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人文探究
古韵赤川口(三)
发布时间:2020-09-23 09:44:49

□章建胜

官井与龙门塔

官井,凿于明嘉靖年间。井深约5米,直径约1米,井内壁圆周用卵石垒砌而成,井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时任浙江军门访余四山期间,正遇大旱之年,村民生活用水困难。这位军门为改善村民生活用水,出资在余氏家厅门前挖了二眼泉井,解决了赤川口村全村人生活用水之难。这位军门巡访赤川口村,为何自掏腰包挖了两处水井,这里还有一段这位军门的感恩故事。

相传,龙门塔原名叫“成言台”,亦称“高门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95)。此塔是一人为报恩而建的。传说,余四山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期间,在审查案子时,碰到一件棘手的案子。有一天他巡察重大案犯监狱时,听到水牢里一人不停地喊“冤枉、冤枉……”长期办案的余四山,凭借长年办案的直觉,意识到此人可能有冤情,于是决定提审此人,当余四山问为什么日夜总是不停地喊“冤枉”?案犯说,我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母亲早年病逝,后母年龄与我相差无几。由于父亲朝中理事繁忙,没有时间回家陪后母,后母空守无奈,总爱用语言调戏于我。可我是一个读书人,决不能做伤风败俗之事,只能言语真诚相劝,后母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变本加厉,加害于我,还写信给父亲,反咬一口说我在家不好好念书,色胆包天总爱花言巧语调戏她。之后,后母还向官府报案要求严判,我就成了要案死犯,三天之后就要问斩,我真冤枉。望大人为我申明正义,昭雪平反。

余四山也是读书人,从口供上分析确属一起冤案,但苦于他父亲也是京官,不便担保释放。余四山再次细细端详此人,从他的相貌上看,有一副高人之相、贵人之貌,今后定有出头之日。

就在死犯过斩的头一个晚上,余四山带着办案人员再次进入监狱提审死犯,提审结束的当天晚上,该死犯竟巧妙地逃跑了。死犯家属不信有这等巧事,一夜之间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翼而飞,要求监狱官员彻查此事……余四山在这样的压力下,带上随从连夜辞官回家,从此足不出户,闭门不见外人。

死犯在余四山的帮助之下逃出监狱,一路奔跑,直到天亮,跑得精疲力尽,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人也非常疲乏,于是就在一条大河边坐下休息。这时前面来了一条华丽的小船,他管不了许多,站起来使劲地招手,恳求给予搭乘一段。说来也怪,这船正直开到他身旁靠岸停下,年轻小伙一个健步跳上小船,窝在船舱门口不敢入内。这时船舱内的主人要求小伙子进舱小叙,小伙子慢慢走进船舱,不敢抬头直视。主人问:“小伙为什么弄得如此狼狈?”小伙子直叙被害的过程。主人非常同情小伙子的遭遇,又看看小伙子的形象是一个极有品相的人,在一来二往的交谈中,主人愿意认他为义子,小伙子喜出望外,立即跪地拜亲喊爹叫妈,从此有了归宿。

原来船上的主人是当朝京里的一品大学士(宰相),由于夫妻膝下没有一儿半女,非常想要一个后代,这位小伙子论年龄相貌都适合心意,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段。

年轻人入住京城后,苦读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考之年一举考中进士,在干爹的帮助下,官任江苏道军门,接着娶妻成家。他这时理应高兴,但是这位年轻人始终高兴不起来,老是唉声叹气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爱妻关心地问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是还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年轻人紧锁双眉跟爱妻说:“我还真有一件要办的事情没办,我能有今天完全是有位贵人相助,此恩不报,终生有憾。”妻子追问什么恩情这么深重,年轻人把此前的经历叙述一遍,妻子听后觉得是应该相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是救命之恩,理应终身相报。年轻人接着说:“恩人与我相隔千里,他在浙江,我在江苏,怎样相报呢?”夫妻俩为报此恩,一时想不出好的主意。

明代的江苏比浙江要富裕得多,当时浙江军门的日薪是黄金一升,可是江苏的军门是三升一天,即浙江的三倍。一天,夫妻俩在吃饭的时候,娇妻突然想到丈夫报恩之事,便问道:“夫君您真想报浙江恩人的情吗?”夫君急忙回答:“是的,有什么好主意吗?”娇妻说“我还真的有个好办法,要报恩我们就到爹爹那里要求一下,您跟浙江的军门互换一下,不就行了吗。”干爹真把江苏、浙江的军门互换一事上报皇上并获恩准。

新任浙江军门的年轻人,首先找到恩人余四山的住地。一个月内就来到遂安县赤川口村,找到了余四山。这位军门是进士,除了熟读四书五经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军门来到赤川口村不干別的事情,总在村中每户新房墙壁上作画,画的是某地的一处衙门,画得非常逼真。

余四山自辞官回家后,足不出户,不见外人。有一天他的随从回来跟余四山说,外面有一个陌生人在墙壁上画画,画了一个礼拜了,画来画去我觉得画得像云南的一个衙门,您老是不是出去看一看?余四山头脑中马上浮现出一个死犯的形象,心想莫非是他?真的老天安排,出人头地了?不管怎样还是出去看一看,眼见为实。

余四山拄着拐杖来到那人画画的地方,那位军门看到老者来到身旁,顿时停住了手笔,两人对视少许,他们相认了。余四山马上叫随从请客人入室一叙,聊个没完没了。军门把相救逃脱至今的全过程和余四山叙述了一遍。

知恩不报非君子,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教诲后代做人的基本要求。云南一逃,竟逃出了一位军门,理当好好庆贺一下,余四山与军门谈得非常投机,经过一晚的交流,双方都有感激那些帮助他逃生人的意思,理当报恩。军门找了个“八字先生”,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即现在的龙门北山脚,是一块很好的建塔风水地。通过一年的紧张施工,一座30多米高的塔就这样建成了。

高塔建成后,余四山和军门两人回忆,当年帮他逃身最为出力之人姓高,为了纪念此人,该塔就取名叫高门塔。但据象山《余氏宗谱》记载,建塔之地就叫高门,故此塔也称高门塔。军门确实是位知恩图报之人,专门派人在塔内立上牌位,每天供奉跪拜祭奠高人。另外,还在高门塔西南方向,为余四山营建了加寿阴宅。

这位军门多次巡访来到赤川口,有一年适逢大旱,他就用自己的银两开挖了两眼水井,解决了全村人的燃眉之急。赤川口村百姓为感谢这位军门,把这两眼泉井取名为“官井”。

曲巷深深深几许,古村事事事春秋。

如今的赤川口村,古韵遗风犹存,古村落处处散发着徽派建筑的古美。保存完好的“余氏家厅”精美绝伦,家厅的柱、枋、檩、椽等古建筑构件,格局完整、保存较好。建筑内雕梁画栋,风格独具,这些历史跨度近400年的古建筑,历经了数百年风霜洗礼,犹如一幅古朴的水墨画卷。古祠、古桥、古井、古道、古村落,彰显出一派浑然天成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完)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