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我与鸠坑茶(一)
发布时间:2023-07-26 16:49:57

image.png

王恒堂

  有诗云“一朝误入鸠坑,忽觉毕生清香。”

  鸠坑乡位于淳安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呈三角形,乃浙皖通道咽喉之地。南村、赋置、鸠坑源水依山趋势同向注入千岛湖。全乡群山连绵,峰峦起伏,这里生长的茶叶是鸠坑种的原产地种,又称睦州鸠坑茶,历史上为贡茶,文献上有“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记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的人生故事又与这山山水水、遍野的茶叶密不可分。

八岁儿童采茶去

  1963年,我刚上小学那年,鸠坑公社有茶园面积2442亩,产茶1320担。我们树山大队有茶园面积300多亩,是鸠坑公社的重点产茶村。

  春茶采摘旺季,每天青叶有一万多斤,全都集中大队茶叶初制加工厂统一加工。茶农白天是采茶工,晚上是制茶工,次日,大家还要把茶叶挑至离村十五里地的百念亩茶叶收购站卖茶叶,往往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

  那时我们小孩子一放学就回家帮家里做农活、干家务。一到春茶采茶季节,星期六下午半天、星期日一天都得和父母亲一起上山采茶。

  当时,我县生产的精制眉茶,为中国茶叶珍品,主要出口创汇,远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因此,淳安县茶叶主管部门非常注重茶叶质量,重视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还制定了系列的茶叶采摘标准和初制毛茶收购标准,由省茶叶公司发放标准茶样对样评审收购。

  为了国家利益,也为了鸠坑茶的声誉,各生产大队都十分重视采茶环节,把采摘标准青叶当作第一关。我清楚记得,那年的4月19日是星期天,一大早我就跟随父母亲到王柏岭脚殿门口茶园采茶去。

image.png

  在采摘时,我严格按照专家讲解的采摘标准,细心从茶树上采下一芽二三叶的新梢,还不能带蒂、梗子和余叶。一天下来,我采的茶叶竟也装满了小茶篓。

  当天晚上正好县电影院送电影下乡。我就拿着板凳,背着茶篓,到茶厂称茶叶,顺便到操场上占位子等着放电影,路上正好碰上公社干部王荣东和来村放电影的县电影院方师傅。他们停下来后,先是在茶篓口看了看茶青,接着又伸进茶篓里抓了一把青叶,放在手上仔细地查看,都认为我采的茶叶采得很标准,而且也很干净,一点杂物也没有。

  晚上六点多就要放电影了,放映前播放了一个临时制作的幻灯片。银幕一打开,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一张快板幻灯片:“8岁儿童王恒堂,采茶一芽二三叶;无蒂无梗无余叶,为国出口做贡献。”

  顿时,电影场内响起一片片的称赞声,还有鼓掌声,让我既激动又害羞,从这以后,我就成了村里的采茶“小兵张嘎”。

石山人

  我的老家原来叫做石山村。

  顾名思义,石山肯定是“万山壁立土跷瘠”。石山村就是一个地瘠民贫的小村落。


image.png

石山村

  石山村可供种植五谷粮食的耕地只有屋后、里坞、塘里三个地块的二十五亩旱粮地,没有一分水田。人均旱粮地只有四分不到,且土地贫瘠。记得我8岁那年(1963年),由于天气干旱,苞芦只长了二尺五寸长,蕃薯藤扦下去蕃薯禾只有兔子尾巴长。村民只能苞芦籽带蒲一起磨成粉做粿,蕃薯连梗带叶熬成能照见人影的汤,以此果腹充饥。

  由于地处僻壤,交通也极为不便,买个针头、线脑、顶针、木梳也要翻山越岭徒步跑到十里外姜家村才能买得上,别说马车、汽车了。有的村民一辈子也没有座过轮船、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

  在这样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下,石山人不气馁、不甘于这样落后的现状。王姓石山人始终秉持“崇学、实务、敬宗、睦邻”这一祖训,民风淳朴、民心向上。实务更是石山人的一种精神所在,面对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去改造环境。载茶、制茶、买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石山人一向以茶为生,茶叶也是唯一的经济来源,茶,是石山人的希望和未来。

