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核心提示:在余杭临平某养老院里,住着一位83岁的老人,虽然须发已苍白,但难掩器宇轩昂的气质。王云路说,我可以从完全没有音乐基础到成为一名参与国庆阅兵的圆号手,这让他明白人生没有什么不会的,只有不学。
在余杭临平某养老院里, 住着一位83岁的老人, 虽然须发已苍白, 但难掩器宇轩昂的气质。 他叫王云路, 1996年,他从余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退休, 而除此以外, 他还有一个特殊而光荣的身份。
原来,他曾是国家军乐团 二队的圆号手, 还参加过8次国庆阅兵大典!8次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前, 只要抬头,就能清楚望见百米之外的 天安门城楼和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这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15岁入伍当兵,为练习嘴巴磨出血,还晕厥过
1936年出生在南京的王云路,15岁就入伍了,成为浙江衢州军分区教导队的一名战士。第二年6月,年仅16岁的他从浙江军区抽调到了北京。7月,他正式成为刚成立的军乐团中的圆号手。而这个军乐团建立起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准备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大典。
然而,当时的他没有任何音乐基础,连乐谱都不会看。王云路只能先向乐团里会乐器的老同志请教,然后自己练。
短短3个月内,记住50多首曲子。他每天8点起床开始练习,每天都要练习7、8小时。嘴吹麻木了、吹肿了,甚至吹出血来,有时候圆号口上沾满血,他也没顾得上擦。嘴吹破了连吃饭也常成问题。
国庆节大典那天,需要站5个小时,为此,他们日常连吃饭都站着。7月的一天,阳光最毒,他和战士们在训练场上练习站姿。为了能少跑厕所,他都尽量不喝水。大概是缺水加上疲劳的缘故,那天中午,他眼前一黑,直接一头栽倒在地上。十几秒钟后醒来,他还自己爬了起来,又站回了原位……
8次参与国庆阅兵大典,他有3次印象深刻,曾泪洒现场
1952年至1959年,王云路一共参加了8次国庆大阅兵。而其中,有3次令他印象深刻。83岁的他回忆起这难以忘怀的3次经历,依旧是历历在目。
1
1952年,首次参与国庆阅兵
激动到泪洒现场
1952年,王云路第一次参加国庆阅兵,最激动的是见到毛主席了。为了方便练习和排练,参与阅兵前的前2个多月,他们就集体住到了天坛边的小树林,每天住着帐篷。阅兵当天,清晨2点多,他们就到天安门大操场进行准备。直到8点入场后,他就站在规定的位置上,一动也不动。
临近10点,军乐团总指挥走上了指挥台,只见他手臂一挥,他和战士们一起吹响了《东方红》。正对着天安门城楼,他兴奋不已,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加快了流动。他说,看见毛主席的那一刹那,我都快吹不出声来了,两行热泪,情不自禁沿着脸颊流下…直到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3个月的付出都值得。
2
1956年,阅兵式上雷雨交加
一句话让他没了疲劳
1956年,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访华,在国庆阅兵式上,元帅指着这支军乐团,连连赞扬。
王云路回忆,那天下着大雨,雷电交加。整个人身上全部淋湿了。乐器里的水都灌满了,但大家都坚持着。直到带领群众游行队伍结束,他听到了毛主席说了一句“啊,军乐团的同志辛苦了”,那一刻,他一下觉得浑身疲劳全没有了。
3
1959年,参与最后一次阅兵
他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
对于王云路来说,1959年最后一次参加国庆阅兵演奏,是他个人最自豪的时刻。演奏,如同往常一样顺利。演出结束后,他正在营地整理乐器,指导员把他叫了过去。
去往团长帐篷的路上,王云路很担心,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直到团长满脸笑容地看着拍着他的肩膀说,“小王,任务完成得不错呀!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党组织已批准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本来9月30日晚上就应该告诉你了,怕你情绪太激动,影响今天的演奏,我们特别重新安排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批准你光荣加入共产党。”
“我是党员了!”喜上加喜,他竟大胆地一把把团长抱了起来……
20多年的军乐生活,在老人的骨子里留下了深刻印记。每到国庆阅兵,王云路都守着电视机,从头看到尾。在他房间的小书桌上,也放着很多关于军乐的书籍,虽然如今眼神不好了,他还会时常翻阅。
书桌上,他还保存着一张大合照,这是他们的军乐队被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接见的照片。时隔多年,他还是一下找出自己在照片中的位置。
25年军乐生涯,他与妻儿聚少离多,但感情一直很好
20多岁时,他在姐姐的介绍下,认识了自己的妻子,30岁他们结婚了。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与妻子都是分隔两地。他或在北京的军乐团里,或去各地慰问演出,而妻子在陕西工作。每年,只有妻子放长假时跑来北京,陪他练习、看他演出,一年只见那么一次面。
演出时,与外国友人合影
在军乐队期间,妻子先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由于两人工作都很忙,孩子断奶后就被送回妻子老家,交由外公外婆抚养。1972年,妻子来到杭州发展,1976年,王云路追随妻子转业到了余杭,直到那时全家才得以团聚。
家人合影
来到余杭后,王云路先后在余杭区文化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退休后,他也没有闲着,余高、二高、临平一小、瓶窑小学....余杭很多学校的铜管乐队都是他指导的。尽管工作很忙,他也不忘教育孩子、爱护妻子,一家人的感情很好。
大约10年前,妻子患上了老年痴呆,身体日渐虚弱,慢慢地不会说话了,最后甚至只能吃一些流食。而那5、6年的时间,都是王云路一人在照顾她的日常生活。5年前,心爱的妻子还是离开了他。他说,妻子走了,我瞬间失去了精神支柱,身体也开始变差。也许是军乐队时长期站立,如今他的腿脚也变得不太好了。
他与妻子合影
为了不麻烦子女,妻子走后,王云路就住进了养老院。但是48岁的儿子,每天下班后还是会来看看他,给他简单地擦洗一下,周末休息的时候,还会把他接回临平的家照顾。虽然53岁的女儿为了照顾外孙,住在国外,但逢年过节还是会飞回来,看看老父亲。
王云路说,我可以从完全没有音乐基础到成为一名参与国庆阅兵的圆号手,这让他明白人生没有什么不会的,只有不学。这也是他教育孩子的信条。 25年的军队生活,成就了这个坚强勇敢且乐观善良的王云路爷爷,也希望爷爷能够身体健康。
部分资料来源:区民政局、新华社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