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排溪上的堰坝
发布时间:2024-06-04 08:46:44

鲍建东

  大约是正值雨水丰沛季,又或是久不遇见之故,前几天回家,突然觉得家乡的堰坝很美好。

  早晨是乡野最美的时段,这时我喜欢在堰坝两岸的坝堤上走走。水边的空气尤为清新,树上的鸟儿憋了一夜,开始尽情欢叫,溪水经过一夜的沉淀,更清澈,禾苗花草更加嫩绿新鲜,桑叶沾着露水,齐刷刷地绽出黄嫩的新叶,稻蛙像调皮的孩童,“呱呱呱”鼓噪不停。

  最耐看的,还是远处从堰坝上,倾泻而下的溪水,白花花,像一匹白绫斜晾在两堤之间。顺风时,百米之外,就能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走近看,斜斜的坝面上,跳腾着一簇簇浪花,也许是设计师有意为之,本可浇筑平整的,却让垒石块块微微突出,激起数百朵浪花,相互飞溅,竟有澎湃雄壮之态。

  堰坝下冲出的水潭很深很蓝。如遇发大水的时候,堰坝上的那一幕,会让人联想到黄河壶口瀑布——黄泥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冲泻而下,堰坝上腾起数米高的巨浪,带着潮湿的风扑面而来,巨浪一浪接着一浪,翻滚着奔出二三十米远。

  在本村上游和下游不足两千米的距离之间,筑有四座堰坝。有三座是近几年重筑的,只有上游的台末堰坝已重建十几年了。我还亲自参与过修筑过程。

  那是座水泥浇筑的拦水堰坝,原名叫擂鼓堨(我们这一带的方言中称堰坝为堨),以灌溉秧田为主,对种田的农民来说,尤为重要。

  筑浮堨需要大量的人力,且溪水寒凉,算得上是村里一年当中的重大事项,所以擂鼓为号,召集全村中壮年出工。修筑堰坝之前,大家先去山上伐下松木,碗口粗细为好,一端劈削成锥状;第二步打桩,能深则深,能密则密,一般木桩探出水面一小截,松木浸在水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腐,然后把长松树及枝桠横搁在木桩上,有点像织网;下一步便是搬运石块填“网”,这时便有了浮堨的雏形,水位明显提高,再及时填上粗沙、泥土,最好是黄泥土,有粘性,夯实。

  有经验的老农会特意留下一缺口,筑高筑底,要看水势,漫过渠道的水够用了,不妨筑低点为好。

  堰坝在没电的年代,是村里人生产生活极重要的设施。它可是转动碓磨加工粮食的动力源,更是灌溉农作物的枢纽工程。那流进水渠,流向田野的一溪清水,承载着农民丰收的希望。

  现在堰坝的灌溉功能减弱了,可堰坝两旁坝堤上散步观光的人,却日渐增多。村民们晚饭后,喜欢在坝堤上行走消食,久在城里的游客也乐意来这坝堤上寻一番乡野之趣。现在的坝墩上,拦上几片水泥板,水位上升了好多,汪汪的一片,几乎不见裸露的溪滩,微风吹过,鳞光闪闪,不知名的水鸟嬉游水中,小鱼成群,或东或西,时有白鹭起起落落。

  离开家乡的早晨,我又特意转了一圈,观望了一回堰坝。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王志仙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