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dhnews.com.cn/templateRes/201801/23/30108/wz/images/1.jpg)
![](http://www.qdhnews.com.cn/templateRes/201801/23/30108/wz/images/2.jpg)
![](http://www.qdhnews.com.cn/templateRes/201801/23/30108/wz/images/3.jpg)
![](http://www.qdhnews.com.cn/templateRes/201801/23/30108/wz/images/4.jpg)
【今天是:
|
| ||
| ||
| ||
| ||
|
“几年不见,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大!”这是汾口村的老郑回到家乡时的第一句感慨,今天眼见的汾口和他记忆里家乡的模样大相径庭:集镇的街道宽了、干净了,路口已有红绿灯指引交通,农贸市场附近还竖起了电子显示屏,汾口大道初现雏形、汾口三桥拔地而起,村里开始建设驿站、民宿民居,老百姓在田间地头谈论的话题中也多了“绿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鲜词汇……
2015年来,汾口镇进一步明晰自身定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努力将贯彻秀水富民战略与锻造汾口核心竞争力相结合,实现了经济发展、产业优化、集镇美化、民生和谐的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打造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更美农民更富 富丽乡村雏形初具
2015年,汾口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8.21亿元,同比增长9.6%;工农业总产值39.88亿元,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纯收入12132元,同比增长11.4%;村集体人均可支配收入179元,同比增长9.8%。
农业生产方面,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持续着力于培育新型绿色农业产业,实现种养殖规模化、现代化,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蚕桑种养、油菜及小麦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完成基地造林1475亩、油茶抚育2000亩,共发展水果基地340亩,新发展30亩以上连片蔬菜基地2处。
在坚持传统农业夯实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富丽乡村,让村更美、民更富,为此汾口镇以富丽乡村培育村横沿村为示范点,探索农村发掘特色、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横沿村是原乡政府所在地,位于汾口镇东南部中心位置,在富丽乡村培育方向上,着重发挥其绿道交叉点、背山面湖的地缘优势,致力于打造以特色美食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卖点的旅游休闲基地和手工业加工基地。在此基础上注重布局丰富的业态和多元化的项目,大力建设露营基地、驿站配套、手工作坊和沿湖沿路景观等项目,同时引进社会资金450万元建设横沿驿站、垂钓中心、生态农业园项目。目前露营基地、房车营地、横沿驿站庭院改造等项目均已初具雏形,百亩畈“马小奇”驿站和横沿“青亭典水”民宿项目也正在工程实施阶段。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品质显著提升
2015年来,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原则,汾口镇注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镇域内各类基础设施,在民生受益的基础上更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实施总长度8.8公里的龙湛线等六条村道大中修工程,应急抢修水毁路段,启动武强溪三底段堤防加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万方以下山塘除险加固等11个建设项目。
实施城镇交通整治工程,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在武强路与杨翠路十字路口增设红绿灯灯控,更换或新设交通标志标线标牌、增加监控设备,有效解决了汾口集镇交通拥堵、事故多发、安全隐患突显等现实问题。对城东、城南入城口进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绿化设施等,在增强路段管理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城镇形象。实施城镇污水改造提升项目,对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扩建规模,解决汾口集镇污水纳管纳管率低、覆盖面小、纳管死角多等问题。增加人力物力投入,顺利通过省卫复评。
启动湖德塘公园、白胡山公园建设工程,打造有品质、有规模、有特色吸引力的休闲观光平台和旅游目的地。
启动老车站商业综合体、杨旗坦文化广场一期等项目的土地收储前期工作。实施武强溪亮灯工程,提升武强溪两岸景观改造,扮靓汾口夜景,探索打造“夜汾口”。
借力平台做强招商 积极探索产业转型
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淳商回归”、促进招商引资长足发展的基础上,汾口镇注重多措并举,丰富招商形式,主动对接、积极走出去,广泛联系汾口在外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洽谈会,于年初召开了汾口镇淳商回归工程招商引资洽谈会,共邀120多位在外知名淳商齐聚一堂、共话家乡发展。同时加强与上海、宁波、杭州等各地淳安商会沟通交流,采取主要领导主动出击的方式,外出招商、上门招商,并不断完善招商手册和读地手册,明确规划、国土等要素,出台政策、搭好平台,吸引投资意向,实现精准对接。
淳商回归平台为汾口镇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力量,2015年全镇新引进300万元以上特色招商项目9个,其中淳商回归项目4个。淳商回归大会签约三大项目龙祥生态农业科技、李宇农业、马小奇民宿驿站及秀水节签约两大项目青亭典水民宿、聚千金融,均已成立新公司,部分已落地。此外,已与上海华厦伟业集团签订意向投资协议,计划引进8亿资金打造老汽车站商业综合体项目。
