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概况
昌墅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A级景区千岛湖镜内,坏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十分便捷,距千岛湖镇只有20公里之途。全村总辖地9.41公顷,耕地面积较少,林地较多,人均拥有林地16亩,这里气候宜人,山青水秀,山泉流水四季清澈。昌墅泉水自然村的“横天岭”,更是青山连绵,风景秀丽,曾经是红军抗战的经过之地,至今都还有一条古人开发的能通往建德、寿昌的古道。古道两旁到处是山茶油树、毛竹林、杉树林,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及野生特产,如山鸡、石蛙、野生猕猴桃等。这里也是以后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茶叶是这里的农民的支柱产业,林木是这里山民的生活之根本。
昌墅行政村由原来的下门、泉水、昌墅自然村合并而成,有13个村民小组,288户,总人口886人。各自然村自祖先迁居成村以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全村主要由吴、陈、叶三大姓氏组成。
昌墅村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村组织发生多次变化。1949年至1953年昌墅、下门、泉水是同一个下门农会;1953年、1954年设立昌墅低级社、下门低级社、泉水低级社;1955年至1958年期间,昌墅、下门、泉水、乾源是同一个昌墅高级社;1962年至1985年分设为昌墅大队、下门大队、泉水和乾源是同一大队;其中1966年、1967年各村成立文革会;1985年至2000年设为昌墅村、下门村、泉水村;2007年昌墅、下门、泉水三个自然村合并为现在的昌墅行政村。1962年昌墅、泉水、下门建立党支部,到目前为止昌墅党总支部有党员36人。
文化礼堂
一、昌墅文化礼堂建设,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包括:
1、礼堂:新建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房屋一座,美化外围环境,用于召开村民大会、室内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活动、表彰会、报告会以及举办节庆典礼、成人仪式、婚庆仪式、祝寿仪式以及乡村旅游服务接待等。
2、讲堂:在礼堂中开辟50平方米的场地作为讲堂,与基层党校、乡村业余学校、农民课堂、村民议事场所等合建,用于中小规模的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科普教育、技能培训等。
3、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春泥计划”活动室:订阅16种以上报刊,藏书不低于16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是100种(张)。
4、文体活动室:配备电视机、音响、棋牌等常用文体设施设备。
5、文化展示厅和文化长廊:在礼堂内设80平米展示厅,在礼堂外设60米展示长廊,展示本村历史沿革、民俗民风、文化艺术、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名人能人等。
6、文化广场:礼堂外广场用于村民室外文艺展演、体育健身、室外电影放映等。
二、文化礼堂建设立足于昌墅村的实际情况,以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为着力点,深入挖掘村庄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村民整体素质,使文化礼堂植根于乡村,发挥出作用。并运用文化礼堂等建筑,以及文化宣传栏等内容,广泛吸收宣传有利于经济发展、村民进步、村庄和谐的要素,努力彰显昌墅村的特色文化,使昌墅村文化礼堂成为一道亮点。
三、礼堂建立以来,活动丰富多彩,各式各样,举办文化走亲2次,开展农村党员思想理论和政策宣讲、民主生活会等活动8次,组织技术讲座、平安网格培训、农村扫盲培训等活动3次,举办广场舞、农村老年人集体娱乐活动等文体活动3次。
乡风民俗
早年在我村,每逢村里有盛大集会,就会在旗杆礅里插上又高又粗的旗杆,旗杆上飘着各种色彩的旗帜,旗帜上写着每个宗族的支脉堂号,旗帜越多,便显示家族兴旺发达。后期这些旗帜上就不仅是展示宗族支脉堂号了,还有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台进上一甲一名的状元,均可展示在这飘扬的彩旗上。在我们昌墅村至今还保留着两对用麻石做的旗杆礅,试想当年那些满怀胸志的年轻人,站着这旗杆礅边,望着高高飘扬的彩旗,想到要为宗族繁荣做出贡献,定会生出无限进取的激情。
经济特色
全村有耕地688亩,林地12893亩,其中(特色种植)茶叶、水果、苗木园地1918亩;森林覆盖率 80%,茶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其他涉及开办来料加工、糕点加工厂,毛竹种植、杉木等服务性经营业务。2014年,村集体总收入56.73万元,人均收入11185元。
乡村旅游
至2012年以来,在村领导“双带”下,昌墅村创建了多种致富百姓、招引游客的途径,如种植了白枇杷50多亩,草莓基地10多亩,樱桃50多亩等,加上新建的贯穿全村的淳杨接轨线,为外地游客来昌墅旅游观逛、休闲采摘提供了好场所、好条件。
公共交通
连接淳杨线的下门康庄公路贯穿全村,公共交通班车千岛湖至昌墅村线路,三个班次,距千岛湖20公里,车程30分钟左右。
联系电话
村支部书记:章胜昌18857136338;
村委主任:程银顺13567158571;
村会计:吴红生13588358422;
村级文化员:余美华1375815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