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帆
5月17日是我国的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对于他们的教育,也应该全力保证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
淳安县康复医院儿童康复部的特殊儿童教师徐妤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4年,她用青春服务着一群可爱却又可怜的孩子们。
豪言应对同事质疑
徐妤的同事吴阿姨告诉笔者,徐妤初来时还是一名大学没毕业的小姑娘,一脸稚嫩。其实,徐妤一开始是在一所幼儿园实习的,据她透露,那时她的工作比较轻松,仅仅是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上课。这样开心的生活,也逐渐让她产生了想成为一名幼教老师的想法。随后,她获悉康复医院的儿童康复班需要一名特教教师,她便主动来应聘了。
深知这份工作不易的同事们很不解,大家都问徐妤:“小姑娘,你年纪轻轻,怎么想到来康复医院干这份苦差事?”徐妤笑着回答:“只是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是这一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把这位小姑娘的心,安在康复医院中。
无助是初到时的主题
徐妤要面对的是一群徐妤残疾状况各不相同(精神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多重残疾)的特殊儿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
她深知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个别教育,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意识,交流能力。然而,与这些特殊的孩子建立互相信任之桥是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工作的第一天,徐妤就常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搞得手足无措。一些孩子毫无征兆的尖叫哭闹,差点把她吓哭;还有几个孩子漫无目的地四处奔跑,东躲西藏,又让她操碎了心;甚至还有的蜷缩在角落里置任何事与不顾……这一系列问题让徐妤备感无助。
一心三用,她用青春服务孩子
耐心
徐妤说,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因为特殊儿童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认知理解或者交流等,他们的学习能力相比正常的孩子就会差些。有些简单的课题可能需要不停地演示,他们才能掌握。
徐妤班里的孩子年龄差距特别大,最小的只有两三岁,最大已经十六岁了。而年龄最大的孩子芳芳(化名)却最让她头痛。芳芳要记下一个简单的拼音都需要她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刚开始,徐妤感觉异常吃力。但日复一日的坚持,她用耐心让芳芳记下了拼音的所有字母。她告诉笔者,在身体疲惫的时刻,主要感受到孩子们有一点点进步,她就会恢复所有的力量。
细心
特殊儿童的每一点变化可能很微小,但是却对他们之后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特教老师,徐妤每天要时刻注意她的学生们。也许某个孩子偶然的一句话语或一个动作都可能折射出他某种能力的提升。当孩子有了些许进步时,徐妤都会牢牢抓住机会,让孩子及时更新知识。但同时,孩子们的某些语言和动作也预示着他们习得一些不良行为,徐妤又会及时发现苗头,对孩子进行干预,避免他们形成不好的习惯。
小程(化名)在徐妤的眼中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孩子,而最近她发现小程显得有些“暴躁”。一天中午,同学茂茂(化名)吃饭时错拿了小程的筷子,小程竟然张开嘴巴,准备去咬茂茂的手。徐妤一把拉住小程,将她带到楼上进行教育。原来,同学们最近很少和小程接触,他的自闭症又发作了。
爱心
2013年徐妤被评为我县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她在获奖时发言说:“教育是一种无私而又博爱的职业,我们特教教师也一样,它要求每一个教师要真心去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她告诉笔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她要充当不同角色。为了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她可能是慈爱的“母亲”;在孩子们耍脾气、闹别扭需要教育时,我又会变成一位严厉的“父亲”;而在孩子玩耍时,她则是孩子最忠实的玩伴。
未来不改初心,她要一直陪着孩子们
谈及未来,徐妤表示还没有认真计划过,她说:“我和这里的孩子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情愫,一时间也分不开。我希望我可以陪着他们一步步成长,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总之,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大家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
编辑王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