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尝试落地“农旅结合”模式,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2015年新增流转土地793亩,用于发展规模化农业。完成淳安栗园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干道改造,景观长廊、垂钓台景观提升及杭州千岛湖明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道路硬化、水渠修复、冷库建设等,启动蓝莓基地生态农庄、亲子游项目建设。
落实基层党建责任 创新举措抓队伍建设
2015年来,汾口镇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模式,强化基层党建责任,建立村干部作风建设年金制度,明确了14个方面的36条底线,并对村级主要干部实行正负面双向考核机制,以明确制度、强化奖惩实施的方式管好队伍、改进作风。同时,切实落实党员集中服务日,鼓励各村、各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活动。
另一方面,完成镇干部员管理模式的调整,改变大办公室建制,成立九个农村工作小组,形成班子成员带队、中层干部负责、包村干部具体抓村级业务的管理模式,并要求业务线干部敢想敢为,争取出亮点、出成绩。切实落实“房东制”,延伸联村服务链条,实现“三认”工作全覆盖。全镇干部员在“三认”走访中做到全面记录,镇纪委联合退二线干部做到全面督查,阶段总结后做到全力整改。在此基础上完善村情台账,高度关注三类群体。目前全镇88名干部员共走访农户15526户,记录办事档案8247件,开展服务715次,解决实际问题1542件。
全力打造景美民富、生态和谐的新汾口
2016年,汾口镇将围绕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目标,集中力量做精集镇、做美乡村、做优农业,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富丽乡村新亮点。
届时,“两轴一园三商圈”的城市格局将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竣工,商贸服务功能焕然一新,湖塘花海的景观得以完美呈现,汾口镇旅游中转站和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效率将大大提升。
明晰概念理清思路 写好田园城市开篇
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宜居宜游宜业,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的工商业,又有永久基本农田、优美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魅力特征。它拥有三大本质:一是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田园景观相结合,有现代城市功能,也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二是以现代产业为支撑,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在城乡之间形成产业多元化的经济协作体系。三是追求差异发展,加强城镇、乡村的分工和合作,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互补。它具有六大基本特征,即组团化布局、高端化产业、田园化环境、网络化交通、人本化生活、差异化发展。
汾口镇自然风貌独特、环境优美,天然具有淳朴、浑然的田园气质,具备打造生态田园城市的基础要件。
汾口之美体现在山水秀色、田园野趣,传递的是一种去城市化的浓郁泥土气息,汾口镇“湖上平原”的地理地势条件、层峦叠嶂的山林排布、源头清流的水文特色、层次鲜明的田园景观、古韵犹存的建筑风貌,共同营造出了融于田园之境的小镇形象。
2016年是汾口镇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启动之年,写好开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镇将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持续着力于生态保护、集镇建设、招商强化、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打好生态田园城市后续发展的基础,构筑新亮点。
科学规划谋篇布局 攻坚克难齐心开局
2016年汾口镇将致力于打造“两轴、一园、三商圈”,即汾口大道发展轴和沿武强溪景观轴;汾口镇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公园湖德塘公园;一桥桥头老车站商圈、新车站-啤酒厂商圈和畹墅商圈。并且围绕三个商圈进行策划招商和推进项目落地,其中桥头老车站商圈已有投资商表达明确意向,新车站-啤酒厂商圈正在积极推介中,畹墅商圈汾口综合市场已完成项目设计,现正在准备前期工作。
重点做好难题攻克,一方面是攻克土地征用难题,尤其是做好杨旗坦村等周边村的土地征用工作,同时充分考虑被征地村的发展,支持被征地村发展物业经济,实现因征地而加速发展,带动村民致富。二是开展城镇整治工作,尤其是攻克集镇停车难题,重点做好城中村、城郊村、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和拆违拆旧工作,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深挖有机农业潜力 促进农业电商融合
汾口镇发展有机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山茶油、有机茶叶、有机大米、有机水果、高山蔬菜、有机甲鱼等初具规模。下一步将加大力度鼓励有机农产品的专业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大力度扶持有机农产品与电商结合,为汾口的有机农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建设有机农产品电商园,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借助电商平台,在提升农产品规格、包装、生产、销售等环节多做文章,建设一座在互联网上的有机农产品新超市,提升品牌价值。依托电商产业园带动农业园区、基地的发展。
摸清家底盘活存量 实现招商新突破
2016年将积极推出六大资源:一是红星厂区块,意向进行以特色酒店、民宿群为方向的特色招商;二是啤酒厂地块,计划合理规划业态分布,分批出让土地;三是毛家塔山地块,计划引进大规模的休闲养生项目;四是霞源山农民集聚转移下山以后留下的历史建筑、特色建筑,考虑整体发展民宿民居特色旅游;五是其他村集体闲置房产,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改造成为民宿民居,兼顾保护与开发,创造闲置房产新价值;六是已完成流转的土地,计划加快有机农业、绿色农业项目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淳商回归平台,把握汾籍淳商回报家乡的意愿,将优质的资源与饱含乡愁的资本联姻,实现精准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