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改革开放40年,浙江人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且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在回答“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全球命题时,浙江率先探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找到了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之法,把握住了生态保护与绿色惠民的“双赢”之道,开辟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新境界。
统一之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5年,安吉余村,村民潘春林举债几十万元,开起了村里最早的农家乐。此前两年间,这个曾视矿山为“命根子”的村庄,接连关停矿山、水泥厂。“失业”的潘春林因此转行。当年8月15日,看到余村的这一转变,前来调研的习近平同志开心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0多年过去,人们一次次前往余村,品读浙江的发展智慧。
时光回溯,40年前,余村人采石矿、烧石灰、造水泥,很快成为全县响当当的富裕村。相伴而来的,是黑雾冲天、粉尘蔽日,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所谓的矿山经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小小的余村,折射着安吉乃至整个浙江的发展景象。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先发的浙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迅猛推进。同时,资源、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过去,人们把发展和保护,看成一对“两难”的矛盾。处理不好谁先谁后、孰轻孰重,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英国泰晤士河,曾因工业污染,成为欧洲的臭水沟,治理污染历时150年。
避免重走这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浙江有过教训,也一直在行动。上世纪80年代的荒山改造,90年代的平原绿化,以及城市内河治理、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杭嘉湖地区“零点行动”……
所有的探索和努力,最终凝聚成一个共识: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3年,在浙江的发展史上注定不凡——
6月,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7月,提出“八八战略”,要求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8月,正式下发《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要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理念之变,让发展格局焕然一新。
浙江人这样认识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
浙江人这样实现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
如今,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回望来时路,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浙江已经写下了先行先试的美丽答卷。
转化之路——
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014年7月10日,浦阳江翠湖两岸,一场游泳接力赛正在进行。蜂拥而至的市民奔走相告:“浦阳江可以游泳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浦江人找不到一条可游泳的河。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晶加工业开始在浙中浦江发展壮大。最多时,全县近一半劳动力参与其中,产出全国80%以上的水晶产品。但每天上千吨污水、废渣,很快让山河变了颜色:全县464条河流中,90%以上是“牛奶河”,浦阳江成了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
浦江不是个例。当时的浙江,有50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5个行业。它们造就了区域经济的辉煌,却遭遇“成长的烦恼”:作坊式企业多、产业低端、技术落后,其中一些行业产能过剩。
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浙江人意识到,必须痛下决心,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让“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引领浙江经济。
率先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开始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努力实现绿色增长。
以环境治理倒逼经济转型,是浙江的独特创举。从4轮“811”环境整治,到打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从“坚决打破拖累浙江发展的坛坛罐罐”,到承诺“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浙江始终以环境治理为突破口,淘汰过剩产能,培育新兴产业。
以循环化改造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是浙江的一贯坚持。如今,5年一轮的循环经济“991”行动已进行到第三轮,浙江努力让生产方式更加清洁、绿色。2005年至2017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从0.9吨标准煤下降至0.44吨标准煤。
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更是浙江的生动实践。生态质量日益提升后,浙江人开始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风生水起,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方兴未艾,沉睡的山水资源正日益显现出经济价值。
创新制度保障绿色发展,浙江同样先行先试。出台全国最早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率先试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离任审计,地区发展和干部考核有了“绿色指标”……
不重保护的盲目发展是竭泽而渔,不求发展的简单保护则是无源之水。正是因为善于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在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浙江才能顺利打开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在绿色发展的广阔蓝海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共赢之道——
绿色发展造就美好生活
2018年9月27日,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在美国纽约颁奖。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激励与行动奖”。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海姆说,“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索尔海姆在浙江看到的,正是“美丽乡村”的迷人景象:一座座村庄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们不仅享受着优良的生态环境,更办起农家乐、搞起乡村游,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这是一个拥抱绿色发展、共享良好生态的美丽新时代。
一组数据,彰显着这种“美丽”的全面性:截至目前,浙江已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示范县12个,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300多条,培育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近3000个。如今的浙江,处处是风景,全域像花园。
另一组数据,则诉说着群众的满满获得感:截至2017年,浙江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超353亿元,全省产业结构逐步完成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型,居民收入水平稳居全国省区第一。
难怪有人说,浙江改革开放40年来,最壮阔、最动人的风景,是乡村的巨变。
若从历史的轴线上观察,这种巨变显得尤为不易——纵观近代中国史,乡村常常以贫穷、闭塞、落后的面貌出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尤其担心,农村会被时代发展洪流抛弃,成为没有生机的凋敝空间。
浙江的乡村,何以生机勃发、让城市更向往?
这源于一项战略的持续发力。2003年,浙江启动“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从深化推进到全面覆盖,如今,这项工程已经迈入4.0版本,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庭院等多级载体纷纷涌现,不仅营造出美丽风景的全域化格局,更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
这更源于绿色惠民理念的不变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是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浙江才会持续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美丽浙江建设,通过治水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进入新时代,浙江重整行装再出发,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乡村,让全省乡村不仅干净,而且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
显然,浙江人书写的这部“乡村传奇”,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未完待续。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