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乡中联村
  发布时间:2015-02-16 22:01:47   

  村概况

  中联行政村由高家、油碓里、项家、中联畈4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目前有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451户,总人口1275人。各自然村自祖先迁居成村以来均有500多年的历史。每村基本上由同一祖宗衍生而成。

  全村有耕地281亩,林地12268亩,其中茶叶460亩,水果2080亩,山核桃林地460多亩,蚕桑504亩。柑橘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其他涉及茶叶加工、制砖厂等生产性及服务性经营业务。2013年,村集体总收入6887万元,年人均纯收11827元。

  文化礼堂

  1.组织建设有保障。乡村两级成立了文化礼堂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文化礼堂工作推进会和部署会,对文化礼堂建设招投标、五廊内容收集、配套设备购买、文体活动的开展等等都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文化礼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解决。为了建立文化礼堂长效运行机制,村还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文化礼堂运行常态化、正常化、有序化。同时,在省、市、县补助的基础上,乡、村两级还配套了部分资金用于文化礼堂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活动。

  2.配套实施较完善。按照“两堂五廊”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还对村祠堂进行了修缮,突出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对此。在大会堂门口左上方设置了“中联村文化礼堂”名称和全省统一标识。“礼堂”面积300余平方米,由村级办公场所修缮而成,配以舞台,配备灯光、音响等设施,在显著位置设置了国旗及当代浙江人共同的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上”四个核心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礼堂用于安排红白喜事,召开村民大会,举办报告会,开展表彰活动、文艺活动等,礼堂功能较完善。“讲堂”面积约100平方米,背墙设置为“道德讲堂”,配备了桌椅、电教设备,主要用于政策宣讲、主题教育、技能培训和交流恳谈等。建有文体活动室、广播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电影放映场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等。“五廊”设置在“礼堂”和“祠堂”中,具体包括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和艺术廊。

  3.活动开展极丰富。文化礼堂建设后,实行常年开放式服务,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服务。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思想理论和形式政策宣讲,全年共举办5次;开展文体活动6次;开展春泥计划活动2次;携手中心小学举办素质教育活动2次,开展礼仪活动、民俗活动、精神文明评议各1次,开展文化走亲活动2次,开展民主议事3次。同时发动全村村民开展了“十佳好媳妇”、“文明家庭”等先进模范评选活动2次。通过制定中联村村规民约和家教十六条,维护了我村的社会稳定,树立了良好的民风、村风。

  乡风民俗

  1、产业文化:鸠坑中联村盛产南赋柑桔。南赋柑桔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新安江水路形成的产物。1975年,南赋公社在水南岸创办第一社办桔园后,柑橘种植便在全乡推广种植,2000原南赋乡成为全县柑桔大乡。南赋柑桔不仅产量高,品质也佳。2002年9月中共中央委员、中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为“南浦红柑”题名,2002年11月,南浦红柑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

  2、特色景点(南浦卧波):21世纪初,在中联南村源节竹坑口,新建一座长300余米的跨千岛湖大桥,被誉为“华东第一桥”。拱接两岸青山,桥下浩瀚千岛湖秀水随风荡漾,白浪层层叠叠滚滚向前,其状其声其势别有一番风味。旭日东升,桥上桥下金光闪闪;夕阳西下,天上红霞片片,湖中碧水成朱,南浦大桥,实乃千岛湖上又一壮丽景观。

  经济特色

  该村盛产柑橘,柑橘是该村的支柱产业,是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2013年有柑橘面积2080亩,产量3064吨产值90万元。南赋柑橘是以集体办场起家,现有水南岸、黄坞和十二坝等桔场,桔场对全乡集体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南浦红柑”曾多次参加县级柑橘比赛,多次摘得“甜桔王”称号。

  乡村旅游

  鸠坑乡中联村按照精品村建设要求,逐渐完善了村级各种基础配套设施,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柑橘采摘农家游等项目已初见端倪。

  公共交通

  中联村是乡政府所在村,距县城千岛湖镇40公里,约50分钟车程。

  交通路线为:千岛湖镇―千威线―南浦大桥―郑鸠线―鸠坑(中联)

  联系电话

  村支部书记:吴有祥13989862433;

  村委会主任:胡万星13758183173;

  文化员:徐珏静1516839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