今后方案讨论和图纸审查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场施工也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斟酌。在我县现有的招标体制和建筑市场的大环境下,在集团公司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我们自身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缩小与其他地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差距,打造出优质工程。
强化设计把控。首先方案评审不能走过场,要与设计单位多对接沟通,在明确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其次注重设计修改的跟踪落实,认真核对扩初图,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化修改意见让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深化。组织技术交底会,明确细部做法和控制要点,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积极组织设计人员进行现场服务,对项目建设跟踪把控。
强化施工把控。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参与设计方案评审,了解项目设计的理念、风格、元素、用材等,明确项目定位。并结合现场自然环境条件、施工管理经验等提出合理化建议,是参建各方达成思想同意、目标明确、标准清晰。落实好施工图会审制度,明确方向,解答疑问,为后续施工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制度,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张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