  石山村产茶的历史悠久,但历史上基本上是以茶换物,民国初,村里的三林太公就把每户茶农加工的烘青茶赊进来拿到威坪街去换粮食,然后将粮食分给茶农。

  石山人栽茶多为开垦缓坡丘岭荒山,保留自然野生茶树,并从稀疏的空缺地挖取野生茶树补种为茶园。石山人一代接一代的栽茶,从屋后排垅里开垦到王柏岭脚、杨山垅、芦绩壪、黄泥坪,再到茶垅壪、枫松岭、生苟塘里、方苏坞,所栽茶树多分布于地势高峻的山地或山谷间的坡地。

  在这里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林间多有建兰、惠兰、九节兰生长,数百年的兰香侵润,也让茶叶芽壮、重实、魁梧、美观、色泽黄绿油润,银毫长而特显,这里的茶有熟栗子香和兰花香,被誉为珍品。

  20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李联标专程赴鸠坑乡指导“烘改炒”,还到过我们村呢。

  为了“烘改炒”,村里的茶农废除了老加工方式,采取杀青、揉捻、解块、二青、三青辉干等工序完成炒青茶的制作。原烘青茶采用的“磨级锅”改成了茶灶,炒青需揉捻,家家户户打起手揉捻竹床。我家至今还保存着一帐完整的揉捻竹床,历经七十多年,成了一件文物了。

  20世纪六十年代未和七十年代初,为了茶叶增产增收,开始将坡地茶园改为梯地(田)茶园。历经三四年,王柏岭脚、茶垅壪、方苏坞等几十亩坡地茶园都改成了梯地茶园,加上科学种植,产量大幅度提高。

  此时,我们村的茶园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亩,经济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全村茶叶收入2800余元,年终分红我家也分得了128元;到1981年经济林承包责任制时,茶园发展到了一百二十多亩,人均两亩多。

  随着茶园大面积增加,再加上科学种茶、制茶,茶农的收入得到极大增加,茶叶多的农户年经济收入达4万多元。

  现在,随着“康庄工程”道路贯通,汽车也能开到家门口了。如今,全村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家家户户拥有了小汽车。

茶叶班

  鸠坑公社创办的鸠坑五七中学高中班是我青年时代梦想起航的地方。

  那个时候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在这里真正接触到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这个学校为鸠坑茶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持的基础。

  1971年2月,鸠坑五七中学开始高中招生,我被录取为首届学员。学校实行半耕半读的办学模式,学制两年,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农业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当时的农业(茶叶)班主要培养大队植保员、茶叶技术员。

  学校还组织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创收。那时,鸠坑粮站刚刚建成,大量国家供应粮从水路运到刘家码头,学校就包下粮站全年的粮食装卸任务。船一靠岸,全体师生就涌向码头,抬的抬,背的背,把船上的大米和面粉卸下,运到仓库贮存,又将堆放在岸上的炒青茶成品装运上船,所得收入补充办学经费。

image.png

  鸠坑公社七山二水半分田,当时公社提出“向荒坡要粮、向荒山要茶”“先治坡、后治窝”的号召,全公社掀起了造田造地、种茶运动,为了科学种田种茶,鸠坑五七中学开设了农业(茶叶)专业班,这是很有远见的。

  农业(茶叶)专业班学员们一边学习杂交玉米、高梁制种等农业技术,一边学习茶叶种植、培管和采制专业技术和技能,学校还聘请了余杭茶校专业毕业的乡茶叶专业技术员吴长田给我们授课,从种子选育、种植、培管、采摘、制作等各个环节,把茶叶生产技术一一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对茶叶多了一份情感。

  学校还在校办茶场开展栽茶实践。学员在茶场里条播栽茶,选好壮实的种子,五粒一穴按梅花形分布下种,分穴按三角形分布,再撒上五厘米厚的带砂泥,铺上一层土,加盖自割的草和嫩木稍,就完成了条播栽茶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深化了学习内容,更增添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学校还经常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拾茶叶”就是其中一项。在茶乡,有句俗语叫“夏前是个宝、夏后是个草”,为了赶在立夏前多采茶叶、多增收,每年春茶采摘结束后,学校就组织学员们上山采摘野生茶与“夹蓬茶”(茶蓬中未采完的青叶),谓之“拾茶叶”,也叫“洗蓬”。

  鸠坑五七中学,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们这一代人历经磨难早成才,毕业后学员们多数成了各大队茶叶技术员、农技员、赤脚医生,成为鸠坑发展的骨干,为鸠坑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图片由曹娟、王恒堂提供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