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概况
南宋时,於氏先祖宏六公的四子迁徙至此,村以姓氏为名,称为於家。2008年是由原於家村、送兵村、孙家桥村、洞下村合并为武源村,位于淳安县里商乡的东北部,行政村驻地设在於家。现任党总支书记於阿高,叶�富.任党总支副书记,叶志明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向建兵任支部委员兼任村监会主任,叶利群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叶志华任村委委员兼报账员,叶丽英任村委委员兼计生联系员。全村有296户, 1012个人口,拥有山林面积2.7万亩,耕地面积285亩,茶园面积1191亩,是一个木材主要物产,茶叶主要特产的山区村。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0771元。
该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森林覆盖面积达95%以上,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等级标准为一级。张良墓、神仙洞、白云古道、冰川遗迹、高送兵自然村高山草甸等景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文化礼堂
武源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带领全体村民,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完成村健身公园、村卫生室、路灯亮化工程,景观石栏杆、村道硬化、自来水、停车场、水利设施等多项工程。2014年投入30多万元,对原大会堂进行了改造,建成武源村文化礼堂。村文化礼堂建设包括礼堂、讲堂、其中礼堂及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设在近360平方米大会堂内,是村民看电影、看戏;元宵舞狮子、跳竹马;喜丁酒宴、祖宗抬巡仪式、婚丧嫁娶行礼等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道德讲堂80余平方米、内设农家书屋;春泥活动室;给村民室内自娱自乐,室外广场两处,近1000平方米。配备体育健身器材一套,篮球架一副、供村民强身健体活动
文化礼堂建设中立足武源村的史情、实情,以浓厚的民俗文化为着手点,挖掘本土文化,提升村民素养,使文化礼堂植根于乡土。重点突出张良特色文化品位,深挖厚重历史底蕴,做足文化品牌,使“两堂五廊”倍增光彩,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建设成果。
礼堂建成以来,开展思想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12次,组织茶叶培管新技术讲座、茶园统防统治培训、邮政储蓄理财知识讲座、茶叶炒制培训、法制消防交通安全教育等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法律咨询等活动6次,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宣讲1次;邀请千岛湖越剧团下乡演出1次,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1次,举办广场舞、飞镖、双扣等文体活动3次。
乡风民俗
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人文内涵。据《光绪淳安县志》上:“留侯倒屐入坞中,戒土人勿言,汉使追至,见无人入坞之迹,遂去。”但过了几天,还是被刘邦派来的汉使发现了,于是张良只好出面谦辞,拒赴京城,和百姓一道送汉使返京,送�之处,后人称之为送兵岭,附近村庄称送兵村,村名至今还沿用着。
张良在淳安白云庵辟谷修道的第二年,即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崩。吕后遣京师强行招回张良。张良十分留恋白云庵,实在不舍得离开这青山绿水、白云绕峰的仙境。于是,在离开之前,他在白云庵后面的岩石上刻上了:“此处饶千秋风月,实际作万载神仙”的诗句。张良回京之后,吕后强迫张良进食,还对张良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不得已,只好开始进食,停止辟谷。八年之后(公元前188年),张良病死于家。张良生前曾经对其子孙说过,希望死后把其尸骨埋葬到歙东学道的白云山下。为实现祖先遗愿,张良的后裔们几经周折在白云庵旧址的附近牛形垄营建了一座圣祖张良的衣冠冢。从此,张良终于魂归武源,实现了他生前的理想夙愿。武源村歌曰:道人山高义溪长,武源山水好风光。汉代留侯隐居地,茂林修竹茶飘香。茂林修竹茶飘香。白云古道长又长,送兵情重美名扬。洞下湍流孙家桥,於家村外话沧桑。於家村外话沧桑。道人山高义溪长,武源是我好家乡。村民团结齐努力。美好明天来开创。美好明天来开创
经济特色
武源村位于山区,全村有山林面积2.7万亩,茶园面积有1191亩。因此,木材是主要物产,茶叶是主要特产,高山蔬菜、油茶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名列全乡前茅。耕地面积较少,仅有285亩。粮食作物也有少量种植,其中以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芝麻等为主,中草药也有广泛种植,外出劳务收入也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96万元,人均收入10771元。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逐渐起步,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公共交通
连接白小线的康庄公路直穿五个自然村,公共交通班车开通至洞下线路,共四个班次,上午、下午各两趟,车程60分钟左右。
联系电话
村总支部书记:於阿高13735881470;
村委会主任:叶志明 13732295309;
村会计:叶志华 662289;
村级文化员:於恒德 68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