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县环境保护局 > 环保动态
废料变肥料 循环保生态 生态循环农业既“富”又“美”
发布时间:2016-11-10

废料变肥料 循环保生态 生态循环农业既“富”又“美”

见习记者 徐岳林

  走进花园般的养殖场,干净整洁的地面印入眼帘,周围没有污水的痕迹,就连猪圈旁也少了刺鼻的气味。猪舍里铺着一层锯木屑、谷壳,工作人员正在加入微生物发酵菌。经过厌氧发酵,猪粪猪尿分解成的沼液就可以用于农场发电,沼渣则处理成有机肥料用在果物种植上。整个农场显得十分清爽,废料“摇身一变”成了肥料。

  浪川乡的联欢休闲农业园区就是这样一家集“猪――沼――果”良性循环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除了养殖,园内还种植猕猴桃、黄桃等水果。园区负责人施妙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公司年产养殖干粪1000吨,每吨售价几百元,一年就能省下数十万元肥料钱。

  “生态循环养殖既实现了干粪的资源化再利用,降低了化肥使用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又带来了可观的有机肥经济收入。前段时间省里有领导来调研考察,也对我们生态循环系统种植下的黄桃‘点赞’了哩。”施妙方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构建“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发展体系。“目前,全县重点扶持示范区及示范主体的创建工作,对通过示范创建认定的主体,每个给予5万元补助,对通过创建认定的示范乡镇每个给予10万元补助。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模式,继续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大循环发展。”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越来越具有优势的市场形势,使得更多的淳安农民开始走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之路。

  在中洲镇双许村,生态养殖让汪太福家的土鸡成为爆款“网红”鸡。汪太福的养鸡场设施完善,应用了不少循环农业的先进理念。他把自家的40多亩山地种上了桃树,利用园林散养技术在桃园里放养土鸡。农场配备了全自动供水系统,保证饮水的同时也不会排放污水。土鸡以山里的昆虫、青草和野果为食,鸡粪排放在桃园里成为肥料,使得桃树和青草更加郁郁葱葱。长好的桃树和草又循环成为鸡的天然食物。目前,汪太福依靠养土鸡一年就有近20万元的收入。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姜智荣

部门概况

环境专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